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A】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孟涂文集》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1)、解释加点的词。
①而或不知其(   )   ②弗食,不知其也(   )
③虽有至道   (   )   ④教学相长也     (   )

(2)、翻译句子。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②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A】文的中心论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阴影与阳光 (徐慧芬)
       ①十四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②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③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④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也都被搜走。
       ⑤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 , 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⑥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参考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⑦“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⑧“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叵测,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⑨“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⑩“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⑪“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刚才,碰上了一个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正好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十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
       ⑫骑了大约二十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沉重的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十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九十元钱的!
       ⑬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要不,今天这只瓜就太贵了!”
       ⑭父亲拍了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了拍儿子的头,边叙边议。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⑮不错,小蒙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回来路上买了西瓜。但是,关于十元与一百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十四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选自《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有删改)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