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计算机自动化

    一百年前,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海特写道:“文明的发展就是加大不用想便能完成的事情的数量。”如今,计算机可以被编程执行非常复杂的工作,许多软件程序还负责脑力工作,比如观察检测、分析判断,甚至作出决定等等直到最近都还被认为是人类所独有的职能。怀海特的话里隐含着一种这样的信念——人类活动是从上到下有等级区分的:每当我们把一件任务或一种工具交给机器去负责,就把自己解放出来去追求等级更高的、需要更多灵活性、更多智能或更开阔视野的任务。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谬见——自动化学者称之为“替代神话”。节省劳力的设备不只替代了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的一些彼此孤立的组成部分,它还可能改变了整个任务,包括参与者的态度、技能和角色。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用电脑工作时,经常会陷入自满和偏见——两种会削弱我们表现和引发错误的认知缺陷当中。当一台计算机诱使我们进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当中,自动化自满就出现了。相信计算机会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并且处理任何出现的问题,我们任注意力四散开去。我们与手头的工作脱离开来,对周围事情的注意力也在淡去。自动化偏见则是指我们过于相信显示器上面的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对软件的信任变得如此之强,以至于忽略或无视其他的信源,包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当一台计算机提供了不正确或不完备的数据,我们会视而不见。

    计算机自动化将我们从执行者转变为观察员。我们放下了操纵杆,转而观看屏摹。这种转变可能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但同时也可能抑制专业技能的发展。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和其他专家都依赖决策支持系统来分析信息和提出行动方案,但一些迹象表明,软件越是能干,会计师就越是不行。最近由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决策支持系统对三家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其中两家会计师事务所采用非常先进的软件,由计算机评估相关业务风险。第三家公司使用简单的软件,需要会计师来评估一系列可能的风险。研究人员对每家公司的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做了测试,第三家公司的会计师明显比其他两家的强,对不同形式的风险都显示出了更强的理解能力。

    许多计算机系统设计者都假设,人类操作员是“不可靠,低效的”,至少和计算机相比是如此。于是,设计师便尽量让人承担尽可能小的责任。最终,人变成了监控者,而这样一份工作是我们人类——出了名的爱走神的物种——特别不适合的工作。而且,由于一个人的能力“不用就会变差”,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如果一味盯着屏幕,最终也将和初出茅庐的新手没什么两样。难以集中注意力和缺乏对原理的认知这两点加起来,增大了操作员遇到事故时无力应对的可能。于是乎,人类成为了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摘编自尼古拉斯•卡尔《电脑一歇菜,人能挺住吗?》)

(1)、下列关于计算机自动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计算机自动化可能带来自动化自满和自动化偏见,让我们进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当中和过于相信显示器上面的信息的准确性。 B、计算机自动化带来劳力的节省,但它并不能真正将人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高层面的任务。这是自动化学者的清醒认识。 C、计算机自动化也有弊端,可能改变使用者的工作态度,可能削弱其专业技能,也可能最终将其变成系统中最弱一环。 D、计算机自动化不是替代了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的一些彼此孤立的组成部分,而是改变了整个任务,包括参与者的态度、技能和角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百年前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海特在预言计算机自动化时代的到来时并没有深思其话语里可能含有谬见﹣﹣自动化学者称之为“替代神话”。 B、计算机会给使用者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于是自动化自满就出现了。对计算机的信任,使使用者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表现。 C、所谓“自动化偏见”,是指我们对软件的信任使我们无视或忽略其他信源,甚至不相信自己获得的信息,而对计算机提供的不准确或不完备的信息毫无疑问。 D、计算机自动化带来人在工作中的角色变化﹣﹣从执行者变为观察者,工作变得轻松了,但人的工作技能有可能因得不到运用而被抑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们用电脑工作时,我们经常会对电脑信任过强以至于忽略或无视其他信源,对此人们应当加以警惕。 B、人类操作员是“不可靠,低效的”,因此操作员在操作时应集中注意力,加强对相关原理的认知,以免遇到事故时无力应对。 C、澳大利亚对三家会计师事务所所做的研究表明,少一些对相关软件的依赖,多一些人的脑力参与,有利于促进人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D、怀海特话语中隐含着这样的信息:人类活动是有等级区分的,需要付出较多劳力的属于低级活动,需要更多灵活性、更多智能或更开阔视野的属于高级活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中文系学生不爱读文学作品

张向荣

    ①这段时间在读王敦的新书《打开文学的方式》,促使我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这一现象或许不总是如此,但也绝不罕见。其实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文学青年。因为文学能为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提供他们可能尚未经历但却渴盼经历的人生经验,譬如爱情,譬如虚无,譬如衰老与死亡,譬如对世间不正义的感知和批判,所以中学时代,他们还是爱读文学作品的。

    ②到了大学,我相信,九成以上的中文系学生会在开学不久就遭受到老师慈爱、深邃但残酷的暴击:“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而是培养学者、批评家。”于是,用不了多久,这些原本把李白、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川端康成等作家的名字挂在嘴边的学生,慢慢就只把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布朗肖、巴丢等理论大师的名字叼在唇上了。大家开始热衷于谈论文本、风格、修辞、意义,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感动、热爱和陶醉,我们甚至不再把文学称之为“文学”,而是称其为“作品”,就像一个深谙商业之道的编辑不把手中的书称之为“书”,而是称之为“产品”。

    ③中文系具有研习文学理论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文学理论被视为解读文学作品的倚天剑、屠龙刀,或者说,就是王敦所说的“打开文学的方式”。但是,对理论的迷恋,却常常使得不少中文系的学生反而逐渐不再阅读文学作品。这大概有三个原因。首先,理论文本的确能够磨砺一个人的理性,促使他不再满足于诗赋小说戏剧带来的纯粹的美与诗意,而是紧紧追随着哲学的“洞穴之光”,力求抵达文学真正的本质;其次,理论的力量犹如庖丁解牛,能看透、看穿、看破许多文学作品的叙事陷阱、修辞屏障和抒情动机,这会使人丧失掉不少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最后,有些理论语言尤其艰涩,研习理论比阅读作品要花费数倍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反而少了。

    ④于是,许多人一只手拿起了“打开文学”的工具——文学理论,但另一只手同时却把文学给“合上”了。他们有时会觉得,只有能够迎合、言说理论的文学,没有不能解读文学的理论,如果确实没有,那就换一种理论吧。文学不仅是理论投射的客观对象,甚至成了理论的附着物,文学为理论而活。这就是为什么越是中文系的学生,越不爱读文学作品的原因。但显而易见,文学并不为理论而活,为理论而活的只能是人。

    ⑤其实,乔纳森·卡勒早就说过,“理论是由思想和作品汇集而成的一个整体”。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对作品的阅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重新面对文学,在一个恰当的阈值内使用理论打开这些文学呢?

    ⑥王敦《打开文学的方式》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正在于此。他并不是创造一个新理论,这多半是外国人做的事,也不是去介绍一个理论,这主要是中国人做的事,而是凭借他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告诉读者怎样使用文学理论去解读文学作品。都说文艺理论的书难啃,但我觉得,更难的是告诉大家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这需要作者具有极为娴熟的理论功底,同时又不丧失对文学的感受力,还能用恰当的话语将这种对文学的感知从字里行间解放出来。

    ⑦理论的确是灰色的,但文学的生命之树能否常青,在于能否用理论打开。领略一点文学理论的精微奇妙之处,却不被其俘虏,而是读读小说,背背诗歌,这些文学能更加显示出与现实、与人性的相切相关。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道”之真义不过“仁礼合一”“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二语而已。就主要内涵来说,孔子之“道”在于“仁礼合一”;由哲理精神而论,孔子之“道”在于“即凡而圣”。“仁礼合一”与“即凡而圣”正是孔子儒学精神之所在。孔子这种圆融贯通“道德自觉与道德规范”“超越理想与生活日用”的生命的学问,正是当代学者创构“生活儒学”所亟待开发的宝贵精神资源。

    孔子的思想起点是“礼”。孔子之为孔子者,就在于他敏求善思自身,体悟出了“礼”背后那个更为重要的根本——“仁”,为古老的礼乐文化重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当然,“述”礼“作”仁虽是孔子创立儒学的基本线索,但这并不意味着仁、礼简单拼凑相加就自然化生儒学,言礼不及仁,非儒也;言仁不及礼,亦非儒也;仁礼和合,真儒之谓。因此,孔子虽把“仁”界定为礼之本,但并未因仁而废礼,一方面以仁释礼,另一方面又强调以礼来外化仁,落实仁。仁、礼不偏废,内外合为一:“仁”是内化的“礼”,“礼”是外化的“仁”。如果仁不外化为礼而落实于日用常行间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同样,如果外在的礼失去了内在之仁作支撑,那么礼就流于形式、虚文。可见,仁与礼构成孔子之“道”的一体两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仁”之要在于使“礼”合乎主体内在的心性情感,而不至于流于空有其表、形式僵化的所谓“吃人的礼教”;“礼”之要则在于将主体内在的情感化作外在的力量,落实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仁”的内在情感与“礼”的外在行为合而为一,方是道德实践整个过程的完成。

    由此,“仁礼合一”或许才是孔子生命智慧和成德之教的真义所在,这也便是儒门所传的“道”,此“道”所内蕴的正是“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深邃哲理:它既是终极关怀,又平实切近、不离人伦日用;既是形上超越之“道”,又是百姓日用之“道”。

    “极高明而道中庸”最能体现孔子“道”之本旨,是儒学之真精神所在。儒家传统一方面能“与时偕行”“日新又新”(变),另一方面又“万变不离其宗”,终不改其“极高明而道中庸”之底色(常),这或许正是其穷变通达、可大可久的依据。孔子“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高超智慧,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遂避免了游走两极的偏执,成就了原始儒学这一阳刚劲健、生生和谐、可大可久的思想系统。

    可见,儒门之“道”应是“仁礼合一”之“道”,应是“即凡而圣”的“道”。在“后新儒学”的时代我们正需要接续、光大此“道”,确立合乎时代精神的“新道统”,并以此为纲领展开当代儒学的重构。

(傅永聚  郑治文“光明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记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记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②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③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④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⑤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把那方山水那座城作为叙事的背景,伴随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故事线的起伏缓缓流淌、沁入心灵,未尝不是高明的方法。

    ②日本是不少游客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除了各种旅游资源和服务软环境,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那就是影视作品中对日本特色景观的精心塑造。

    ③比如,不少人童年时代都看过的动漫作品《灌篮高手》,画面多以日本镰仓为背景。去江之岛电铁停靠的“镰仓高校前”站拍照,“打卡”幕府时代神社和寺院,成了很多动漫迷的必选旅游地。此外,《夏日友人帐》中的熊本,《名侦探柯南》中的京都,也吸引着游客前来探索、游览。据报道,日本动画协会与航空公司合作成立了动漫观光协会,为动漫迷提供定制旅游服务。事实上,将地域风物搬上荧屏并不是日本的专利,从迪士尼动画到宝莱坞电影,其中的城市、乡野,宫殿、民居,都成了影视作品的加分项和扩大地域知名度的助推器。

    ④“影视旅游”“取景地观光”只是彰显地域特色的一个窗口。风土人情等文化精髓,反过来也可以很好地涵养影视作品的文化味。动画片《大鱼海棠》就描绘了在任一方位结构模式、大小面积、通风采光都相同的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体现了中国哲学中与自然为一的思想。电影《邪不压正》中,白墙灰瓦的全景镜头,还原了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将四方四正的规划设计、老北京的民情风貌呈现得干净伶俐。随着电影的热映,天地和谐、师法自然、诗书忠义等传统元素,成为提升文化浓度的增味剂,也随着影像的脉脉流转而播撒。

    ⑤今年,《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优秀电视栏目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为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向海外迈出一大步。然而,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少海外受访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名片,仍然是中医、武术和饮食这“老三样”。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文化库存还有待发掘,很多人对本国文化并不“知根知底”。中国文化的“出海”状况与“内生”发展,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地位仍存在差距。如何改变“文化逆差”,如何开采文化富矿,如何打造文化“代言人”,如何让“中国好声音”传遍四海,仍然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⑥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润物无声的经营。影视利用声音、图像的优势,在传播中可以轻松跨越语言、文化甚至国界的隔阂,可成为增强本国文化认同、促进对外文化传播的利器。正面解读发展道路、解码文化精髓是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把那方山水那座城作为叙事的背景,伴随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故事线的起伏缓缓流淌、沁入心灵,未尝不是高明的方法。正如电影《黄土地》之于陕北,《城南旧事》之于北京,多样的水土养育了多样的风物,多元的地域作品展示出文化的影响力。

    ⑦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创造具体的每一部作品时,都应当把接续文脉作为自己的责任。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符号、美学观念乃至国民的生活形态作为汤底和食材,加上鲜活的人物和圆融的故事文火慢炖,方能烹出一桌桌适合世界口味的影像大餐。

(摘编自康岩《文化传播何分荧幕内外》,《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2日09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

童庆炳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 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来,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决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没有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

    《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 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 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 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 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 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