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5-2016学年安徽安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内在的,只可求诸内部体验,不能验之以外部尺度。现实意识中含有自觉意识,审美意识与自觉意识比较容易区别,后者运用概念抽象,有自觉性,前者则以意象承我,不具有自觉性。但现实意识还包括非自觉意识,即感性的直观联想、情绪欲望和知性的直觉想象与情感意志。审美意识作为理性非自觉意识,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如意象性、非逻辑性、情感性等,与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黄金的光泽,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而老葛朗台则只表现出贪欲。

    如何识别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呢?首先要看其有无现实功利性。现实意识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它关注的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及其用途,表现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实际的需要、态度;而审美意识则只关注对象的形式特征即审美属性,它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态度。例如一棵挺拔的松树,一个植物学家注意到它的植物学特征,考察其年龄、高度、围长及生态环境;一个木匠则注意到它的用途、价值;而一个画家只忘情地欣赏其俊秀的风姿,琢磨着怎样表现它。

    文学创作最忌直接的功利意识,如果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象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都会干扰审美意识。即使最正确的现实观念,也不应该直接进入创作。它必须转化为审美意识,否则就会产生公式化、概念化作品。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最初现实的动机是批判骑士小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用人文主义理想重新观察本来要给以辛辣嘲讽的假骑士,于是倾注满腔的同情,使堂吉诃德成为充满救世理想与荒唐骑士行为的矛盾性格的形象。其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者无力改变现实的时代特征,抒发了作者对人文主义者辛酸命运的慨叹和嘲讽。这样,作品就上升到审美意识的高度。当然,说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绝不等于艺术不会产生功利性,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审美意识可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直接目的,但又是不自觉的目的追求;审美意识会提高人的思想品格,但不是自觉目的,也不是直接目的。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的区别还有第二个标志.就是精神高度的差异,这是更根本的标志。如果只根据前一个标准,就难以分清审美和做梦的区别,因为它们同样不具有自觉性和现实功利性。审美意识作为理性意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带来无以复加的精神快感;而现实意识则是有限的,它不能使主体脱离现实境界,也没有那种销魂夺魄的感染力。这种区别只能在自我体验中获得。如果你迷上了一部小说,但没有产生对人性的难以言传的领悟、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只是被离奇的情节等所吸引,勾起某种物质的欲望,那么,这就不是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人人都有,审美感受也是人们普遍经历过的,但由于审美修养不足,许多人经常被虚假的美感迷惑,或者在审美意识中掺杂许多非审美的东西,久之,审美趣味降低,创造审美意识的能力就渐渐消失。所以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对自己的审美感受进行反思。

(摘编杨春时《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但这个区别无法用一个外部的明确尺度衡量,只能依据内心的体验来分辨。 B、现实意识包括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两种,前者是感性知性的,如情绪欲望、情感意志等,后者运用概念抽象,不具有自觉性。 C、审美意识是理性非自觉意识,它以意象承载,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如意象性,非逻辑性等,与感性非自觉意识有本质不同。 D、审美意识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态度,它只关注对象的审美属性,而现实意识则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它关注对象的自然属性和实际用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黄金的光泽不可能让老葛朗台产生审美欣赏的意愿,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让他面对黄金只可能表现出贪婪的占有欲。 B、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实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是直接的功利意识,都不应该直接地进入文学创作之中。 C、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时,思想经历了从批判骑士小说到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重新审视的转变,使作品上升到审美意识的高度。 D、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意味着艺术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只能不自觉地提高人的思想品格,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关注对象时,现实意识表现出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实际需要、态度审美意识则表现出为感性形象特质所吸引。 B、审美意识能够把人的精神提高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带来无以复加的精神快感而现实意识则不能使主体脱离现实境界。 C、现实意识是粗俗的,表现在阅读小说时只对离奇的情节入迷,没有对人性的领悟、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对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 D、审美修养不足会导致人们在审美意识中掺杂很多非审美的东西,降低审美趣味,因此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反思自己的审美感受。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跟帖文化”的长与短

张颐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跟帖文化”开始流行。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网上,而且逐渐扩展到纸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谓“跟帖文化”,其实就是在网上的正文之后跟进点评的一种文化现象。“跟帖”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之后,每个人看完正文之后都有机插一句话,讲一点看法。这种跟帖最好地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参与诉求。

现在网络讨论问题,往往是由纸媒先“爆料”,抛出一个话题,然后网上的“跟帖”再反应。“跟帖文化”类似于“评点文化”,“跟帖”有点像传统的“评点”,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这些跟帖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和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跟帖”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 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跟帖文化”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现在的“草根”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跟帖”浮现出来的“群体意识”,显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跟帖文化”的特色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反应:好恶是非的判断,道德高下的评判。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变成人难以控制的影响。其次是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形成来势汹汹的“公意”潮流,而且被视为“民意”,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跟帖文化”当然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也是公众发表意见的一个渠道。它当然也就是一种另类的舆论监督,让社会的一些问题和毛病在这种看起来虚拟却又有许多现实性的“公意”之下无所遁形。对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事情,“跟帖文化”的力量能够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跟帖文化”也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事实相当容易被扭曲,观点容易被误导,往往大家慷慨激昂了半天,原始的事实却没有根据,不仅浪费了大家的义愤,而且给当事人造成伤害。这其实也给某些人刻意地误导公众的情绪带来了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理性反而使得公众理性讨论问题的空间缩小,往往两种或多种意见不可能得到坦诚平等的交流。世界上许多事情是非并不那么分明,价值有正负两面,牵扯面广,而且很复杂和很难处理。

“跟帖文化”在这时候就往往具有负面的作用,它经常会压抑不同意见,让心里有自己另外想法的人看到势头不对就噤声不言。有些观点和问题其实是值得更加理性地认知和讨论的。但不同意见一旦变成了“跟帖”抨击的对象,往往就遭到道德的讨伐,最后消失。结果问题仍然存在,并不可能因为“跟帖”的痛斥而消失。同时由于“跟帖文化”的草根性格,草根网民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并不全面,就依靠拉高道德上的尺度来显示自己发言的合法性和力度,使得发言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些纸媒也难免由于这样的声势而跟进,使得理性探讨的空间被压缩,使得更多可能有专业意见或其他看法的人被“震慑”而选择沉默。最近许多人批评 “跟帖文化”是“网络暴力”,此说过于偏激,但也确实反映出 “跟帖文化”明显的弱点。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

刘慈欣

    对国内大众而言,科幻文学在许多年里都是一个陌生事物。它属于类型文学,受众很少,部分作品还带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但过去的一年里,媒体大范围地报道,把科幻文学推到了聚光灯下,有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由来已久的“新”现象。那么,什么是科幻?

    在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是存在差异的。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有许多最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技术旨在提高生活水平,而科学的使命却是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引力波”,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可能都无法直接作用于现实,但是这项发现却开启了认知未知世界的一扇天窗。也许有人怀疑,人类为何要去仰望那遥不可及的星空?其实,许多当下看似无用的知识,从拉长了的时间维度去看,可能都会意义非凡。在我看来,朝向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拓展,不仅足以开阔眼界,更能涤荡心灵,使我们洞察到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所在。

(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展都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道德品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

    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

    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

(《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 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④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                         , 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做”,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务。

    ⑤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4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 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⑥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⑦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

    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应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共享机制。相对于传统用人机制而言,人才共享机制在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传统人才使用观念中,人才是为某一个用人主体服务的,为用人主体独占。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打破旧观念,盘活人才资源,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在传统用人机制下,人才流动存在不少制度性障碍。人才共享机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实现人才资源与用人主体的精准对接,突破传统用人机制的刚性约束,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和匹配成本,更好促进人才流动。众所周知,人才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有限的,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近年来,为了获取高端人才资源,各地相继出台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甚至出现了区域间人才恶性竞争现象。人才共享机制重在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通过人才共享机制做大人才“增量”,可以满足更多用人主体对人才的需求。

    探索构建人才共享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在“共享”一词已成为社会热词,共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在选人用人方面,我们也应该树立人才共享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人才共享,要为人才松绑,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要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为人才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提供通道。构建人才共享机制,要防止出现对人才只讲使用不讲培育的情况。要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机制,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推动人才工作一体化发展,打破用人单位之间、区域之间人才培养的藩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