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为什么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

(2)、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

(3)、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

(4)、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淡淡的花香》,回答相关问题。
  ①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上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的山上,竟然四处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
  ②山很高,很清凉,是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 , 而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18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的湿润而清凉的云雾、一样的满山盛开的洁白的花朵,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时间充满着变换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曾经错过的美丽再重新相遇?
  ③我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朋友们大概也感觉到我的兴奋。陈开始攀下山岩,在深草丛里为我一朵一朵地采撷起来,宋也拿起相机一张一张地拍摄着。我一面担心山岩的陡峭,一面又暗暗希望陈能够多摘几朵。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他给我采了满满的一大把,笑着递给了我。当我把百合花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一生能有几次,在高高的清凉山上,怀抱着一整束又香又白的百合花?
  ④然而,生命也许就是这样吧,无论是欢喜或是悲伤,总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来走上一趟。我想,生命应该是这样了。
  ⑤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所以,你说我爱的是花吗?我爱的其实是伴随着花香而来的珍惜与感激的心情。
  ⑥我实在爱极了这个世界。一直想不透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总是特别仁慈?为什么我的朋友对我特别的偏袒与纵容?在我往前走的路上,为什么总是充塞着一种淡淡的花香?有时恍惚,有时清晰,却总是那样久久地不肯散去?
  ⑦我有着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陪我走这一条路,你说,我怎么能不希望这一段路途可以走得更长和更久一点呢?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竟然开始忧虑和害怕起来,在我的幸福与喜悦里,总无法不掺进一些淡淡的悲伤,就像那随着云雾袭来的,若有若无的花香一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她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一”,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切。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入性的温暖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刀子

    ①我家西屋的窗台上,有一把刀子,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

    ②西屋原本是我爷爷住的,爷爷去世后,就没人住了。我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磨那把刀子,磨得锃亮锃亮的。其实,磨了也没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要磨。年轻时,爷爷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伤过土匪。刀子是爷爷的骄傲啊!

    ③砍头不过风吹帽,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句话,我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爷爷骨头架子很大,个儿很高,真有三分梁山好汉的样子。

    ④爷爷去世后,刀子久没人磨,就锈了。

    ⑤不过,现在,我正蹲在院子里,用一块月牙状的磨刀石,磨那把刀子。

    ⑥刺啦刺啦……

    ⑦弯月牙悬于天际。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逐渐唤醒那把沉睡已久的刀子。

    ⑧刀子啊,刀子!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我一边磨一边想。

    ⑨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那天,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刀子般的西北风,满头大汗走了近三个小时,去给我送棉袄,却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麻烦。那是父亲头一回进城。他一口浓郁的乡音,再加上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懂了。恰好,那天值班的是老歪。老歪是个急性子,三句话没听完,就冲着父亲开了火。父亲也很着急,他害怕进不了门,送不了棉衣,于是就跟老歪争执起来,结果被老歪一拳打在鼻子上,当时,就摔在了地上。

    ⑩我急匆匆地赶到大门口的时候,正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满脸的血。我冲上去就要跟老歪拼命,却被同学死死地拽住了。同学说,老歪是练家子,你打不过他的。真的,我真的打不过他。老歪得有一米八多,浑身的腱子肉,满脸的粉刺,一看就不是善茬。我们经常看见他在传达室外,哼哼哈哈地练哑铃,做俯卧撑,打沙袋。老歪是他的外号,不是说他长得歪,而是说他脾气邪。

    ⑪父亲身上一点也没有爷爷的影子,他身型瘦小,木讷拘谨,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因此,父亲那张血脸在我心底生了根长了刺,令我寝食难安。

    ⑫放寒假了,在西屋的窗台上,我又见到久违了的刀子,于是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

    ⑬我磨了整整三个晚上,不是非得磨三个晚上不可,其实只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但我需要勇气,我在寻找爷爷当年的影子。面对强悍如斯的老歪,我——一个文弱书生,真的很需要勇气。

    ⑭第四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磨刀子,然而,刀子却不见了。我问父亲。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大刚是横行乡里的一个二流子,据说很能打。

    ⑮大刚很能打,又有刀子在手,而且又在暗处,定然能够马到成功。我的心渐渐放宽了。

    ⑯开学后,发现校门口没了老歪邪恶的身影。我想,大刚肯定是得手了,老歪肯定是没脸再干下去,辞职了。父亲那张血脸,随着日益紧张劳累的学习,渐渐淡了。

    ⑰放暑假了,在街上遇到大刚,问起老歪的事,他却矢口否认,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老歪。

    ⑱回到家,问父亲,他笑笑说:当时怕你去跟人家拼命,骗你的。后来,我给教育局写了封信,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⑲我再也没见过那把刀子,不过,我发现父亲也有自己的刀子,那是一把更加锋利的刀子。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快乐时光

【美国】艾萨克·阿西姆

①关于那件事情,玛姬当天晚上就把它写在日记里。“公元二一五五年五月十七日,”她开始这么写,“今天汤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②那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玛姬的祖父曾经对她说过,少年时代,她的祖父告诉他曾经有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被印刷在纸张上。

    ③翻阅那些发黄起皱纹的纸张,对他们而言,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所有的字都被固定在纸张上,不同于平时他们在荧幕上所阅读的移动资讯。而且,当他们翻回到先前读过的那页时,竟然发现那些字和第一次读到的时候一模一样!

    ④“对你而言,”汤米说,“这也许是一种浪费。当你看完这本书时,我猜你一定会把它丢掉。我们的电视荧屏上有超过一百万本的书,而且它可以不断地补充。然而,我不会这么做。”

    ⑤“我也是啊!”玛姬说。她才十一岁,读过的书远少于汤米。因为汤米已经十三岁了。

    ⑥她说:“你在哪里找到的?”

    ⑦“在我家,”他专心地阅读着,头也不抬地回答,“在我的阁楼上。”

    ⑧“它里面说些什么?”

    ⑨“学校。”

    ⑩玛姬开始对它觉得轻蔑,“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姬一直不喜欢上学,但此时她比以前更讨厌学校了。数学老师曾经给她一连串的几何考试,而她的成绩却是每况愈下,终于她的母亲禁不住叹息地摇着头,替她请了一位督学。那位督学是一位红脸的小胖子随身带着一只装满电线、指针盘的工具箱。他面带笑容,给了她一个苹果,然后就把她的数学老师分解。然后他开始组合他的新数学工具,玛姬一直希望他无法组成,但是他办到了。大约一小时之后,那台熟悉的、又大又黑又丑恶的机器又出现在眼前,它的荧屏上,同样出现了所有的课程以及许多烦人的问题。那还不算什么,她最讨厌的是那个她要投入作业和考试卷的投入孔。她必须使用6岁时学会的打孔密码来解答问题,然后数学老师立刻就把作业改好,算出分数。

    ⑪当她做完作业时,督学先生对她微笑并轻拍她的头,对她的母亲说:“这并非孩子的错,琼尼斯太太。我想,几何学现在对她而言是有一些艰涩,小孩有时候会不太适应,不过没关系我已经订定一个十年的学习计划书。事实上,她整体的进步相当令人满意。”然后他又拍了下玛姬的头。

    ⑫玛姬失望透了。她一直希望能把所有的老师全部赶走。汤米就曾经有过一个月的时间不必受老师的逼迫,那是在历史课程暂时结束的时候。

    ⑬所以她现在对汤米说:“为什么还有人要写学校的事呢?”

    ⑭汤米用一种带有优越感的眼光看着她。“因为那是一种不同于我们的学校,傻瓜。这是数百年前的那种学校。”他轻松地用一种淸楚的声音补充说:“好几个世纪以前呢!”

    ⑮玛姬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好吧!就算我不知道那么久以前他们到底有怎样的学校,”她靠在他的肩膀上读着那本书,然后说:“不论如何,他们还是有老师啊!”

    ⑯“他们的确有一个老师,但‘它’不是正式的老师,而是一个‘人’!

    ⑰“一个人?人怎么能作为一个老师呢?

    ⑱“嗯——他会教学生们各种事物,然后吩咐家庭作业和提各种问题。”

    ⑲“可是人不够聪明啊!”

    ⑳“当然够!我父亲的知识和我的老师一样多。”

    ㉑ “不可能的,人的智慧不能和老师比!”

    ㉒他差不多可以了,我打赌!”

    ㉓玛姬不想在这件事情上作争论,她说:“我才不要一个陌生人跑到我房里来教我。”

    ㉔汤米哈哈大笑地说,“你了解的太少了,玛姬,那位老师不会住在你的房子里。而是有一栋特別的建筑让所有的孩子去那里上课。”

    ㉕“难道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东西吗?”

    ㉖ “就同年龄的孩子而言,是的!”

    ㉗ “但是,我妈妈说,老师应该自我调整去适应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所以每个孩子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

    ㉘ “不论如何,当时他们不用这种方法。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不要念这本书啊!”

    ㉙ “我没说不喜欢嘛!”玛姬立刻回答。她真的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的事情。

    ㉚他们还念不到一半的时候,玛姬的母亲便开始叫他们了:“玛姬,上课时间到了

    ㉛ “玛姬抬起头说:“还没有呢,妈!”

    ㉜ “现在,”琼尼斯太太说,“也该是汤米上课的时间了!“

    ㉝玛姬对汤米说:“下课之后,我可以再和你一起念这本书吗?”

    ㉞ “大概可以吧!”汤米不太乐意地回答。他手臂底下夹着那本破旧的书,一边吹着口哨边离开。

    ㉟玛姬走进了教室。它就在卧室的隔壁。此时数学老师已经打开,正在等着她。除了周末和星期日,它每天总是定时开机,因为玛姬的母亲认为定时有规律的课程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㊱荧屏上出现了文字,它说:“今天的算术课程是真分数的加法。请把昨天的作业放进投入孔。“

    ㊲玛姬一边照着它的指示行事一边叹着气,她一直想着她曾祖父的祖父少年时代的那种学校——所有附近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在校园里嬉戏、欢笑,在教室里排排坐,放学以后一起回家。大家学一样的东西,然后便可以一起写作业,一起讨论问题。

    ㊳而且,他们的老师都是“人”。

    ㊴数学老师在荧幕上闪烁着“真分数二分之一加四分之……“

    ㊵玛姬幻想着古时候的孩子该会多么喜欢上学,不禁羡慕着他们的快乐时光。

(佚名译,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金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