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阅读理解

泼水节掠影

    ①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素来就非常迷人,吸引了海内外许多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西双版纳,一睹傣家人的泼水盛况。我是在西双版纳部队长大的,耳闻了许多关于泼水节的趣事,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耳闻不如目睹,今年的泼水节,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正好,团部的车今天要去勐摆寨,我可以借此机会亲身体验一下泼水的感受.、

    ②汽车在大道上奔驰,看到窗外一闪而过艳装的傣家小姑娘,我心中涌出无限的兴奋和新奇。

    ③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过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也过此节。我国的傣族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欢度泼水节。而西双版纳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最大的泼水节就在此地举行。

    ④下了车,走在勐摆寨的林荫小道上,沿路参天的古树遮蔽了阳光,只听得树林里传来呼呼的风声,风里夹带着野花的馥郁和野果的清香,多么迷人,多么醉人!

    ⑤再过一段就是勐摆寨竹林.这不只是竹林,还是果林,栽种的都是亚热带特有的果树:芭蕉、香蕉、橘予、黄果、柚子、柱果、椰子、槟榔……

    ⑥来到独木桥边,这是到寨子的必经之路,望着桥下湍急的流水,使人发颤。傣家人说,能走过独木桥才算勇敢的人,由此可见傣家人的勤劳勇敢,

    ⑦走过独木桥,眼前出现一派繁荣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绿绿的筒裙,星星点点的小棚架下更是别有风味:有卖粽子的,有卖糯米饭的,有卖凉鸡的,有卖米线的,有卖甘蔗酒,还有许多亚热带特有的水果,一字摆开。,那又香又大的波罗蜜,那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橘子,还有……简直让你站在那儿不想走。那手镯、那耳琢、那项链的光彩,仿佛比以前更加鲜艳夺目,更加金光灿灿,耀眼迷人。

    ⑧你瞧那位少女,身着质地考究的筒裙:红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那衬衫,像蝉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轻柔而美丽,简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没什么两样。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一块七彩的天地,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i、

    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而泼水节期间的赶摆是最热闹的,给泼水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⑩另一个吸引人的项目就是放“高升”。勇敢的小伙子举着火把,爬上事先准备好的十多米高的竹竿上点火,竹筒里的“高升”就“嗖”的一声飞出竹筒,冲向天空,“高升”是一种类似礼花的东西,这是傣家人自制的,真是巧夺天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用智慧丰富了幸福的生活。

    ⑪泼水节最为有趣的当然就是泼水了,人们都愿意把水泼给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大家还互相泼,互相祝福。最兴奋的还是那些小伙子和大姑娘,他们泼得可真卖力,把一盆盆水端到人群中,从头到脚把别人浇个透。真是躲又没处躲,藏也没处藏。

    ⑫举起相机,想把这个快乐场面留下,冷不防一盆水把我和相机浇了个透。要在平时,那还得了?可是这过节,过泼水节,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⑬水,到处都是水,泼得你睁不开眼,泼得你慌了神儿,、水泼出了丰收的希望,泼出了富裕的祝福。

    ⑭一盆盆水像一朵朵闪闪的银花,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他们来看一看傣家人的“风习”。

    ⑮水还在泼,歌还在唱,打响了脚鼓,敲响了锤锣。

    ⑯跳起了孔雀舞,他们在和孔雀比美,为欢乐歌舞,为幸福生活增辉。

(1)、文中泼水节叙述了几件趣事?最热闹的是哪一项?最有趣的是哪一项?

(2)、第⑨段加点字“这”指代的是什么?

(3)、第④、⑤、⑥段与泼水节无关,可否删去?为什么?

(4)、泼水节的意义何在?  (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同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18英里的惩罚

      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区里。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那时候我刚刚学会开车,并且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用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开车把父亲送到了米加斯,说好下午4点来接他,然后我去了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把车放在了那里。因为我还有好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我决定去加油站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然而,我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了,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当最后一部影片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手表,下午6点,我迟了整整两个小时!

      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他肯定不会再让我开车了。我决定告诉他车出了一些毛病,需要修理,可是他们花了太长的时间。然后,我把车开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待着。我首先为我的迟到道了歉,再告诉他我本来想尽可能快地过来的,但是这辆车的一些主要部件出了毛病。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

      “对于你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失望,杰森。”

      “噢,你说什么呀?我讲的全都是实话。”

      父亲又一次看了我一眼。“当你没有按时出现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给加油站问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告诉我你一直没有过去取车。所以,你瞧,我知道车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一阵负罪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我无力地承认了我去看电影的事实以及迟到的真正原因。父亲专心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

      “我很生气,不是对你,而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我作为一个父亲其实是很失败的,如果这么多年你仍然感觉你必须对我撒谎的话。我很失败是因为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他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对我这些年做错的一些事情进行谴责。”

      “但是父亲,从这儿回家有整整18英里。天已经黑了,你不能走回去。”

      我的抗议,我的道歉,以及我的后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徒劳的。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父亲开始沿着尘土弥漫的道路行走。我迅速跳到车上并紧紧地跟着他,希望他可以发发善心停下来。我一路上都在祈祷,告诉他我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整整18英里的行程,我一直跟着他。

      看着父亲遭受如此肉体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是我所面对过的最令人难过和疼痛的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自此,我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耳机偷走少年听力

张华

    近年来,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产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青少年成为娱乐性噪声最为广泛的受害者。

    娱乐性噪声,是指由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声音。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这样的噪声可能来自各种播放器,如MP3、MP4、复读机、电脑,也可能是从各种乐器发出的,甚至各种玩具如电动玩具车、发声枪支等发出的声音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如迪厅、KTV、游乐园里的声音都可以成为娱乐性噪声的来源。

    当然,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容易被察觉和重视。研究证明,噪声性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赫兹(高频),这一频率的听力损失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声性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

    俗话说:“聋人三分痴”。如果听灵敏度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引起听力损失,那么它带来的影响不只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有头痛、头昏、失眠、心情抑郁、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神经症状;甚至胃肠蠕动和胃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早期、短期内造成的轻微听力损失,通过脱离噪声环境、给耳朵一个休息的过程,是可以恢复的。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才是造成永久性听阈上移的元凶。认识到这一点,学会科学、合理、安全用耳,可以避免噪声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

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这是隔离噪声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另外要提醒,两种情况不要用耳机。一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二是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在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选自《中国家庭医生》2015年第5期,有改动)

【注释】①张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灵魂曝光

[美国]马克·吐温

    ①一座叫赫德莱堡的小镇,这个镇里的人向来以诚实著称,镇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理查兹先生。一天,一个陌生人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到他家,把袋子放在地上说:“请您把它藏好,袋子上系着一张字条,一切都在上面写着。”说完,陌生人就走了。理查兹忙解下字条,上面写着:我以前是一个奸商,有一回,因破产走投无路,途经贵镇时,有位好心人给了我二十块钱。后来我靠那二十块钱发了大财。我现在想报答那个好心人,可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只记得他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麻烦您用登报的方式帮我寻找,谁要是说得出那句话的内容,谁就是我的恩人,袋里的金币就归他所有。我把写有那句话的纸条,装在袋中的一个信封里,一个月以后的星期五请贵镇的柏杰士牧师在镇公所进行公证。

    ②看完,理查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 , 但这个念头只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去找本镇报馆的主编柯克斯。第二天,报纸出来了,整个小镇都轰动了。

    ③这天,邮递员给理查兹夫妇送来一封信。信上写着:那个给钱的人是已经去世的固德逊,当时他说的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理查兹夫妇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④一个月后的星期五终于到了。一大早,镇公所里坐满了人,柏杰士牧师拆开袋里的那封信,读道:“那句话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柏杰士告诉大家,他收到十几封信,每封信上都写着:“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他开始一封一封念信。这些信里有银行家宾克顿、报馆主编柯克斯、造币厂老板哈克尼斯等,都是镇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人们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一场贪财的闹剧。坐在场予里的理查兹紧张极了,“上帝呀,下一封该轮到我了!”可是,柏杰士在口袋里摸了半天,说:“没有信了。”理查兹夫妇听到这句话愣住了。

    ⑤柏杰士从钱袋里捧出一把金币看了看,突然惊讶地说:“上帝啊!这全是镀黄的铅饼!这里还有一张字条。”接着,他展开字条,念道:“赫德莱堡公民,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二十块钱和金币。有一天,我路过你们这里,受到了你们的欺辱。因此我故意设了这个圈套,让你们镇里最有名望的人都出丑。”柏杰士不由地低下头,说:“他赢了,他的那袋假金币把我们全镇的人都打败了!

    ⑥“不,有一个人他没有被打败,那就是理查兹先生。”说话的人话音刚落,赫德莱堡的人一起高叫起来:“理查兹万岁,万岁理查兹!”理查兹得到了这样的荣誉后,反而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一天,柏杰士托人送来一封信。理查兹赶忙关上房门,拆开信一看:

    那一天我是有意救你,你的信我并没有丢失。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报答你曾经挽救过我的名誉。我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⑦理查兹看完这封信,顿觉天旋地转,他想,完了,自己的把柄落在了柏杰士的手里。从此,理查兹时刻经受着悔恨和害怕事情败露的双重折磨,不久就患病去世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前火车慢

黄勤

ㅤㅤ①我对火车独有一种特别情愫。

ㅤㅤ②想起绿皮火车的时候,它在我的脑海里是这番情景:伴随一声“呜……”悠长悦耳的汽笛声,长长的车身缓缓启动向前,车轮在铁轨上滚动,发出“哐哧哐哧……”的声音;它一路喷云吐雾,哐当当晃悠悠,如绿色长龙蜿蜒在山野大地,过桥穿洞,驶向传说中未知的远方——山外有城,山外有海,山外的世界很大很精彩。火车载人出门去,也风尘仆仆带来不一样衣着打扮的外来客、异乡人和新鲜事物。火车,这个绿色的庞然大物在我眼里神秘,令人向往,它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ㅤㅤ③家在山区深处,出远门才乘坐火车,县城没有火车,坐火车须得先乘坐很久的客车到更远的城市。那时候往来的路途可真漫长!山里的孩子鲜有机会乘坐火车出远门,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还小,还要喂食奶粉。呵,幼小的我居然拥有如此神奇记忆。第二次坐火车是五岁那年,和父亲大姐去部队探望哥哥,第二次乘坐火车的记忆更清晰。天不亮被父亲叫醒,车载我们从旅馆出发去火车站,一路向前,穿越黑暗渐渐驶进越来越亮的光明世界——天亮了!我们在人潮熙攘的月台踏上火车,开始漫长旅程。对面座位上,慈祥的老奶奶给我吃甜蜜的橘子糖和包装精美的饼干,可她总是温言管束我,说头探出窗外危险,说站在座位上玩耍不安全……这让我略为扫兴不快。那一次火车之旅我初识离愁:哥哥站在车窗下的站台与我们告别,年幼的我趴在车窗上,依依不舍,却没对哥哥说一句告别的话。从此在有关火车的记忆里,便多了淡淡的离别惆怅和伤感。第三次坐火车是十五岁那年去省城福州。那次我见到了闽江。七月的清早晨风清爽,江面帆船点点宽阔无边,天水相接,浅淡灰蓝,分外宁静。年少的心被深深撼动:世界如此广阔,我要攒钱去旅游。

ㅤㅤ④再往后,还乘坐过几回火车?不太记得了,走向成人世界的路上,有太多复杂心绪,记忆便也淡了。犹记那年盛夏旅宿永安火车站附近,夜深难眠,遥望前方灯火璀璨处错综交汇的铁路,忽听悦耳的汽笛声由远而近,竟眼眶微湿,忧伤莫名。多年以后,火车还是原来的火车,而旅客关系渐变得冷淡疏离,不再随意攀谈,倒多了不少提防戒备。不会再有人笑眯眯地询问我“小姑娘你去哪里呀?”我们全家第一次乘火车去福州,二姐在过道给大家表演舞蹈、邻座大姐姐为二姐梳小辫子的温馨场景成为不复重现的传说。火车之旅渐渐变得枯燥无趣,看书倦了,便呆望窗外风景,看乘客上下来去。火车之旅多像人生旅途,每阶段都有同行者,有人相伴很长的路程,有人相伴短暂,有人中途下车,有人中途上车,或到站下车先行离开,总之很少有人从启程至终点一直陪伴左右,就算至爱亲朋亦概莫能外。

ㅤㅤ⑤车马书信慢的时代终究已过去,从前慢吞吞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江河湖海原野大地,取而代之的是提速许多倍的高铁动车,宛若银白游龙,以雷霆万钧之势呼啸来去。铁路铺设至我家乡,每天数十班动车来来往往,经过家乡的火车站,从城市回到乡村仅三两小时之遥。相较绿皮火车,高铁动车更安全便捷舒适平稳,更得出行人青睐。可我坐在那明亮洁净的车厢,靠着柔软座椅,却觉旅途更静默孤寂——前后左右都在看手机,手机里的世界比现实更愉悦,手机那头的人比身边的人更值得敞开心扉。

ㅤㅤ⑥我深深怀念,怀念从前的火车很慢很慢,情意很深很深,日子很长很长……

(选自2022年10月7日《闽西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修鞋匠

雪樱

    ①济南的春天,风大,七八级大风见怪不怪。小区对面空地的一角,修鞋阿姨躲在自制的帐篷里,只把脑袋路在外面,有活儿时人才钻出来。好几次我路过,碰见她在吃饭,马扎上搁着老式长方形铅制饭盒,她手里握着馒头,就着炒的辣椒疙瘩丝,吃得心满意足。喜欢这位阿姨,就是喜欢她的安静,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贵打下手。老先生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一个初冬的午后,附近大学的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简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脑门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此时,阳光从树梢上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老人的脸涨得通红,说不上是激动还是着急。
    ④几天后,来到鞋摊前接过簇新、铮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可爱得像个孩子。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从那以后,外教每天路过修鞋摊,隔着老远就和他热情地打招呼,慢慢地,老先生也学会了说“hello”和“goodbye”。A.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寓。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装的本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出来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⑦《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这正是文学家曹雪芹的警示之笔。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

    B.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5月06日第07版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