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百合花课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

麦子

    奶奶的卧室有一个大大的衣橱。衣橱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

    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芳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奶奶说,长大后,衣橱里的旗袍都归我。为此,我向同桌小芊炫耀了很久。

    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然后,到处一片“轰隆隆”。

    接着,一片静寂。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等我们反应过来时,看到的除了尘烟,还是尘烟。在尘烟中,我家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堵墙,还有墙下奶奶的那个大衣橱。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去镇上的医院帮忙了。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孤零零的我带着被吓坏的小狗阿白钻进了奶奶的衣橱。

    衣橱完好无损。衣橱里的衣服仍然光鲜、亮丽。可是,我害怕极了。

    傍晚的时候,奶奶回来,从废墟里刨出一些饼干。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吃,阿白也没心情吃。我们一起坐在衣橱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呆呆地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我和奶奶从废墟里拾掇出一些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完好的砖块、木料。穿着一身蓝色旗袍的奶奶在废墟上砌了简易的灶,为我熬了稀粥。还用那些砖块、木料在衣橱旁搭建了一个能睡觉的小窝棚。

    因为下了一场雨,衣橱开始渗水。

    天晴后,奶奶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那株丁香树上,一头系在从前院内的那株橘树上。我和她将衣橱里的旗袍一件一件又一件,慢慢地晾挂在绳上。阳光下,那些旗袍随风轻轻地摇摆,像一面面绚丽的旗帜。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后来,镇上来了救援队、医生,还有许多志愿者。奶奶也加入到他们中间,为那些受伤的人做饭、洗衣。每天早上,奶奶去做事前,都会拉开她的衣橱,精心挑选出一件美丽的旗袍。她说:“漂亮的衣服会使人的心情逐渐好起来。”

    奶奶说得一点没错,每天目送她穿着旗袍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悲伤。而阿白也渐渐有了生气。我们一起在废墟上走来走去,还采来野花,放在窝棚里,放在衣橱上。不远处传来小鸟的叫声,空气中有栀子花的味道在弥漫。我开始明白某些东西已永远失去,但某些东西却留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灾后重建开始了。爸爸妈妈所在的厂区恢复了生产,学校有了板房教室。奶奶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绣了一朵金色的太阳花。

    我们一家寄居过的窝棚被拆去,废墟上的碎砖烂石也清理走了,大家开始陆续搬进简易的板房,我们也不例外。衣橱也搬了进去,里面的旗袍依然光鲜、亮丽,樟脑丸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奶奶的精神依然很好,穿着旗袍的她依然很好看。而我依然喜欢高兴的时候躲进衣橱,也依然喜欢伤心时,一个人躲到里面,哭泣。

    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站立”指的是什么?

(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3)、联系文章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①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

②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4)、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5)、“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内涵。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我看见了大海
                                                                                                                                                    阿真
        我是一个身材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丢她的脸,也怕出门遭人讥笑,于是,在我8岁前的童年里,我从没迈出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的一方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我8岁那年,父亲死去了。母亲不久也改嫁了,嫁给小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岁。继父要我称他伯伯,并对我说:
      “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儿。”
      “不!不!”我吓得直往后缩。
      “去外面看看吧,河子,外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我动心了,于是说道:
      “我长得太难看,还有,我走路一瘸一瘸的,妈说人家会笑话我的。”
        说毕,我不禁哭了起来。
      “放心吧,河子,谁笑话你,我就这样——”继父扬起巴掌做了个揍人的动作。
        我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第二天,继父带我上街了。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我真是怕极了。我羞怯地低着头,两手死死拽住继父的衣角,就像他的一个尾巴似的。
      “河子,抬起头,别害怕!”继父大声说。
        继父响亮的嗓门立刻引来了许多目光,尤其是和我同龄的孩子,边瞧边嘁嘁喳喳。
      “喂,过来认识一下,小家伙们,这是河子,你们的小朋友河子。”继父亲切地招呼他们。
        于是,他们走过来,友好地问这问那,邀请我和他们玩。
        冬天里,继父的哮喘病犯得很重。睡不着的时候,就让我陪他坐在火炉前听他讲大海的故事。
      “海水是蓝的,和天空一样蓝;海水是咸的;海很大很深;海里有鱼,大鱼小鱼;海上有船,大船小船……”
        我听得着了迷:“我能看见海吗?”
      “能,等你再长大些,长到15岁,我就带你去看大海。”
        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也长高了,懂得了许多事情。按照继父的规定,每天我要做一件对我来说难度较大的家务活。学校不收畸形儿,继父就自己当老师;我每天要学5个生词,并背熟一篇课文。其余的时间,便是听继父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海的故事。
        母亲终于走了,是跟一个在门口摆摊的裁缝跑的,丢下我和继父相依为命。
        继父的身体虽然越来越坏,但他仍然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成天带我去这去那,鼓励我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活儿。每当我做了什么我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真能干,河子。”
        我们把看海的日子定在明年的夏天,到那时我就15岁了。继父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看海做准备。继父说去海边之前,让我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漫长的冬季熬过去了。整整一个冬天,继父病倒在床上。我一个人在镇子上穿街走巷,为继父请医、买药,办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独自承担了全部家务。正在这样的时刻 , 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一个春日融融的上午,继父把我叫到床边,慢慢地说:“河子。我就要死了,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早在我退休的前一年,医生就说我是过敏性哮喘,必须远离海洋,所以我是永远不能带你看海的。我对你撒了谎,请你原谅我。”
        当时,我觉得非常失望,非常委屈,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到头来却是一个骗局。我伤心地哭了。
        就在这天夜里,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我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亲人。现在,我这个畸形女孩是一个人生活了。
        当我穿行在闹市上时,当我熟练地做着家务时,当我受邻居的委托替她照看孩子,从而每月从她那里得到40元的生活费,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有无数次,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对他说: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阅读学问,回答问题

幸会,妈妈

张春

    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 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 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那时我已经30岁了。

    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 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

    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烬煨”的滋味

①四十多年前,我被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的祖父祖母家。那是个小山村,家家户户做饭都用柴灶,燃料则大多是从山上斫来的细枝柴梗,很是耐烧,而且灶膛里燃烧殆尽后的柴灰,即便是过上几个小时,表面看似不再有红火闪烁,但只要用火钳往下掏,还是能在一片暗红色的灰烬堆中看到依然跳动不已、热量充沛的点点星火。乡下人舍不得浪费这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于是就有了“烬煨”这门手艺。

②祖父的“烬煨”猪蹄让我难忘,无论选“料”,备“烬”,还是护“煨”,他都匠心独具。祖父选食材讲究,偏爱用骨多肉少、乏人问津的猪后蹄,还常说:“用柴灰煨猪蹄,就是要骨头多一点咯,才有嚼劲有味道;而且价格也蛮实惠咯。”一早,祖父就去集市购得猪后蹄。随后将之拨毛洗净,斩成两截,放入专用的甏子,再注入适量的清水,于是真正的“烬煨”就要开始了。

③等午餐灶膛熄火,但见祖父端起甏子,走进灶间,将盖紧的甏子小心翼翼埋入星火闪动的柴灰堆里,这一埋就是足足一下午。等到傍晚,祖父又小心翼翼在灶膛里换上晚餐的新鲜柴灰,并开甏盖放入些许盐和酱油,继续“烬煨”。按祖父的原话,这叫“最后的‘一把火’”,旨在确保被“烬煨”的猪蹄骨酥入味。

④半小时后,全身黝黑并沾满柴灰的甏子,就在一双双期盼的眼前,被祖父从火红的柴灰堆里起出。祖父铆劲用力吹去柴灰,打开盖子,猪蹄特有的浓香如洪水决堤般泄溢,一下就弥漫了整个厨房。我迫不及待夹起一块连皮带筋的肉往嘴里放,烫嘴也顾不上了。一嚼,那真是满嘴爽滑有劲、油而不腻的香浓啊!吃尽了肉,再咬去猪骨两边顶端的骨头盖,把嘴对着咬开的口子轻轻一吸,骨髓就“扑溜”一声滑进了嘴里,那滋味,岂一个“美”字了得!

⑤祖父曾说:“用柴灰煨食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在我手里失传咯。”他一直活到了98岁的高龄,去世前几天,他对家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再煨一次粥给他吃。

⑥回到城里生活以后,再也没有“烬”的条件和机会。每当煮猪蹄、猪骨,我总是格外怀念祖父的手艺。家里买高压锅了,第一回煮的就是猪蹄。高压锅上阀后,半小时左右就煮好了,猪蹄确实也煮得烂熟,用竹筷戳皮,一划即开。但是说真的,这与当年我在祖父祖母家里吃到的“烬煨”猪蹄相比,无论香味、嚼劲还是鲜度,总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⑦而今,想吃到正宗“烬煨”的食物已经很难,即便是我老家的小山村,也已大多改用煤气或天然气,不再劳神费事,也没有柴灰再去“烬煨”了。科技的力量总是颠覆人的想象,时下五花八门的炖锅,其功能大可与“烬煨”匹敌。有些炖锅用的还是陶瓷,甚至还有些用的是名贵的紫砂,而且既可“大火猛煮”,也可“小火慢炖”,功能齐全。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其中好像少了一些我再也追不回来的东西……

⑧有一天读书,突然看到已故谢晋导演曾说过的话;“用煨粥煨出来的东西,是家乡的滋味,也是乡愁的滋味。”是啊,脱离了家乡的柴灰、食材、髪子,就会失却家乡的滋味、乡愁的滋味。而失却了家乡的滋味、乡愁的滋味,不论食材再好,烹制工具再先进,恐怕都会与真正“烬煨”的滋味咫尺天涯,不是吗?

(原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