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着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便因此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决不喧哗。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文章的结尾作者说到,“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举例说明这种“无声的对话”和“神秘的默契”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上?(至少写两句)

(2)、文章体现了洋槐怎样的品质

(3)、品析文中划线语句。
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举一反三
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果你足够优秀

周海亮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参加复试的头﹣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找了一家旅店。我结结巴巴的跟服务员要房间。然后找到了考场。考场设在美术师专的一间教室里。在那里,我第﹣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战栗,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拿所有的代价交换。

       当天我彻夜未眠。躺在陌生的旅店,兴奋与紧张将我裹挟。我想明天假如我发挥得好,就将实现画一辈子画的梦想;假如发挥得不好,极有可能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地头田畔。

       那天我发挥得糟透了。我想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用,等待进考场时,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有道理,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一些可疑的人在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我第一次感到世界是可怕的,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

       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手心全是汗,我不停的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父亲在村口接我。他给我讲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菜,他第一次把我当成男人,在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

       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考上美专的希望彻底破灭。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一一你还不够优秀。”

       有时候就是这样。这世上的确有龌龊、阴暗,我们不喜欢这﹣切,可是我们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当你的才华光芒四射,任何龌龊和阴暗,都不能将其遮挡。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吧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并将其变成为自己的行动。假如你只为“变得足够优秀”而活,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变得足够优秀。

       多年来我一直相信父亲的话:只要你没有成功,被别人击败,就证明你还不够优秀,怨天怨地,都是悲观和毫无作用的。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不是对龌龊和阴暗的妥协,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选自《思路》2011年第10期)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那年我十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我常常安静地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②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③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④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我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只好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⑤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自是不会轻易借出。妈妈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我拿到了小人书。 
    ⑥我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我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⑦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因为那时很多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产生很多带着字的碎片,它们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朝我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⑧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包鞭炮的纸张总是大一些,我总是悄悄去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⑨后来,我拥有了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全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的双脚一寸寸地丈量过。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我坐在小小的院子里,一个有书的天地,令人满心欢喜。 
    ⑩慢慢地,条件好了,我去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起游击战。 
    ⑪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能在月光下看,但看得眼睛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⑵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是在我年少的记忆里最美好的场景。 
    ⑫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不变的是,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宽恕

(俄国)屠格涅夫

    ①这事发生在一八零五年,一个老朋友告诉我说,也就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前不久。我在其间任军官的那个团驻扎在捷克的摩拉维亚。

    ②上头严禁我们骚扰和欺压当地百姓;虽然我们也算作是他们的盟友,但是他们仍然对我们侧目而视

    ③我有一个勤务兵,名叫叶戈尔,原是我母亲的农奴。他为人诚实、温和;我从小就了解他,对他像朋友一样。

    ④突然有一天,在我住的那家屋子里爆发出一阵哭骂声。原来房东太太的两只鸡被人偷了,她咬定是我的勤务兵偷了鸡。他申辩一番后就把我叫去作证人……“他,叶戈尔·阿夫诺莫夫!怎么会偷呢?”我劝说房东太太要相信叶戈尔说的话,但是她什么话也听不进去。

    ⑤这时,齐整的马蹄声从街上传来,司令官带了手下的一班人马来了。

    ⑥司令官身体虚弱,垂头丧气,带穗的肩章低垂到胸口,骑马走着慢步。房东太太一见到他,便奔向前去拦住了马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似乎痛不欲生,头上什么也不戴,一面大声诉说我的勤务兵,一面用一只手指着他。

    ⑦“将军!”她喊叫道,“大人!请评评理吧!帮帮我!救救我!这个士兵抢了我的东西!”

    ⑧叶戈尔这时站在屋子的门口,双手下垂,身体挺直,手里拿着军帽,连胸也挺起来了,双脚并拢,俨然一个哨兵,可就是一句话也不说!他大概被站在马路中央的这位将军和手下的一班人吓懵了,或者面对灭顶之灾惊呆了。此时我的叶戈尔面如土色,只知道站着眨眼皮!

    ⑨司令官漫不经心、郁郁不乐地瞥了他一眼,气呼呼、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声:

    ⑩“嗯?……”

    ⑪叶戈尔像个木偶般地站着,瞅着他。从旁边看去,他的样子像在笑。

    ⑫“绞死他!”司令官往马的腰部推了一下,又继续走去了——开头还是慢步走,然后便快速小跑起来。一班人马都跟着他的节奏行动起来;只有一个副官掉转马头,向叶戈尔扫了一眼。

    ⑬不服从命令是不可能的……叶戈尔被抓起来,送去执行死刑。

    ⑭这时,叶戈尔完全呆了,只是吃力地大喊了一两遍“老天!老天!”然后轻声说道:”上帝看见——不是我!”

    ⑮跟我告别时,他非常伤心地哭泣起来。

    ⑯叶戈尔开始悲哀地、苦苦地哭泣,一边和我诀别。我陷于绝望的境地。

    ⑰“叶戈尔!叶戈尔!”我绝望地喊道,“你怎么一句话也不对将军说呢!”

    ⑱“上帝看见……不是我。”这可怜的人只能哽咽着重复这句话。

    ⑲房东太太也吓坏了。她怎么也没有料到将军会有这么可怕的决定,这回轮到她大哭了。她开始央求所有人,向每个人恳求宽恕,要人家相信她的鸡都找回来了,说她愿意自己去把事情说清楚……

    ⑳当然,这一切都毫无用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房东太太越来越大声地号哭起来。

    ㉑叶戈尔已向神父作了忏悔并领了圣餐,对着我说:”长官,请告诉她,叫她别伤心……我已经宽恕了她。”

    ㉒我的老相识重复了他仆人的这句话,接着轻轻说道:叶戈尔·阿夫诺莫夫,亲爱的,真是一个好人啊!

    ㉓说着,泪水沿着他苍老的面孔滚落下来。

(选自《世界最好短篇小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