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课时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记得给别人留条路

   ①看人生,自己走路非常关键。而给别人留条路,更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②我多次听人讲过一位菜贩子的故事。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三八二十三”。不管遇到啥情况,她都会让利一分;有时还要为顾客在高高的秤上再添上一棵菜,多放上一只土豆子,时间一久,争得了不少客源。之后,生意越做越大。人们看中的不是一棵菜、一只土豆子,而是看中她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无形之中,给别人留了一条路,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了条路。

   ③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从搞收藏开始,就懂得让利的重要性。他很会砍价,但总是不会让别人无钱可赚。在与藏家商议合理的价格后,他总是再主动加些,使得藏家尽量多赚一些,慢慢地,他取得了藏家的信任,总是能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宝贝。给别人留条路,造就了好的人缘,成就了后来的大收藏家。

   ④人生打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你不可能一味地撑大口袋赚钱,让别人去喝西北风;你也不可能只是一味地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让自己无利可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信,懂得让利,生意才会长久,买卖才会越做越大。给别人留条路,在对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刘永好自己也获得了利益。

   ⑤可是现实生活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形,比比皆是。因为看着别人经营的项目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绞尽脑汁上同样的项目,抢了别人的饭碗;为了自己的升迁,费尽心思,堵死别人的路;因为别人挡了路,于是挖空心思托关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现象,堵了路,塞了心,伤了情。当时自己看似得益,也许几年或几十年后别人的悲剧就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⑥给别人留条路,是表现在说话上的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为了自己的将来,不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以致让人戳着脊梁骨过活。

   ⑦给别人留条路,更多的时候,就是“三八二十三”的相互关照在运行,是让藏家多赚些的理论在延伸,是发展共赢的思路在进化。

   ⑧给别人留条路,是最现实的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更是自己深藏于心灵深处的心安和踏实,由此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选自杂文网,有删改,作者:修东)

(1)、作者为什么说要“给别人留条路”?阅读全文进行概括。

(2)、解释文章第②段中“三八二十三”的丰富含意。

(3)、文章第②~④段已经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第⑤段?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阅读下面材料,就如何正确理解“给别人留条路”,阐述你的观点。

    2011年9月15日,某著名歌唱家之子李××,因无证驾驶豪车并参与肇事打人被收容教养一年。事发之时,因其尚未成年,有不少网民及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言论,希望媒体和大众宽容他。不料,就在李××被解除收容教养不到半年时间里,又因触犯刑法“二进宫”。

(选自2013年2月25日《京华时报》,有删改)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坚持“一件事原则”

弗洛姆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②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成大事者。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在听了林肯的一次演讲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的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成大事者的律师之一。从这些人物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③那么,如何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呢?必须具有自信心和欲望。因为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致志”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的力量将毫无用处。为什么只有很少数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④自信心和欲望的获得,必须依靠“专心致志”这种神奇的力量来实现。当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唯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⑤一次只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的抽屉,而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于你所期望的,必如所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晒月亮

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⑪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阅读邱勇校长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稿,完成小题。

与美相伴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700多名2017级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年轻的你们如此优秀,作为校长我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你们当中有立志从事新闻工作、来自西藏拉萨的藏族姑娘次旦央吉同学;有年仅13岁、来自安徽合肥的盛一博同学;有热爱中国文化、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RoanGuinan(秦荣)同学。祝贺次旦央吉、盛一博、RoanGuinan(秦荣)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的一员,也祝贺全体2017级同学圆梦清华!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展开新的人生画卷。你们将在这里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你们将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热烈的师生交流中求真论道,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长阅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砥砺前行、挥洒青春。总的来说,希望你们从今天起,不仅能感受、欣赏清华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

    你们要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疏雨梧桐,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几十年的游历中,他“登不必有径”、“涉不必有津”,尝尽了旅途的艰辛,同时饱览了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和秀美绮丽,也给我们留下了文采斐然,堪称“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A)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有开放的心态,也需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天地里,你们的世界必将更精彩,你们的人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

    你们要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B)

    淡泊名利的风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C)我希望你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杨绛学长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确实,在很多校友中,清华园是他们最热爱的地方。清华是这样的美,入心入梦,终身难忘;清华更是孕育美的地方,无数清华人从这里出发,创造出美好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以后,清华将成为你们新的家园。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谢谢大家!

(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 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 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 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 凌,怎能不恨?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 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肆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 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 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美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 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在旷野里自由地生长着,蔓延着, “一丛香草足碍人 ”,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 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 ”,感恩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 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 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 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 郁园中柳 ”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 当人们怜惜红白 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大自然对生命是公 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炎热  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  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 ”, 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 ”。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 ”正是野草洒脱  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以顽强旺盛的 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贺州日报》2021 年 4 月 3 日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推子

单国伟

①说父亲是一名理发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②他从小出身于农民家庭,为了谋生,给人赶过大轱辘皮车,在水库大坝上拉过石头,在粮站上扛过两百斤重的麻袋,跟城里的施工队学会了泥瓦匠技术,还跟四川来的木工师傅学会了木匠活儿。至于他是跟谁学的理发手艺,一直是一个谜。

③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难。从我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的头发长了,都是父亲亲手帮我们打理的。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发型不发型,也不管好看不好看,反正父亲一出手,回回都是清一色的小平头。每次理完发,父亲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啧啧称赞:“这娃头圆的!”“这娃精神的很呐!”

④记忆里,父亲手里有一把银色的呈倒V字形的手动推子,不大不小,握在父亲手里刚刚好。我很好奇,对这样一个奇形怪状的家伙,父亲是如何驯服它,使它在手里乖巧听话,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人生“杰作”的?父亲让它往东,它绝不敢往西。父亲让它勤快而麻利,它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偷奸耍滑。

⑤印象中,父亲特别珍爱那把银色的手推子。每次理发前,他总要做一番认真的准备工作。先拿起推子在阳光下看看它是否完好无损,再把推子放到耳边聆听它咬合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接着,在推子的部件衔接处滴上几滴缝纫机油,待到悉心调试无误后,这才换上一件早已褪色的白色围裙,开始他的理发工作。每次理完发,他都要用刷子把推子上的头发渣认真清扫干净,还要再次检查推子的各个部件是否牢固,性能是否良好。当发现推子有卡顿现象或斑驳的锈迹时,他会马上拆开推子的零部件,逐一检查、擦拭和上油,做好深度润滑和保养,待一切完好如初,才悉心擦拭干净,用毛巾认真包好,小心翼翼地放进壁橱顶层的拐角里。并一再叮嘱我们小孩子不要乱动,以免不小心摔坏。

⑥而一旦拿起推子,父亲便像个卓越的指挥家,和推子浑然一体,密切配合。一会儿上下翻飞、精耕细作,犹如一位勇敢的攀登者。一会儿左右逢源、翩翩起舞,仿佛一只辛勤的蜜蜂,表现得无比忠实而欢快。或者,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时而节奏欢快、一路高歌,发出咯咯的欢笑。时而婉转悠扬、抑扬顿挫,发出嗒嗒的低鸣,宛若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伴随着我们度过无数难忘的少年时光。

⑦父亲除了给我们几个孩子理发,也经常给外公、舅爷和几个叔叔、舅舅理发,还给村里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们免费理发。只要他有时间,不管谁来上门找他理发,他都不会推辞。可父亲是个倔脾气,他往往根据来人的年龄和长相设计发型,他想怎样理就怎样理,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左邻右舍或村里的熟客们知道父亲的脾气,每次都乐意来找他聊天,顺便请他理个发,也不提任何要求,每每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⑧在我脑海里,记得最清的就是父亲给外公理发的情景。

⑨外公脾气大、要求高、好面子,想啥时候理就啥时候理,想理啥样的发型就理啥样的发型,父亲从不敢有半点马虎。而且外公有特殊待遇,每次理发都要坐沙发、晒太阳、听秦腔,在阳光下享受剪发、剃须、洗头和听戏的一条龙服务。

⑩后来,外公去世后,父亲用收音机放上外公平时最爱听的秦腔选段《三娘教子》,亲自为他理发、剃须、修眉、洗头、洗脚,为他换上崭新的寿衣……

⑪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幼年丧父,寄人篱下,幸有外公将他视为己出,并将年轻貌美的母亲嫁给他,使他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在他心里,他一直敬爱着外公,每次伺候外公理发,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啊!

⑫而他的理发手艺,是他在年轻时修水库大坝时,跟临时到大坝上来给工人理发的一位老师傅学的。那把银色的推子,则是当年来村里的一位朋友在临别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在水库劳动的两年时光里,他曾帮这位朋友完成了繁重的劳动任务,朋友则帮他学文识字,两人又一起学习理发技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友谊的见证,父亲将这把银色的推子视作宝贝一般,伴随他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

(选自《参花》2023年05期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