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飞云中学等六校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曾经羡慕你,如同你羡慕我一样

雅惠

       ①很偶然地看到了初中同桌的博客,里面有优美的文字和绚烂刺目的漂亮照片。照片上的她漂亮得近乎妖媚,充满了异域风情。她的博客点击量很高,她上过青年杂志封面,在一个圈子里很红,许多人留言说羡慕她,说她很有明星气质。

       ②我们四年没有了联系,她在国外读书的四年,我在国内的大学度过了四年。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碰见了她。我们谈起从前的种种,她说,我不记得你的电话了,原因你肯定不知道﹣﹣我爸爸在我面前夸你,我出于嫉妒,一时生气就把电话本给扔了。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羡慕你……

       ③羡慕?我没有想到,真的没有。她住着三层的别墅,自幼学习钢琴、绘画,加上遗传自她母亲的美貌,一直像一只骄傲的白天鹅。我呢,我实在太平凡,家境也一般,没见过什么世面,向来穿着老气的衣服不引人注意,总是考第一而不被表扬。我羡慕她从小可以学钢琴,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在春游时带很多的牛肉干与巧克力……

       ④我不知道,曾经,她羡慕我讨长辈喜欢,羡慕我成绩单上不变的名次。更不知道,我的名字曾经很多次出现在她的日记里。

       ⑤后来有一次,又见她在博客上贴出的图片:过生日收到的昂贵的钱包、精美的巧克力、漂亮的裙子……随手给她回复了一句:或许我羡慕你和你羡慕我一样。她不解:我有什么好让人羡慕的?

       ⑥原来,我曾经羡慕你如同你羡慕我一样。大家的生活版本总不同,哲人说,一个人的荒野,或许是另一个人的主题公园。她也不曾知道,我习惯了别人有的我没有,很多东西对于我是一种奢侈。

       ⑦想起一句话,有些人毕生追求的是另一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人太平凡,只好用安静、乖巧、努力去弥补;有人却备受上天眷顾,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拥有许多。可是上天毕竟公平,拥有太多的,在财富的荫庇下过着精致而萎靡的生活;而没有水晶鞋的,只能穿上铁鞋走自己的路。他们羞涩却要表现得犀利,自卑却又要表现得洒脱,内向却要表现得主动,单纯却要表现得世故与冷漠……这些平凡而又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奋斗了18年终于能够坐在星巴克神态自若地喝一杯咖啡。这杯咖啡的味道,自然和另一杯不同,或许少了一点潇洒,却有着岁月的沉淀和自信的坦然。

       ⑧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出生,正如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智商一样。人生是一段单向旅程,谁都没有权利回头,也没有权利选择。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负责,然而,我们又都彼此羡慕着。

       ⑨在北大读研的同学前几天告诉我,很羡慕和他同龄的旁听者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不是一纸空白的文凭。我于是笑着告诉他,他口中所谓的空白文凭也正是旁人所羡慕的。

       ⑩拥有是一种快乐,为拥有而奋斗也是快乐的。好多人,彼此羡慕着。

(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羡慕或许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感觉,但在不同人心里会滋生出不同的结果,比如“我”的初中同桌,当初他心里就滋生出对“我”的嫉妒。 B、“更不知道,我的名字曾经很多次出现在她的日记里”,这一个“更”字写出了“我”知道了自己曾经也被自己所羡慕的同桌羡慕后的惊讶之情。 C、有的人在财富的荫庇下,过着精致而萎靡的生活;有的人没有水晶鞋,只能穿上铁鞋走自己的路。所以作者认为上天不公平。 D、作者认为得到是一种快乐,为得到而付出行动也是一种快乐。
(2)、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

一个人的荒野,或许是另一个人的主题公园。

(3)、下面这首现代诗是否可以用来印证本文的观点?请联系这首诗作简要评述。

【诗歌】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举一反三
深层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转身  (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人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柬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人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㉑风雪愈紧了。

    ㉒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个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暨2023深圳市第十五届欢乐闹元宵非遗影像展在线上推出。影像展以微视频的形式线上推出《非遗情缘》系列非遗剧,通过镜头展现非遗传承的魅力,展播将持续至2月5日。

本次线上展借助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体现不同朝代百姓的非遗传承,穿越千年历史,寻觅古人心境。剧情讲述男女主角历经十四世不同的爱情,最终在今生的上元佳节修成正果,缘定一生。展播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其中贯串了汉族婚礼服饰、佾舞、田氏剪纸、客家娘酒传统制作技艺、红烧乳鸽、万丰粤剧、咏春拳、沙头角鱼灯舞、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平乐郭氏正骨法、内画、传统插画、岭南时令甜品传统制作技艺、下沙大盆菜和坂田永胜堂舞麒麟共15个非遗项目,不仅表达了爱与真情的主题,也在爱情故事中宣传推广了深圳的非遗项目。

                                        (摘编自《深圳晚报》2023年01月30日)

材料二: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广受观众喜爱。文化类电视节目之所以接连出现并且“叫好又叫座”,还因为灌注了文艺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包含着多方面的创意与创新经验。

当代传播早已迈出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单行道”,面对的是新媒体时代,这就需要创新文艺产品的传播理念,与社会生活积极互动,关切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观众强烈的参与感。场上选手答题时,场外观众也在同步答题,一家人你争我抢、其乐融融。节目所选诗词不是以难度为目标,而是以唤醒更多人的诗心与诗情为目标,在节目制作上关注普通劳动者,关注他们对诗的感受、对美的热爱,关注诗文里蕴含的熟悉的情感。

更深刻的互动是文艺产品和现实生活的互动。今天,人们更高的精神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现实需求。国风音乐、博物馆、古典诗词等一再成为文化生活的热点,人们积极从中寻求当代生活的美化、雅化之路。文艺创作生产只有敏锐捕捉这种文化需求,回应观众精神期盼,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与现实生活积极互动,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摘编自《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荧屏》)

材料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如何创新形式载体,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如何引导青少年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加强实践育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帮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

汇聚各方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共担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职责。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家风;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探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长效机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6日)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中学时代

季羡林

①我幼无大志,自谓不过是一只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小学毕业时是1923年,我12岁。当时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赫赫有名,为众人艳羡追逐的地方,我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报考正谊中学,这所学校绰号不佳:“破正谊”,与“烂育英”相映成双。

②破正谊确实有点“破”,首先是教员水平不高。有一个教生物的教员把“玫瑰”读为jiukuai,可见一斑。但也并非全破。校长鞠思敏先生是山东教育界的老前辈,人品道德,有口皆碑;民族气节,远近传扬。他生活极为俭朴,布衣粗食,不改其乐。他立下了一条规定:每周一早晨上课前,召集全校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听他讲话。他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爱国爱乡的大道理,从不间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有良好的影响。

③我从小学到初中,不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考试从来没有得过甲等第一名,大概都是在甲等第三四名或乙等第一二名之间。我也根本没有独占鳌头的欲望。到了正谊以后,此地的环境更给我提供了最佳游乐的场所。校址在大明湖南岸,校内清溪流贯,绿树成荫;校后就是“四面荷花三面柳,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岸边荷塘星罗棋布,芦苇青翠茂密;水中多鱼虾、青蛙,正是我戏乐的天堂。我家住南城,中午不回家吃饭,家里穷,每天只给铜板数枚,做午餐费。我以一个铜板买锅饼一块,一个铜板买一碗炸丸子或豆腐脑,站在担旁,仓促食之,然后奔到校后湖滨去钓虾,钓青蛙。虾是齐白石笔下的那一种,有两个长夹,但虾是水族的蠢材,我只需用苇秆挑逗,虾就张开一只夹,把苇秆夹住,任我将它提出水面,决不放松。钓青蛙也极容易,只需把做衣服用的针敲弯,抓一只苍蝇,穿在上面,向着蹲坐在荷叶上的青蛙,来回抖动,青蛙食性一起,跳起来猛吞针上的苍蝇,立即被我生擒活捉。我沉湎于这种游戏,其乐融融。至于考个甲等乙等,则于我如浮云了。

④但是,叔父对我的要求却是很严格的。正谊有一位教高年级国文的教员,姓徐,对古文很有造诣。他在课余办了一个讲习班,专讲《左传》《战国策》《史记》一类的古籍,每月收几块钱的学费,学习时间是在下午4点下课以后。叔父要我也报了名。每天正课完毕以后,再上一两个小时的课,学习上面说的那一些古代典籍,现在已经记不清楚,究竟学习了多长的时间,好像时间不是太长。有多少收获,也说不清楚了。

⑤就这样,虽然我自己在学习上并不勤奋,然而,为环境所迫,反正是够忙的。每天从学校回到家中,匆匆吃过晚饭,又赶回城里学英文。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精力旺盛到超过需要。在一天奔波之余,每天晚9点下课后,还不赶紧回家,而是在灯火通明的十里长街上,看看商店的橱窗,慢腾腾地走回家。虽然囊中无钱,看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过一过眼瘾,饱一饱眼福。

⑥叔父显然认为,这样对我的学习压力还不够大,必须再加点码。他亲自为我选了一些古文,讲宋明理学的居多,亲手用毛笔正楷抄成一本书,名之曰《课侄选文》,有空闲时,亲口给我讲授。他坐,我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要说我真感兴趣,那是谎话。这些文章对我来说,远远比不上叔父称之为“闲书”的那一批《彭公案》《济公传》等等有趣。我往往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偷看这些书。

⑦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⑧告别了我青少年时期的一个值得怀念的阶段,我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当年我15岁,时间是1926年。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