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报警的植物

      ①1952年12月5日,英国伦敦地区的天气突然出现异常。空气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浓重的烟雾混合着怪味在街区四处弥漫。往日喧嚣异常的闹市如今人烟稀少,警察都全副武装,戴上了防毒面具在岗位上指挥交通。那些不得不出门办事的人被刺鼻的味道和烟雾呛得泪水直流。仅仅7天时间,就有七百多人因这股烟雾引起气管炎发作而死亡。

      ②这是一次典型的氟气泄露事件。

      ③其实在毒气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发出了预警,只是粗心的人们没有发现,那就是来自剑兰叶子的警告。氟气泄露的那些日子,本该亭亭玉立的剑兰像得了大病一样,它的叶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斑痕,如同长了癞疤疮,看着让人揪心,只有当它氟中毒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空气中氟浓度达到亿万分之四十,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剑兰的叶子就会变得萎靡不振,继而斑痕成片,出现伤痕累累的状态。而人只有在氟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十才会受到伤害,可见剑兰是多么敏感!它是空气中氟含量最合格的检验员!

      ④会报警的植物有很多,我们身边常见的有苹果树、棉花、紫茉莉、向日葵、大麦、荞麦等。如果它们的叶子发黄或有黑斑出现,则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木棉、青苔受伤,则意味着空气中的氯气超标。

      ⑤水中也有植物报警器,那就是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自治区市。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向水体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使水体氮、磷元素过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实验证明,水葫芦在1公顷的水域里,24小时内可以从污水中吸附34公斤钠、22公斤钙、17公斤磷、4公斤锰、2.1公斤酚、89克汞、104克铝、297克镍和321克锶,还能将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等。 水葫芦不仅是水质污染的报警器,更是解决问题的过滤器。

      ⑥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地震前,某些植物竟然也会发出预警,出现机体紊乱或突然改变生活习性等异常情况。比如某些植物会在冬季突然开花,其中蒲公英、山芋藤、杏树最为典型。唐山大地震前夕,天津郊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柳树成片枯死。一些果树明明秋天刚结完果,转眼枝头又繁花盛开。最奇怪的是含羞草,正常的含羞草是白天开放,夜里闭合。而地震前,它的习性完全颠倒:白天闭合,夜里开放。这些植物的反常是它们对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果地温、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磁场等出现变化,植物体内就会发生紊乱。当它们突然改变习性,很可能意味着地震即将来临,从而给人们现世安稳的生活敲响警钟。如果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观察研究,我们就可以通过植物的细微变化,尽可能地把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

(1)、文章开头写伦敦氟气泄露事件有什么作用?

(2)、植物是如何进行报警的?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3)、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第⑤段划线句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②第⑥段中划线的“竟然”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竟然”一词,说明在地震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植物会发出预警;“可能”一词,说明植物报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4)、请根据本文中介绍的关于植物会报警的情况,谈谈我们如何科学地利用植物的这个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蔷薇几度花》,完成下面题目。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 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
李良旭
    父亲拿起一把农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农作物。
    我皱了皱眉头,放下书本,拿起墙边一把锄头,悻悻不乐地跟在父亲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着翻整土地,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馨香。
    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家那几亩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亲翻整了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小块了。
    父亲是一名农家老手,种了一辈子土地,硬是靠这几亩薄田,抢种抢收,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极致,支撑起一个大家,还供几个子女上学,真的挺不容易的。
    此时,看着那一小块没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怨言,就这么点大,您一个人干不就行了,还要喊我来干什么?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别老闷在屋里看书了,出来干干活,透透气,出出汗,过一会儿再看书,这样学习效果好。”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破了。
    我下了地,拿起锄头开始锄地。泥土很硬,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还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根根光秃秃的脑袋,像被剃了光头。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掌震得生痛。父亲在不远处,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
    我气恼地用力锄着地,心想,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这块地翻整好了,让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种。
    我看到,地上还有一些枯黄的稻草,锄起地来碍手碍脚的,就弯下腰,准备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捡起来。我刚捡拾了几根稻草,突然“哎哟——”一声,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稻草,发现一根手指被稻草划出一条细细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渗出殷红的血来。
    父亲听到声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稻叶锋刃着呢!”说罢,他走到田埂处,找到一种草茎,放在嘴里嚼啐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被嚼烂的草茎泛着嫩绿色的汁液,浸润在伤口处,有种痒酥酥的感觉。我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一种止血草药,嚼烂后敷在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很快就长好了。”
    我沮丧地说:“没想到,这软绵绵的稻草,还这么锋利,竟能将我的手指划破!”
    父亲说道:“我们农民有句顺口溜,叫‘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无论它是在田里生长中,还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烂了,它的叶子,依然锋利无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劳动,两双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会划破你的手指。”
    说道这里,父亲含嗔道:“去吧,到上面息息吧,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我一会儿就锄完了。”
    我走到田埂上,望着在田里干活的父亲。父亲身板很结实,古铜色的脸庞,晒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父亲不时也顺手捡起田里的几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我不由得赞叹道:“爸,您劲真大,一会儿,就翻整了这么一大块地方!”
    父亲将身子支撑在锄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脸上一下汗,爽朗地笑道:“孩子,这种田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你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要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永远保持着一种锋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锋利,这是一种精神!”
    太阳渐渐西下了,父亲将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亲将农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说道:“将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指上的鲜嫩的汁液抹去,一看,伤口已好了,只有一道淡淡的痕迹。我惊喜道:“这草药真灵,只一会儿工夫,这手指上的伤口就好了。”父亲感慨地说道:“这是我们农民在长期劳动中,得到的一种就地取材的经验。”父亲用手一挥,兴奋地说道:“这田野里到处都是宝啊!就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从来没有无用的时刻。
    父亲又说到“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我不由微微一震。我忽然想到,在父亲的生活里,永远有一个“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的信念,这个信念,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从没有熄灭过,支援着他整个人生。
    我低头看着我被稻叶划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似乎看到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选自《太原日报网》2015年2月3日,有删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阮籍菩啸

范子烨

    阮籍之“啸”,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是自然。自然是最高的美学境界,也是魏晋时代最重要的审美标准。我们看魏晋的人物品藻,所津津乐道的便是潇洒任真的举止和发乎天然的气度。“啸”是不借助任何工具的。它是一种最为自由的音乐艺术,其发生只赖于人口,而与它物无关。“啸”能够随时踢给人们以抒发感情的良机,而表演者永远不会丢失他的“乐器”,所以它被誉为“上天赐与的魔笛”。不过,上天最早看中的赏赐对象还是以阮籍为代表的华夏古国的音乐家。

    作为可变性和随意性兼备的口哨音乐,“啸”最足以显现阮籍的这种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和率意而动的个性特征。“喃”是自然之音,是天籁之音。阮籍之“啸”,达到了“以天为声”的音乐艺术胜境。

    二是理性。桓玄认为“啸”能够表达深奥、微妙的旨义,能够契合人的精神、传达精神意蕴的声音。他举阮籍与苏门“长啸”的故事为倒,说明“啸”胜于“言”,言不能尽意,而“啸”则足以尽意。纵观魏晋时代。以坚持“啸”能尽意之说者居多,所以“啸”得以与清谈并驾齐驱,风行士林。清谈是以语言达意的,寄玄理于唇枪舌剑式的辩论之中;“啸”是以声达意的,蕴玄奥于口哨之音。此二者所传达的东西可以统称为“道”。依孙登之言,“真人”之“啸”深蕴着至大无边的“道”,它无所不在,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啸”视为“传道之音”。当然,孙氏之说带有相当大的夸张成分,也不可完全据信。

    三是情味。阮籍之“啸”,是一种十分强烈的感情活动,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许多才华横溢之士惨遭荼毒,成为上层统治者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阮公临渊履薄,心怀危惧,忧愤深蕴。他的《咏怀诗》便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在以忧郁悲伤的诗笔抒发忧生之嗟的同时,他还选择了听之有声、视之无形的“啸”作为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

    孱弱与强劲,阴柔和阳刚,在他的身上交融为一。柔弱的是他的外表,刚劲的是他的内心。这就是阮籍“有力”的“哭泣”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啸,,正是阮籍心灵之哭的音乐艺术载体。实际上,就抒情达意而言,诗与“啸”,“啸”与诗,对于阮籍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如果说《咏怀诗》八十二首是以诗的艺术形式激扬其心灵世界的天风海涛的话,那么阮公之“啸”,则是以音乐的艺术形式传达其对现实与人生的体悟与忧怀,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的个性。试想司马昭利剑在掌,炙手可热,阮籍面对他敢于啸歌不绝,那酣放的个性,那潇洒的气度,谁人可及!

    显然,阮籍追求的是对生命本体与世俗尘寰的超越,希冀的是千载如一的永恒境界.幻想的是具有终极意义的玄学精神。他的希冀,他的追求,他的幻想,无不深寓于他的“啸,,声中,使听众在富于艺术美的情味中窥见他的超旷不凡。《大人先生传》所表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品格。

    阮籍之“啸”,是知与意的融合,是情与理的凝铸。他的血肉之躯在历史的秋风中早已凋谢了,他的“啸”声却仍然在华夏历史的长空里袅袅余回。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枷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阮公以其卓而不群的“啸”声,冲决了世俗的长提,震颤了权柄的桎梏。阮公之“啸”,其美何限!

(选自《北方论丛》,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