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七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 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 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 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 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 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 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摘自《意林》总第52卷,有删改)

(1)、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

讽刺、疑惑.

①  -

好奇、吃惊

“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

② 

(2)、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他专注地盯着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

②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

(4)、标题“心远地自偏”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刻猴子

林文义(台湾)

       幼年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那是由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

       猴子有三只,排排坐得很乖巧的模样。三只猴子却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十分传神。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看见他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他的嘴唇一开一合,不知自言自语地在说些什么。那个年代,我还很幼稚,不知道祖父在想什么,只是觉得那三只木刻猴子的表情十分有趣,很想拿来玩。

       “这个不行!”母亲厉声地对我说,并且试图阻止我。

       “没有关系,囝仔爱,就给伊玩嘛。”祖父和蔼地说。

       “阿爸,你就是这样宠囝仔,宠得他五六岁就想要爬壁。”母亲对祖父抱怨着,一面很不放心地看我接过祖父手中的木刻猴子﹣﹣看一下就好,看完赶紧还给阿公。

       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审视。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只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祖父笑呵呵地说:“你的翘嘴唇可以吊三斤猪肉。”

       有一次,祖父把我抱到跟前,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是从唐山带过来的。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说、非礼勿看、非礼勿听……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囝仔人有耳无嘴’啦,有耳无嘴,平安食百工。”

       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一直深印在我的心里,年长之后,我才慢慢懂得。

       隔了一年,祖父死于肺病﹣﹣许多采矿人的最后归宿。

       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右侧,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木刻猴子一直都摆在神案上,渐渐地,也没有人会去注意它。

       一直到我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见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囝仔人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时间逝水般流过。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他说:“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人生嘛,好像一出戏。”

       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东方人的处世哲学,独善其身啊……”父亲叹了口气。

       我不太同意父亲的看法,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其生命的本质及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啊!”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又是几年匆匆地过去,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父亲的看法了,相对的,我痛苦地发现,自己虽不甘愿,却也逐渐地向世俗妥协。就这样,我时时处在自我的相互撕裂里

       父亲离世前,有一次,紧紧抓住我的手,战栗而悲愁地对我说:“我即将要走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这个孩子,怎么会选择去写文章?”

       听到父亲这么沉痛的话,我无言以对。为什么会选择文学这条艰辛的路?也许,只是为了要保持一点点纯然而真挚的自我吧。可是,我不知道要如何对父亲说,我想到他们那个黯淡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

       我把木刻猴子放在烧金纸的炉子里。我有点不舍,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最后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囝仔人有耳无嘴”?要他们继续秉持木刻猴子的精神,不听、不看、不说?要他们独善其身?

       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点起一把火,我决定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节选自2015年4月《读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女情缘

朱会鑫

       ①林静是一个跛足女孩,周末放学,她看见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她走过去,腼腆地对司机说:“师傅,我想坐您的车。就一站地,行吗?”林静言辞恳切,司机同意了。

       ②车子没走多远,她忽然红着脸说:“师傅,我只有三元钱,就坐半站地吧。”郝师傅从后视镜里看着林静,笑着说:“够了。你是第一次坐叔叔的车,叔叔今天给你打六折。”

       ③林静在公交站下了车,深深鞠了一躬。郝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酸楚。

       ④那一日,林静背着比往常更重的书包上了郝师傅的车,她心事重重地说:“师傅,我已经毕业了,这是最后一次坐您的车了。”

       ⑤郝师傅伤感地说:“我知道,我希望你以后还能来坐叔叔的车,今天叔叔送你回家!”

       ⑥郝师傅把林静送到了家门口。然后捧出一只弥勒佛储蓄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希望你笑口常开!”林静接过礼物,朝着郝师傅鞠了一躬。看着林静一瘸一拐地走进居民小区,郝师傅失神地愣在那儿。

       ⑦十年过去了,这天,郝师傅正擦着车,忽然听到电台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有人在找他!郝师傅和电台联系后,见到了寻人者﹣﹣林静。初见之时,郝师傅已经不敢相认。 林静向郝师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⑧林静的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逢周末放学,父亲都会开车接她回家。那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父亲的车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父亲当场身亡。

       ⑨回到学校的林静,周末放学时,会习惯性地在校门口张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父亲生前开的那辆出租车就停在路边,她觉得父亲又来接自己了!从此,林静每星期都省下三元钱,为的是在那短短的一站地享受重拾父亲的温暖。

       ⑩郝师傅听了鼻子一酸。

       ⑪林静从手提包里拿出弥勒佛储蓄罐:“您知道吗?这些年它伴我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十年前我把愿望储存在这里面,现在终于找到您了……”

       ⑫“哦,”郝师傅似有所悟地说,“叔叔也把自己的愿望装在这罐子里了,当时希望你能打开看看,然后给叔叔回复呢。”

       ⑬林静闻言,急忙将储蓄罐口朝下摇晃了好一阵子,倒出一张纸条和一个折叠的纸片。

       ⑭郝师傅和林静默契地分别拿起了纸条和纸片。

       ⑮郝师傅凝神一望,只见纸条上写着两行娟秀的小字:郝师傅,我可以喊你一声爸爸吗?希望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时,我能成为你引以为傲的女儿。

       ⑯林静郑重地展开纸片,是张存款单!存款单的背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孩子,这是你这几年坐车的钱和我女儿生前的零花钱,看到你,我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女儿,你愿意做我的女儿吗?

       ⑰郝师傅和林静霎时泪眼模糊,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一起,林静把头伏在郝师傅的肩上喃喃地呼唤着:“爸,爸爸……”一时间,郝师傅哭了。

(选自《故事会》2015年第20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南”再发现

胡晓明

       ①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

       ②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③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

       ④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

       ⑤“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

(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回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⑪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死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⑫我说:“这人,怪啊!”

    ⑬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⑭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⑮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⑯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⑰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⑱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⑲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所冬暖,何所夏凉

宁碧君

①“快点吃呀,再不吃,油又结膏了。”奶奶一边催我们,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我捧着牛大骨,呵呵呼着热气,狼吞虎咽地啃起来。爷爷摩挲着那个刻着飞龙的手工暖壶,慨叹当年他看到的那个女工的手是如何的粗糙又灵巧,生活是如何的艰辛。

②每到冬天,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起这些画面来。

③记忆中,童年的冬天是真的冷,房顶和屋檐常挂着冰霜,路边的小草,地里的菜,总是会被冻死的。

④赶上特别冷的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不洗澡。

⑤睡觉之前,奶奶端了水为我们简单地洗漱。我和弟弟还有堂弟堂妹,围着那盆水坐在一起。我们挨个儿洗脸,洗完脸再挨个儿擦身。擦身的时候衣服也不用脱,奶奶把毛巾拧干就往我们的衣服深处掏去。擦到胳肢窝的时候,我们一个劲儿躲,嘻嘻哈哈笑作一团。

⑥奶奶主打的是环保节约,必须完成这些工序才换水。换好水后,我们一起把脚放进盆子里洗。有时,奶奶也把她的脚伸进来。调皮的堂弟经常把水踢到我们的身上,水溅得满地都是,奶奶就佯装要揍他。

⑦爷爷坐在灶炉旁缝补他的旧棉絮,一遍遍重复叙述着他坎坷的往事。那七八只猫,懒洋洋地伏在他的脚边打呼噜。

⑧水雾的暖气让冰冷的房子变得暖和,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变得温馨祥和起来了。

⑨那时盖的棉被很厚实很沉,有时盖过头了,甚至连呼吸都上不来。但,实在是暖和。

⑩我们常常在被子上打天九(一种骨牌)。堂弟一输就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打滚,撒泼,耍赖。奶奶操了扁担进来,一声令下:“睡觉!”我们便乖乖躺下。

⑪耳边是奶奶轻轻的呼噜声,被窝里还有雪花膏的味道,连梦都是香的。

⑫记忆中最冷的,是有一年春节前,表姑妈来我们家做客,爸爸第一次带我们到河对面的茶楼喝早茶的那个早上。我蜷缩着身子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

⑬热气腾腾的云吞终于上来了,我和弟弟三下五除二就扒完了一大碗。表姑妈说:“孩子,有好吃的东西时要多想着你们的爷爷呀!”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

⑭饱腹之后的温暖,还有爷爷的怜爱,对比来时的那种冷,是我回想起来,一辈子当中最暖的时刻。

⑮小时候,一到夏天我们就成了两栖动物:地上动物和树上动物。哪家的小孩不见了,家长第一时间不是去河边找,而是到树下去找。石榴树,黄皮树,芒果树,龙眼树,总能在某一棵树上找到自家的娃。

⑯我们的村子四面都是树。每一棵树上有多少个丫杈,哪一个丫杈坐着最舒服,我们都知道。连捉迷藏,我们都会躲到树上去。我们甚至还会把饭带到树上吃。坐在树丫杈上,吃着饭,逗着小鸟,喂着蚂蚁,不亦乐乎。

⑰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果树,站在阳台上,或者推开窗户就能摘到黄皮和龙眼。就算不是自家的也可以摘来吃,最多也只是挨家长不痛不痒的一顿小骂。骂完还是会继续摘来吃,被摘了果子的主人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果子多得根本吃不完。

⑱我喜欢坐在窗边的阶梯上吃饭,窗外的小伙伴也端着饭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吃。我们隔着窗户互相开着对方的玩笑。这时,凉飕飕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好不惬意。

⑲午后,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拔着拔着,弟弟总是会喊肚子痛,吵着要回家去吃何济公药散。这时候,如果妈妈叫他去买雪条,他的肚子保准就不痛了。他一溜烟地跑去小卖部,比刘翔都快。有时候我想,弟弟读书的时候能参加市运会,应该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跑去买雪条吧。

⑳现在我时常想:坐在田间地头,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山去,火烧云把天边都染红了。那,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吧……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9月26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