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重庆市永川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匹夫不可/夺志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志(        )      ②疏食饮水(        )

不习乎(        )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解释从上面几则语录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成语。

①择善而从:    ②三省吾身:

(5)、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完成1-7题。

山静日长

[] 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 , 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足。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 , 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 , 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麛,音mí,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⑦驰猎: 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