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试题来源:重庆市綦江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1

    清涟而不妖(2

    ③亭亭净  (3

    ④陶后有闻(4

    【答案】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B . 作者从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等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C . 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正面衬托莲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 . 短文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答案】
    (4)读文赏荷:

    赏荷,不但观其形美,更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2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魄,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①夜缒②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③,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④?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行李⑥之往来,共⑦其乏阑,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⑧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⑨,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⑩,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11)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注】①烛之武:郑国臣子。②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③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围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④邻:邻国,指晋国。⑤以为东道主: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⑥行李:出使的人。⑦共,同“供”,供给。⑧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惠。⑨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⑩肆,延伸,扩张。封:疆界。(_____)阙:侵损,削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