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天伦之痒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明明很心疼妈妈却总是跟她吵架?”由全球热门排行榜微博发布的这句话,20多字,被转发1万2千多次,评论大多是“举手”“我也是”这般字眼,感同身受之情跃然纸上。

    在成年独生子女与空巢父母之间,有这样一种“天伦之痒”正在悄悄发生。当独生子女离家求学工作数年,再以独立的社会人姿态回归,常常惊觉,在他们与曾经最为亲密的父母之间,空白的岁月已悄然划下鸿沟。

    因价值观念、思维行为、道德标准等不同而带来的两代人差异,通常被称为代沟,并不稀奇,然而,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今日中国这样,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和社会阶段的社会结构并存于当下,生活在不同社会形式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经济、历史、教育等原因,形成了奇特的代际差异——双方既渴望亲密,却只能疏离;疏离之中,亦有无法剪断的现实羁绊,以及从经济到心理的相互依赖。

    在我国,由计划生育政策所造就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统计表明,独生子女人口已超过1亿。“独生子女家庭所具有的‘三口之家’的特征使得走向社会的青年独生子女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突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如此表示。

    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时空压缩了的社会,穿越时代般的差异;也是彼此唯一的现实,羁绊日益加深,距离却被迫拉近,就像两块不同形状的木板,不得不捆绑到一起,挣扎与碰撞由此产生。

    在独生子女成长的这30年间,中国变化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改革开放让社会充满着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精神与物质的攻守起伏,时至今日,身处国家的不同地方,几乎可能造就身处不同的时代,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在同一时空内相互作用——社会学者孙立平称之为“断裂社会”。

    当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时,横亘在50、60后父母与80、90后独生子女之间的时代鸿沟,可能达到300年。“独生子女和父母交流思想的难度,基本等于一个美国普通青年和独立战争时代的先人交流”,一位网友评论说。

    思想上的鸿沟,大多反映在类似的生活小事上:50后、60后父母们接受到的祖训是,不能分梨吃,筷子不能插在饭上,食物不能倒进厕所,右眼皮跳会有灾,更加会引起争端的,则是关于生活方式上,如:坐月子不能洗头、不能吃生冷、小孩子就是要多吃多穿……

    父母退休后,操心独生子女和孩子家里的事儿,就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除了孩子,父母没有别的依靠,也不太可能依靠国家。然而,一旦两代人不可避免地要长期同住,各种矛盾亦随之而来。有调查显示,与父母分住的青年的亲子关系,明显比与父母同住青年的亲子关系更紧密一些;子女与父母住在一起,虽便于交谈和互动,但也可能形成更多亲子冲突。悲哀的是,许多80后仍然不得不继续“啃老”。他们势单力孤,没有父母支援,实在是难以应付这个汹涌变化的社会。

    独生子女与空巢父母,或许注定便是这样冲撞与伤害、和解与依赖的两代人。尽管艰难,但还是要相互陪伴着、搀扶着走完。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1)、下列对于“天伦之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断裂社会”中的两代人,身处不同的地方,可能形成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 B、很多独生子女和父母双方既渴望亲密,却只能疏离;疏离之中,亦有无法剪断的现实羁绊,以及从经济到心理的相互依赖。 C、许多80后不得不继续“啃老”,因为他们势单力孤,没有父母支援,实在是难以应付这个汹涌变化的社会。 D、这种“天伦之痒”又体现在独生子女和父母很难融洽相处,互相冲撞,互相伤害,却又互相和解和依赖。
(2)、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热门排行榜微博发布的“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明明很心疼妈妈却总是跟她吵架?”这句话说出了独生子女的心声,让他们都产生了同感。 B、生活在农业时代的父母与成长在工业社会的独生子女由于经济、历史、教育等原因,形成了奇特的代际差异,这种代际差异自然造成了“天伦之痒”。 C、独生子女与父母在巨大差异的社会现实中,他们可能有矛盾,有距离,但割不断的血缘关系仍使他们彼此分不开。 D、父母们总操心不能分梨吃,筷子不能插在饭上,食物不能倒进厕所……这样小事,常常引发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的争执,加剧了“天伦之痒”。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独生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本来不大,却会因为累积时间久了,最终一次性爆发,并且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强化和激化。 B、原本该是共享天伦之乐的两代人,反倒将之演化成了“天伦之痒”,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某个时代特有的情感伤痛。 C、只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营造家庭和睦、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天伦之痒”自然会变成“天伦之乐”。 D、由于两代人思维观念的分歧和沟通上存在一些问题,原本就矛盾重重的两代人之间,许多不愉快便悄然发生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

林木

    目前中国画界有个悖论让人十分好奇。一方面,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的倡导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写意画早已陷入困境。

    目前的一些展览,工笔画的参展及获奖作品数量绝对在写意画之上。又如在面对现实的一些创作领域,大写意更显尴尬。20世纪以来对中国画的历次批判,其实矛头主要是冲着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去的。不论康有为、鲁迅还是徐悲鸿们,批评的都是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而对工笔画不仅没批评,评价还很高,尤其对以宋画为代表的中国院体工笔画系统反倒有极好印象。不仅当时的中国知识精英是如此看,国外的学者也这样看。

    正因为写意画目前的窘境,所以倡导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呼声不绝于耳。尤其是一些强势人物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倡导,更使这个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个焦点现象。

    写意画的窘境其实是与对写意画的认识直接相关的。如写意画就是“写”,而“写”就是“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线条入画,尤其是以行草书入画。不仅当以如此线条入画,还当以水墨为之。这样,大写意画语言的套路就定型了:急速的行草书法中锋式线条加水墨入画,这是写意画的笔墨套路。写意尤其是大写意当然还不能画得太实,必须简。岂不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么?八大山人已是榜样之榜样,你还敢画实画繁么?于是简笔造型是又一套路,一些大写意画家画得儿童画一般,技巧全无。写意画还有题材套路,其中又以传统文人画之“四君子”梅兰竹菊为千年不易之“母题”。千年以来,成千上万的画家迷恋简笔造型,画同样已成套路的相似性的题材相同的母题,怎么可能不相似不雷同!就算是龙虾珍贵,天天吃顿顿吃也会吃倒味!今天的水墨大写意就好像是我们国画界的“龙虾”!

    画界吃腻了“龙虾”时,当代工笔画横空出世:你用急速的行草用笔,我用严正的楷书用笔;你儿童似的简笔造型,我则严谨的写生写实;你天天画千年不变的传统母题,我画天天看到的丰富无比的现实生活;你用单纯至极的水墨,我用千变万化的色彩;你总是老气横秋的古典意趣,我幅幅生气勃勃的现代情感……倡导写意画的人总把写意或大写意当成中国画的本质,所以他们的倡导总是义正词严。对中国绘画来说,通过主观表达的需要主观化地改造对象以应表达的“意象”才是中国绘画体系的核心。这样,宫廷表达的富贵意象成为院体画工笔画,宗教表达的神圣意象成为宗教画,民间表达的吉祥意象成为民间画,文人表达的超然意象成为文人画……各路数的传统绘画中还可再分一些绘画类型,如此看来,把大写意标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绘画,把大写意精神标榜为中国绘画核心精神,既不合情理,亦不合史实。“写意”之前中国就没有艺术精神?

    写意困境如此,水墨大写意就没有出路了?当然不是。当代画坛仍有不少突破常格以写意或大写意名世的优秀画家。既然上述关于写意的套路成了障碍,但写意的内涵,那种狂放、那种力量、那种无所拘束一往无前的精神气势不可以发扬光大吗?笔者在贾浩义的画册中还能看到他早年用过、今天还在流行甚至倡导的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形很准,笔墨也很好,但如果没有对中国意象本质的哲理探索、对写意内在精神的深入把握、对写意语言的自由转换,一如今天画坛绝大多数写意画家那样,能有今天风格独特而备受称赞的老甲吗?

(选自2015年8月9日《中国文化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下列小题

读书寂寞事

刘克定

    读书是件寒、冷、苦的事情。过去指冷寂的读书之地为“寒窗”,谓之“自甘寂寞”,“坐冷板凳”。甚至因读书导致贫穷,那就更苦。朱买臣光读书不上班,导致家贫,只好以砍柴为业,卖柴时还手不释卷,妻以为羞,和他离了婚。家境较好的读书人,读闲书打发日子,觉得快乐,那是另一种读法,但要是换一个环境,就不会是“羲皇上人”了。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里有个B博士,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精神备受折磨。他竟趁一次候审的机会,偷来一本棋谱,悉心研读起来。从此在象棋技艺上大获启发,出狱后成了赫赫有名的象棋冠军,铁窗苦读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是外国小说里的故事,说明逆境苦读,也可以成就人才。

    什么是苦?“生不得志,攻苦食淡;孤臣孽子,卧薪尝胆”,“子卿(苏武)北海之上牧羝,重耳十九年之羁旅,呼吸生死,命如朝露”,有人说此乃人生之大苦,信然。汉代王章长安赶考,与妻共居。章读书读得病倒了,没有被子盖,卧牛衣中,想起自己命运不好,自料必死,与妻子泣别。都是人生逆境,苦不堪言。但发愤攻读,总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这样来看,读书又何尝不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情呢?皓首穷经,那是很高层次的阅读,包括索引、考证、爬梳剔抉,穷究其源,常常“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虽然苦,衣带渐宽,人亦憔悴,却是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平常读书,孜孜不倦,能够明理,升华情操,就是常说的“开卷有益”。

    读《红楼梦》是赏心乐事,但要考证渊源,就得吃苦。读小说,读“动漫”,读某名人的生活琐事,与读有关本业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有些“快乐”的“热门”书,读不读都可以,有些坐冷板凳的书,却是花钱也应买来读。“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鲁迅《致赵家璧》)这样一来,自讨苦吃,苦中求乐,就成了中国读书人的习惯。

    现在超市里成堆的装帧很漂亮的“经商指南”“炒股要道”“脑筋急转弯”以及“风水先生”……进口纸,烫金字,还有密封卷——先拿钱后开卷。买不起,读了也无益,无异于“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鲁迅《我们要批评家》)。

    现在情况不同了,读书讲务实,学以致用,学以增长知识。图书馆共享项目越来越多,读者也渐多了,成为读书人的乐土。有些图书馆专为盲人设置阅读器,虽然有待完善,但已经可以看到不少盲人光顾图书馆,在盲人阅览室学习用阅览器读书读报。

    不妨说,读书本身的冷热都不是坏事,关键是能学到知识。佛教禅宗的北渐南顿,就是讲悟道的殊途而同归。能悟道,十字街头也能参禅,不能悟道,把经书读破,也不过是谤佛。用功之妙,存乎一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读书应作如是观,平心静气,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然后甘苦自知。适当搞一些有益的读书活动,爱书活动,走出书斋,参加一些交流,不无好处,但不能“大呼隆”,“活动”一多,一“化”起来,则非实实在在求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互联网空间也被称作“赛博空间”,这一称谓实际上和一项与互联网诞生息息相关的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提出的“控制论( cybernetics)”,“cybernetics”其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作之术”。在控制论的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维纳和阿图罗·罗格布鲁斯、朱利安·毕格罗在1943年提出的“负反馈理论”。反馈理论指的是将系统的输出结果返回到输入端并形成新的输出结果。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似,那么系统偏差就会不断增大,形成正反馈;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反,那么系统偏差就会不断减小,形成负反馈,进而使得系统趋于稳定。对互联网发展历史稍有了解就会知道,我们当今所采用的互联网应用架构,源自美国军方在1969年发布的“阿帕网”。

材料二: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军用网络系统“阿帕网”投入运行。正如“阿帕网”的开发者和资助方所暗示的,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互联网事实上是冷战的产物。DARPA成立于1958年,当时名为“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虽然名称中不带有“国防”元素,但是这个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隶属于美国国防部,并且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苏联在前一年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在“阿帕网”的孕育过程中,控制论心理学家利克·里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因其在哈佛大学心理声学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两个同样受美国军方资助和影响的科研机构,前者负责解决军事沟通中的噪音问题,后者则直接为空军研究“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工作期间的出色表现,利克·里德在1962年告别大学前往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担任控制研究项目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大约资助了全美70%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而在这过程中,除了包括DARPA、海军研究办公室、国家航天航空局、国家自然基金等美国军方和政府主导的科研资助外,贝尔实验室、梅西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企业和组织也通过举办研讨会、科研合作等方式资助相关研究,构建起了军队、政府,工业企业和科学家共同体的“铁三角”,塑造了一个“通力合作”“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创新典范”。

材料三:

苏联在1950年就初步完成了“综合自动化传播网络”和“国家计算中心网络”等军事网络系统。在1962年,苏联科学家维克多·格卢什科夫提出,为了更加精确而实时地获取全国经济核算数据,完善计划经济的信息规划和管理体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苏联的“全国自动化系统(OCAS)”。在这一民用互联网系统的构想中,甚至还明确了网络节点架构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逐级分散的树状结构——这一结构在保障节点之间互相连接的同时,还明确了个别母节点的授权机制。然而,历史的最终进程很显然昭示了格卢什科夫的伟大构想终究只能成“构想”。苏联的互联网发展因为部门之间的扯皮和地方官僚的破坏,最终以格卢什科夫的去世告终。

材料四:

1970年,在美苏争霸之外的第三世界,发展出一条“智利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统阿连德邀请英国控制论学者塔福德·比尔主持开发一套名为“Cybersyn”的赛博协同项目。比尔设计了一个三级协同系统:一级系统负责监控二级和三级系统是否按照系统目标运转,二级系统负责横向协调三级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得三级系统的各部分知晓彼此之间在做什么,三级系统则需要知道系统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只需要执行有益于该目标的行动即可。智利的互联网探索具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必然。美国的贸易禁运,使得智利脱离了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发展出一套基于“落后技术”,依靠车间工人能动参与的“先进设计”;而在社会主义阵营,智利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远小于苏联,使得互联网系统灵活调控经济成为可能,而凝聚全国共识的阿连德政府有效避免了官僚体系的内耗。然而,随着1973年皮诺切特的军事政变,阿连德饮弹自尽,“Cybersyn”项目的工程师开始焚毁项目数据和资料——新技术的诞生、发展、爆发和消亡,最终还是离不开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世间万物,最可贵的就是人的生命。文化遗产是古人的创造,而斯人已逝,独留遗物载其智慧与思想,成为今人与古人心灵沟通的重要工具与媒介,根本而言就是古人的象征,可谓其代言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也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且至为可贵。这一点应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清代曾国藩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于国、于民、于家、于业、于人、于己都至关重要,对于为古人代言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敬畏,盗掘之举方能有所收敛;有了敬畏,破坏之为方能有所约束;有了敬畏,纵容之态方能有所更张。

    面对天灾人祸,人的生命十分脆弱。那些饱经沧桑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也如年迈老者一般,生命极其脆弱。敬畏生命、善待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渐成风尚,对待历史老人,我们又该如何呢?首先,既不能敬而远之、弃之不顾,也不可焚琴煮鹤、暴殄天物,更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其次,要时刻关注其细微变化,分析背后原因,及时排除一切不利的干扰因素,为其营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再次,务必坚守遗产的生命线,面对遗产脆弱的生命,保证其“活下来”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得起前人、对得起祖先的基本准则。

    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有学者说,仔细触摸文化遗产是能够感觉到它的体温的,因为它们身上无疑流淌着先人的血水与汗液,承载着先人的希冀与创造,凝结着先人的思想与智慧,因而触摸遗产其实就是走进了先人的世界,就是在与先辈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如此而言,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就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恰如苏东海先生所说,文化遗产处于不断的消失中是遗产存在的根本状态,文化遗产消失的规律是关于遗产的根本规律。只有正确认识遗产消亡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存遗产的珍贵价值,才能更自觉、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抗遗产消失的斗争,秉持遗产保护之“道”与“德”,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不断取得斗争胜利。

    人生苦短,每个人也都想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为古人的代言者,文化遗产又该如何借助我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呢?很多遗产的原初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基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内涵而衍生的新功能却可以不断挖掘,这也正是体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

    (选自王运良《文化遗产好似人类生命》,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