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二)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为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的主张主要是针对(  )

A、军事技术 B、经济组织 C、教育制度 D、思想观念
举一反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知识分子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材料二:《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胡适自传》

材料三: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辛亥革命,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