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辛亥革命,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回忆道:“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中国人民彻底清醒地认识到“公理难伸,强权未已”,爱国风暴汹涌而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