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举一反三
【人生之舟】榜样力量,砥砺前行。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某校发现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最近有较大压力,为具体了解他们的压力状况,对全年级 5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如下统计图: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优势的科 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圆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袁隆平顶着来自西方权威学者“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指责和压力,进行实 验研究。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而这犹如大海捞针。更让人始料不及 的是,在硏究过程中,700 多株珍贵的实验秧苗,一夜之间全部被人为毁坏。但是袁老迎难 而上,扛住了重重压力。20 多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 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又实现了年亩产稻 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摘自《人民日报》2021 年 5 月 23 日)

材料三:

小满刚过,那位穷其一生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目标而奋斗的“稻田守望者”走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怀化安江工作、生活了37 年,这里是“杂交水稻 的发源地”,是袁隆平院士的第二故乡。他与怀化的情缘,浸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60 余载春华秋实,袁隆平院士心系五溪这片热土,为怀化的发展鼓与呼、为怀化的特 色农产品代言,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份恩情,吾辈必将铭记于心,砥砺前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