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注释】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②缣(jiān):细的绸绢。③并不便于人: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 ④树肤:树皮。⑤敝布:破布。  ⑥元兴:东汉和帝的年号。  ⑦蔡侯:即蔡伦,曾被封侯。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兴元年奏之(往上) B、其能(以……为善.夸奖) C、伦乃造意(首先提倡) D、故天下称“蔡侯纸”(都)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造意    不知有汉 B、自古书契多编竹简    能径寸之木 C、元兴元年奏上    高尚士也,闻 D、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力恶不出于身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4)、造纸术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请联系实际说说造纸术给自然界带来了哪些危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 沈复《童趣》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①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虫③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 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