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台阶》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①我们家的台阶低!

       ②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③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④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⑤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⑥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⑦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yǐn。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⑧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⑨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⑩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⑪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烟yǐn(          )      顾不得(        )一把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⑤--⑪的主要内容

(3)、“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4)、文中画线的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请你结合对选文里的父亲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读后的感悟。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口哨(节选)

    ①我会吹口哨。

    ②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

    ③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④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⑤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⑥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piāo miǎo。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

    ⑦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⑱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⑲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⑳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㉑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菜市场不仅有瓦钵

①为买一只瓦钵,特意往数里外的农贸菜市场。密集的铺面、摊位,以“人”字形水泥路边为起点,向外往深延伸散开。

②“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音响虽劣,可这男声居然保有几分邓丽君的韵味,催快了我的脚步。

③歌声发自“人”字路口。一个中等身材的壮年男,左手握麦克风,右手自肩而下,仅悬一截手掌长的胳膊。 , 残疾人卖唱。

④独臂歌者前,一个大娃连抱带扛的,跌跌撞撞,要将小娃安置于十来步外的小板凳上 ------- 独臂男还生了二胎?

⑤等肥嘟嘟摇晃晃的小娃一坐稳,大娃轻灵一转身,头上的马尾巴带劲儿一甩,大步流星退回男人身边-----她的头刚够男人膝盖。再一转身,这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一对儿,双双面朝小娃。

⑥小娃伸手求抱抱,颤悠悠要起身。单手握话筒的男人,眯眼扬眉,手舞足蹈,一副急于讨好逗乐小娃的神情体态,嘴形更夸张,音色更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其旁身下的大娃,马尾巴简直飞上了天,表情更不用说,两只长长的手,起劲儿打节拍——咦,她两只胳膊怎么那么长,都有她上身的两倍长!再看她极力张扬的笑颜,这不是一张成年人的脸吗?啊,“大娃”是侏儒,该是独臂男的女人吧!

这一发现着实把我惊到。于是眼睛穿梭般上下打量:落差实在太大的两张成人脸,却有惊人相似的表情:慈爱、甜蜜、夸张而不失自然、真诚。

⑧这不就是小两口居家闲唱卡拉OK,自我消遣,顺带逗逗可爱的小娃娃?可他们面前置放音响的推车一头,分明配有乞讨箱。箱内小额纸币蓬松一小堆。

⑨歌声虽响虽甜蜜,可匆匆而过的人们,偶有木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讶异,却几乎无一改变脚下的节奏。

⑩愣在路中央的我,很为自己的大惊小怪不好意思,赶忙抬脚迈步,却频频回首,讶异于这对成年人的身形落差,讶异于“大娃”竟生得了胖娃娃,讶异于残疾者一脸的无疾……却更多的是怜悯:可怜的一家人, 俩家长怎么就残疾了呢?

⑪差点忘记拐弯之际,猛然想起应该给他们一点钱。可早已没有随身带零钱的习惯。他们应该会用微信收款吧?便转身迎向他们。

⑫果然,箱面贴有微信支付二维码。怕人笑我假慈悲,做贼似的,匆匆确认了支付,内心里,却也升起一股莫名微妙的崇高感和优越感。

⑬环顾四周,还好,没人在意我。再偷眼看向那上下两张脸:温暖、慈爱、甜蜜的四只柔眼,从俯视的小娃脸上,急忙而不舍地上移平视到我;暂停歌唱的两张甜嘴,伴着哈腰低眉,平和而真诚地齐道:“谢谢!感谢您!”

⑭为何他们的声音中眼波里,没有悲苦,没有怨尤,没有自卑自贱,只有平和淡定,甚至幸福甜蜜?他们在演戏吗?当然,卖唱也是表演,可这演技实在一流,简直就是假戏真做啊!

这一发现与思维,再次把我自己惊到。撇开他们致残的原因不谈,此情此景,谁在平安里妄念纷飞嘴角下垂,谁在苦难中安之若素眼里含笑?谁有残疾,谁又健全?谁是施者,谁是受者?

⑯日杂地摊到。挑一只瓦钵吧,煲一钵鱼香茄子,撒一把姜末葱花,我已闻到了家常菜的味儿……

(选自2020年10月14日《中山日报》作者  陈小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