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泅者数百,皆披发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武林旧事·观潮》)

【乙】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 , 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 , 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 , 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 , 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白洋潮》)

【注】①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②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③艨艟(méng  chōng):战船。④僦赁:租用。⑤擘翼:张开翅膀。⑥镞(zú)镞:形容浪头聚集涌动的样子。⑦辟易:因畏惧而退缩。⑧礴:同‚薄‛,迫近,这里是撞击的意思。⑨炮碎龙湫:潮水像雁荡山的龙湫瀑布轰碎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而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Z】

国家之患,大于乏人。而乏哉天地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 , 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可不兴乎……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 , 亲奉圣谟 , 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岁贡群士,一由此出

(节选自范仲淹《邠州建学记》)

【注释】①曷尝:何尝。②漓:浇薄,不醇厚。③格:达到。④庠序:泛指学校。⑤贰国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⑥圣谟(mó):皇帝的旨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