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的广阔的历史画面,被誉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月亮出来了。”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   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幸福的开关    林清玄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喝不到。我们家有几十口人,小孩依次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偶尔有机会,也只能分到小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到呕气?”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是何等幸福的事。
       三年级时,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汽水,就往茅房跑去。那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恨进茅房的,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
       不过,有时候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公司的经理,有一天,我约他去吃番薯稀饭,他断然拒绝了。他说:“我从小就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十八岁那年我坐火车离开老家时曾对天发誓:这一辈子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再吃番薯稀饭了。”我听了怔在当地。就这样,他二十年没有吃过一口番薯,也许是这样决绝的志气与誓愿,使他步步高升,成为许多人欣羡的成功者。不过,他的回答真是令我惊心,因为在贫困岁月抚养我们成长的番薯是无罪的呀!  
       当天夜里,我独自去吃番薯稀饭,觉得这被目为卑贱象征的地瓜,仍然滋味无穷,我也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但不管何时何地吃它,总觉得很好,充满了感恩与幸福。
       走出小店,仰望夜空的明星,我听到自己步行在暗巷中清晰而渺远的足音。我知道,生命的幸福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人间的困厄横逆固然可畏,但人在横逆困厄之际,没有自处之道,找不到幸福的开关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坡肉

季明

    四十多岁的老楚,可不简单,曾是南京著名酒楼——品世阁的掌勺大厨。鬼子攻南京,一发炮弹,品世阁变成了瓦砾。妻儿老小连同家产,也消失在战火里。老楚手里掂着一把菜刀逃了出来,那一刻,老楚迫切希望这刀,能沾染上鬼子的血,于是,投了36师。

    老楚年纪大,又当过厨师,被分到炊事班,老楚很乐意,他觉得,凭自己的手艺,让兵们吃饱吃好,上战场跟鬼子拼命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也算是报仇。

    等到了炊事班,老楚才明白,什么叫          。士兵们吃的,无非是稀饭馒头就咸菜,只有在大战前夕,部队才买几头猪,改善生活。兵们称之为——吃断头饭。

    过去,猪杀了,兑上萝卜,放进大锅里一炖,完事儿。但老楚一来,就不同了,他使出看家本领,煎炒烹炸焖煮炖,变着花样做,当菜一样样端上桌,兵们的眼睛都直了。老楚做的菜,不仅好看,更好吃。兵们吃得狼吞虎咽,个个脑袋上腾起一片汗雾。兵们说,吃了老楚做的菜,脑袋掉了,也值!

    兵们吃高兴了,就问:老楚,你最拿手的菜是啥?老楚说,东坡肉。兵们不解:东坡肉?是啥东西?老楚怔了―下,才记起这些兵们,大多是文盲,就没再提苏东坡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接着说,这道菜,也叫红烧肉,用五花肉炖制而成,做好后,色泽红亮,味醇汁浓……

    士兵们咂咂嘴,听得直流口水,无限向往地说,啥时候做道东坡肉,让咱们也尝尝。老楚苦笑着说,难,这菜,费时费工不说,炊事班也没那些必不可少的作料哇。兵们就很失望。

    武汉会战,36师奉命开到富金山,打阻击战。战况惨烈,八天之后,—万多人的36师,兵员已不足两千,主阵地丢失。

    师长挑选了二百名士兵,组成敢死队准备发动突袭。攻击定在夜间,离天黑,还有大半天时间,师长知道,这些兵上去,九死一生,于是,他决定为敢死队改善生活。

    师长找到老楚,说,敢死队的兵,要求吃顿东坡肉,抓紧做。老楚苦着脸,手一摊,说,师长,啥都没有,咋做?师长咬咬牙,说,就是找破天,也要找到材料!师长牵过自己的战马,交给老楚,命他带上几名骑兵,去七十里外的镇上,采购食材,速去速回。

    但直到第二天上午,老楚才赶回来。好不容易办齐东西,却碰上了鬼子,那几名骑兵阵亡,老楚绕了很远的道,才赶回驻地。

    敢死队,早已在昨夜攻了上去。见到师长,老楚放声大哭,师长哇,我回来晚啦……师长说,不晚,待敢死队撤下来,就用东坡肉kàoláo        他们。

    老楚赶紧回到炊事班,开做。

    将猪肉刮洗干净,切成一寸见方的块,在沸水里煮去血水,然后,在一口大锅里,用竹箅子垫底,铺上葱、姜,再将猪肉块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冰糖、酱油、黄酒、葱结,盖上盖,密封,旺火烧开,之后,用文火焖酥……

    几小时后,大功告成。当二百碗红润油亮的东坡肉摆上桌,老楚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人们这才发现,老楚身上,有枪伤。

    老楚让人将他扶到一块巨石旁,背倚石壁,坐下,睁大双眼,眺望富金山主峰阵地。那里,枪声正烈,硝烟弥漫。

    恍惚间,老楚看见敢死队员们,蜂拥而至,端起东坡肉,狼吞虎咽……

    老楚咧开嘴笑了。

    时至黄昏,敢死队的兵,却一个也没能下来。

    老楚已死去多时,笑意僵在脸上,而双眼,依然圆睁,紧盯着富金山的方向。

    残阳如血,映在那一碗碗东坡肉上,天地一片红光。

(选自2016年第12期《小说月刊》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账!”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定力决定你能走多远

①我苦练英语很长时间之后,有一次上口语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

②我回答完,老师说,没想到你的口语还挺好的。

③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虽然它小到不值一提。

④请你记住,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就是在人生的曲线里,你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起了转折作用。但是当你重重摁下那个点的时候,日后的经历会告诉你,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⑤下课之后老师说,我有个同学从国外来西安旅游,你能帮我当个导游,给他介绍一下西安的美景吗?我说当然可以。那天,我带着这个外国游客去西安的景点打卡,像什么大雁塔、兵马俑、华清池。当时我很兴奋,我把他带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那个铜像。

⑥记得那天晚上,我看着唐僧铜像的时候,想着唐僧是带着一种巨大的使命和宗教般的热情出去的,就油然而生跟那个外国游客讲,你想理解这样一种使命感吗?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然后我回头发现那个外国游客,他的脸上也流出了泪水,很激动。

⑦那是一个农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尝试在大学里寻找自我、探清人生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外部的认可。那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次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⑧2018年夏天,在西安一个校区里,高三学生正在上课。上到一半,整个大楼停电了。因为外面暴雨,雷电击中了整个楼的变压器。旁边教室的学生,立刻欢呼,拿起书包就跑了。

⑨我的学生也欢呼了几秒,欢呼完之后我问他们,你们是想回去,还是再学一会?他们说再学一会儿。我说你们都有手机,对吧?他们说没有……我说不要装了,拿出来吧。最后大家都拿出口袋里的手机,打开了手电筒。

⑩就这样,我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一开始还很凉快,后来越来越热,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又讲了一个多小时。那一个小时,是我印象中人生为数不多的全情投入,激情慷慨,以至于后来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也是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下笔如有神的一段时间。我给大家讲这些,就是想说在一个职业生涯中,你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你要寻找到你的使命和成就感。长期能够驱动你并且让你持续投入、持续精进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热爱。

⑪2022年6月,可能是长期处于焦躁的状态,我的睡眠越来越差,经常彻夜难眠。我当时把我能借的钱都借完了,我说那个月我再没有新的收入,可能就受不了了。

⑫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突然想给一个年轻人开一个好的玩笑。

⑬2022年6月8号的早上,我又拿着小黑板坐在镜头前。就这样胡说八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讲着讲着,人数从300人到了500人。这很意外,我没想到竟然有人喜欢听我讲这个。我当时正在讲莎士比亚,我看他们喜欢,我就继续,然后从文学讲到哲学,讲苏格拉底,讲柏拉图,讲亚里士多德,讲古希腊三贤。

⑭我发现大家还不反感,人数从500又到了1000了。当时我就继续讲,就讲了很多我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我越讲越兴奋,越讲越兴奋。那天早上到最后下播的时候,直播间的观众得有快1万人了,而往常只有几百人。

⑮我有一种空前的兴奋,那天下播之后,我坐在那里,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⑯等到第二天我再上去的时候,发现观众更多了,一上来就是3000人,等我下播时候,人数已经到了3万人。3万人是什么概念?就跟做梦一样,意想不到。然后传播效应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就涌入直播间,大家发现在这可以听一点无用的知识。

⑰这是我的幸运,事实多次证明,运气永远会垂青那些时刻准备好的人,知识就是你的武器,书籍永远都是你的朋友。

⑱我在想,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我,如果当年在西安工作的时候那么忙,晚上回家很累了,今天这个书不看了。或者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极度的自卑,每天躲在宿舍里,蒙着耳机打游戏,也不去看书,可能我就不会有今时今日的表现。

⑲如果说要给大家几个建议的话,我希望把它能缩略成关键词。

⑳第一个就是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请你相信这一点。

㉑第二个要勤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连神明都会庇佑于你。

㉒第三个就是耐挫,或者用一个北方的方言,叫皮实一些。

㉓你会发现后来很多人,一直在讲一些成功的人,他们共有的品质就是不会被困难所打倒。现在一个流行词叫做钝感力,你随便折磨我,我就是不放弃,皮实还得乐观。

㉔如果再加上最后一个词的话,就是正确的初衷。这个很重要。

㉕刚出发那会,你意识不到。但是有一天蓦然回首,你发现一路走来,正确的初衷是你的加持,是你的护身符,有一天会成为你的铠甲和你的灯塔。

(选自《读者》2023年第18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家有斑鸠

陈忠实

①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这是斑鸠。虽然久违这种鸟叫声,却不陌生,第一声入耳,我便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②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文学评论家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这座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更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这一排房子的后院连着后面一排小楼房的后院,中间有一排粗大高耸的树木分隔。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在人刚开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梭子黑鸟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儿,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③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却无法算计。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的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④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⑤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像辨识家乡的各种鸟儿一样,不足为奇。斑鸠在我的滋水家乡的鸟类中,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也是我所见过的鸟窝中最简单最不成型的一种,简单到仅有可以数清的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的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鸟,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⑥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在家院的周围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⑦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⑧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它还是飞走了。

⑨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入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撒抛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的心里一动,它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⑩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⑪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⑫我将等待。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