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①,羞与绛、灌②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①鞅鞅:闷闷不乐。②绛、灌:指周勃、灌婴。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信知汉王恶其能(畏忌,嫉妒) B、病不朝从(假托,以……为借口) C、信尝樊将军哙(经过,遇见) D、何为我禽(被)
(2)、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B、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C、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D、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②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4)、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韩信的性格优劣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 , 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 , 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 , 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号2007年版,有删改)

      【注】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奏言:“金人贪婪无 , 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上深以为 , 约日举事。

阅读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幼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有删改)

【注释】①迥异:相差很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拙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⑦华:花。⑧诡僻: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⑪曹:辈。⑫拱璧:大璧,泛指珍宝。⑬义蕴:内在的意义。⑭发越:散播。⑮举:举出。⑯去:距。⑰枵(xiāo)腹:腹中空虚。⑱极:同“亟”,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