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十校联考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某校开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填在空格内。(20字以内)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A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揭幕的“国家公祭鼎”威严地在公祭台正中。

      面向公祭台的左侧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形的花岗岩雕塑,上面写着“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这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在最黑暗的40余天时间里,B大约30万左右的同胞惨遭屠杀。

(3)、上面材料中有两处语病,请改正。

①A句应该为:

②B句应该为:

(4)、网友纷纷在网上纪念馆“观众留言”处留言。请参照下面某网友的留言,写出你的心声。

【网友留言】历史的车轮依然碾过,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现在的生活仍在继续。保家卫国、争取和平,前人已经做了榜样,我们当代人也应努力,为永浴和平创造一个不可轻辱的大中华!

【我的留言】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1月2日电 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消息,2014年12月31日外滩陈毅广场由于人群发生拥挤导致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后,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统一指导善后工作。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截止今天上午,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新增两名伤者系昨天下午入院就诊确认。18人已经诊治后离院,31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已与28名伤员家属或同事取得联系。
材料二:据《法兰西晚报》1月2日报道,为确保新年庆祝活动顺利进行,总统奥朗德曾亲自视察香榭丽舍大街警察和宪兵的工作,当晚共有超过9000名警察、宪兵、军人以及青年志愿者在巴黎各处巡逻。法国安全专家介绍:“为应对意外情况,活动前我们会根据调查评估制定计划1、计划2甚至计划3,活动现场会有数千台监控器实时监控人流的来源并及时封锁入口,在疏散人流时,我们通常采用警察缓慢前进轻推人群的办法控制现场。”
材料三: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在年末的最后一天会迎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一百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一起踩踏事件。在现场统筹指挥的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吉米·奥尼尔说:“参加跨年活动的游客很多,我们会增派人员提前将各街道分区,再将每个区用可移动栅栏圈成不同“方阵”,而且各个方阵是被严格区分开的。”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这样巨大的人流里专门安排了场所给抗议人士使用,现场有抗议组织举着“黑人无法生活”、“警察谋杀黑人青年”的抗议标牌。对此,吉米·奥尼尔说:“我们制定专门的计划应对这些相应的细节和突发事件,因为任何细节的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我们每次都必须准备多个预案。”
材料四:
拥挤人群中不慎倒地的自我保护动作

                                             图一                                                          图二

阅读下面两则报刊上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也说“佛系青年”

刘念

    ①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②“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③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④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⑤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⑥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⑦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⑧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⑨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⑩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乙】“佛系青年”只是自我调侃

辛省志

    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总是风水轮流转。上个月的爆款是手捧保温杯的油腻中年男。这个月就轮到了90后,一大批《第一批90后已经xxx》的文章出炉。尤其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屏,让“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

    当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说青年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怎么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经修炼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无欲无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

    生活中无所谓:“中午吃什么?这个行不行?”“行。”“要不那个吧?”“也可以。”工作中无所谓:“你觉得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些?”“都可以吧。”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但2017年底在中国火爆网络的“佛系”,显然含义更广。

    “佛系青年”火爆网络,自然是因为年轻人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扎心”。90后们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突然大增,佛系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选择之一。此前曾火爆的丧文化,其实和佛系是一脉相承的。面对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退回到自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别人争短长。

    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不过,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生活,社会的进步可能要慢下来了。因为进步,总是因为渴望更好生活的欲望引起的,如果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

    不过,“长者们”也不必为90后太过担忧,所谓“佛系”,也只是他们的一种宣泄而已,打开这篇热文,点个赞,回头还是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精致的时候精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上一代总是觉得下一代是“堕落”的一代,但是年轻人总会取代上一代,成为社会的中坚。

(选自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