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注】①公叔痤(cuó):魏相。②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③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④为:如果。⑤竞:同“境”。⑥悖:糊涂、昏聩。⑦固:原来。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此 非 公 叔 之 悖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叔痤曰 (      )  ②王以国事听之也(       )
③秦果以强(        )  ④悖者之(        )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②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5)、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并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选自《说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