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要求自己)。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传》)
      【注释】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氍毹(qú shū):地毯。

(1)、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以友故与之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擅长作诗,还爱好看书,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写信来索求,王绂才给他作画。 D、选文中写了王绂的三件事,表现了他不慕权贵,不贪财物,清高耿直。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有之者               ②明访其人赠之      
③同列之日          ④我画直黔公不可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
②)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患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列论战》)

【乙】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曹)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荀)彧乃劝操曰:“皆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选自《后汉书·苟彧传》,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