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其不祥(          )           ②旦而不鸣(          )
书之以为言默戒(          )           ④则人将汝以时夜(         )

(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 B、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 D、当余从师也
(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 , 未毕陈 , 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纤回,虽途径信宿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乙】壬寅岁⑥,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碟砢所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同“嘤嘤”,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办:具备。④江湍:长江的急流。⑤信宿:连住两夜。⑥壬寅岁: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 年)。⑦华顶:即华顶峰,浙江天台山诸峰之一。⑧螺珂(lěiluǒ):同“磊坷”,石众多而乱。⑨拗(niù)怒:抑制愤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