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5-02-12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一:
|
一战中,军人死亡超过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 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 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由于战争,列强 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 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
材料二:
|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另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
①根据材料二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危机”造成的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同意,对南联盟发动空袭。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在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摘编自王亚娟《第二次海湾战争是为了石油吗?》等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冷战后美国发动局部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原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