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划线的词。

斯人

②不物喜

请重法以禁之

④上之曰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①【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②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岳阳楼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更是一个宝藏。在【甲】文部分,你汲取了什么精神营养?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为中国梦助力。
举一反三
阅读《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完成下列各题。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红山碧玉龙

      ①龙,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精神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然而,龙的原始状态是什么样子?神圣而厚重的龙文化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呢?

      ②等待了千百年的岁月后,人们终于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③红山碧玉龙,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体里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型玉雕龙。玉龙用一整块玉材雕刻而成,细部运用了浮雕、浅雕等手法。玉龙整体给人以力度感和动感,让人似乎能感受到神话传说中龙穿行于空间、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红山碧玉龙出产距今约5000﹣6000年,是目前出土的国内年代最早的龙形玉器。它的出土标志着早在5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对龙的图腾崇拜,表现了红山文化深邃悠远的历史内涵。

      ④红山碧玉龙名扬天下,四海须知。没想到,这引发了一场“真假玉龙”之争!

      ⑤自打红山玉龙成名之后,它的发现地赤峰地区就炸开了锅,各种各样的假玉龙层出不穷。许多“山寨版”的红山碧山龙的外形、光泽都和真玉龙十分相似,一般人几乎分辨不出真假。许多爱龙心切的收藏者,都上了制假者的当。

      ⑥想分辨出真正的“中华第一龙”其实方法很简单!红山碧山龙的背部有一个细小的穿孔,尺寸拿捏得异常精准。如果把细绳穿过这个小孔,将绳吊起,停止摆动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玉龙头尾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无论制假者怎么模仿,都不能测算得如此精密,无法准确地把握穿孔的尺寸。只要你拿细绳一吊,假玉龙就会失去平衡、原形毕露了。面对古人的智慧,制假者只有望“龙”兴叹、自愧不如。5000多年前,在测算工具极不发达的古代,要想手工雕刻出力学尺度把握如此精准的玉龙。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么这条玉龙是怎样诞生的呢?至今科学家还没找到答案。

      ⑦红山碧玉龙于1971年出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如潮的好评。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吐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我痛心不已。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要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一片片绽了开来。“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