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 , 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 , 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 , 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

多趣味

气云浮

④非驷马追也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②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沾 人 窥 深 悸 魄。

(4)、【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5)、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异同,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 , 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 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
     【注】①校越:主持越地的考试。 ②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宋元明人都用陵名来称呼已故的皇帝。 ③曲糵:指酒。  ④体格:体裁格调。 ⑤韩、曾:韩愈和曾巩。 ⑥骚坛:文坛。

阅读以下文段,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子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乙卯乃雨,甲子⑤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   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对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  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 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  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注释】①扶风:今陕西凤翔。②其占为有年:占卜显示这是个丰收年。③弥月:整月。④乙卵:农历四月初二。⑤甲子:农历四月十一。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⑦忭:[biàn]欢喜、快乐。⑧荐 饥:连续饥荒。

【 丙 】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莱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提示:此诗大约作于许浑任监察御史时,大唐王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