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同步练习

阅读理解

钢铁战士史光柱

    4月28日,在还击入侵我老山越军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云南边防部队某部队九连班长、共产党员史光柱,带领全班同志英勇奋战,很快就冲上了半山腰,排长不幸负了重伤。在这关键时刻,史光柱挺身而出,主动接替排长指挥战斗。

    敌人企图阻止我军前进,子弹在战士们头上嗖嗖飞过,史光柱率先跃入敌战壕,打击敌人。突然,敌人从暗堡里射出子弹打伤了史光柱的右脚,战友们准备送他下去,他咬着牙说:“为了祖国的尊严。我要继续战斗,不拿下高地,决不下山。”说完,他又忍痛跳出战壕,继续指挥战斗。

    扑进敌人第二道战壕时,史光柱不幸踏响了地雷,面部多处受伤,双腿血肉模糊,右眼球掉出。刹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越军疯狂的枪声在他耳边轰鸣。战友们顽强冲杀的场面在他脑海里回荡。突然,他顽强地跃起,巍然屹立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坚决拿下高地!”听到史光柱的呼喊,全班同志奋勇冲杀,迅速地拿下了高地,全歼了山头的守敌。

    史光柱被送到了医院。他在医院里也从不叫苦叫痛。凡是看过他的人们,无不被他的英雄事迹和顽强的毅力所感动,都赞扬史光柱是“人民的英雄,钢铁的战士”。

(1)、给短文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2)、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磨难的作用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教俄国文学的老师。没上课之前,同学们只知道老师早年经历过许多的曲折,一生坎坷,等上课后,方才见他满头白发。

    老师非常有魅力。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一生中最敬爱的老师了。上他的课,我总把他想象成俄国流亡诗人。那是我上得最认真的课,也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课,在那半年里,我想我真正学会了如何阅读,如何把我的专业与我的内心生活结合起来。在寒假里,老师为我补习英文,他虽然不教英文,却有很好的英文功底,为此,我常到他的家里去。于是我们有了一次关于磨难的谈话。

    我们谈到他几十年的“右派”生涯对他一生的影响,显然那种屈辱破坏了老师作为一个有天赋的知识分子的平静生活。但老师说:“如果没有那么一次磨难,也许我会像一帆风顺的人一样浅薄无知。”

    这句话使我很震撼。过了许多年,经历了许多事,我渐渐明白了老师的话,那就是:每一份磨难,在不屈的人面前都会化为一种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和伟岸,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认识。

    这就是那种磨难带给你的一份礼物,是由人的品质高下决定了的。一个人的尊严之处,也在于不肯轻易被磨难压倒,不让磨难弄灰自己蓬勃向上的心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

    听过民歌。

    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放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翁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翁走在牛群的后面,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翁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翁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一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来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

    时间继续往后推移,我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阅读并回答下面问题。

雷  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暴晒在阳光下。路旁的几________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_______汗珠摔到地上,“吱”的一声,冒着一________白气,就没有影了。

    空气闷(mēn   mèn)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_______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飞起。(zhuàng  chuàng)到窗子的玻璃上,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儿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_______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sì  shì)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tiāo  tiǎo)破了黑幕布。

    “轰隆隆!”雷公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急速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湿润的空气便浸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________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_______柳树,多么精神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动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沉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