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放  学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用车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放学四十五分钟之后 , 她打电话给米夏儿——米夏儿是锡兰和德国的混血儿,安安的死党:
         “米夏儿,安安还没到家,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我们一起离开教室的呀,我到家,他跟克利斯就继续走啦!”米夏儿声音嫩嫩的。
          妈妈紧接着打下一个电话:
         “克利斯,你已经到家了?那安安呢?”
         “我们一起走的呀!我到家,他就跟史提方继续走啦!”
         看看钟,距离放学时刻已经近乎一个小时。妈妈虎着脸拨电话:
          “史提方,你也到家了?安安呢?”
         “不知道哇!”史提方是个胖孩子,嘴里模糊不清,好像正嚼着东西,“我到家,他就自己走啦!”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 , 妈妈拎起汽车钥匙,正准备出门巡逻,门铃响了。
        安安抬头,看见母亲生气的脸孔,惊讶地问:“怎么啦?”
         “怎么啦?”妈妈简直气结,“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
         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了什么?”
         “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妈妈有点气短;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可是十五分钟的路怎么会用掉七十分钟?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你晚到妈妈害怕,懂吗?”
         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好吧,洗手吃饭吧!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十一点半,钟敲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地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都是男生,安安不跟女生玩的),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十一点四十五
         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地撤退。妈妈看看手腕,十二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的在研究地面上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廿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十二点十五分
        史提方转弯。再见再见,明天下午我去你家玩。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住脚。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
         Oh,My God!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塑料……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十二点廿五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那是米勒太大的家,安安停下来,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矮篱外,他们彼此用晶亮圆滚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选自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删改。)

(1)、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忙着做了哪些事?按照下面的提示作简要概括。
              ②             ③             ④                 ⑤望松鼠

(2)、仔细读下面这个句子,结合带线的词句体会当时的情境,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出安安的特点的?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矮篱外,他们彼此用晶亮圆滚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3)、文章前后两部分都强化了时间,但在交代时间的方式和效果上有所不同,请细读文中加点的部分,试作具体分析。

(4)、如果你打算将此文推荐给你的父母,你觉得文中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关爱有哪些可取之处?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课内阅读。

    ①百合花代表纯洁,康乃馨代表温情,非洲菊代表支持,红玫瑰代表浓浓爱意……我们常年互相赠送着这些花卉,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和美好的祝愿。但是我们似乎曾经还想过送点什么更特别的花,比如蓝色的月季,有香味的菊花,娇小的迷你向日葵,甚至有红色心形图案的白玫瑰……这些如果在过去也许都是我们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是现在蓬勃发展的新型生物技术却有可能让我们美梦成真!

    ②新型的生物技术具有很多传统花卉育种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转入基因而扩大整个花卉的基因库,因而就可人工创造出一个更大更新的花卉宝库;还可以只定向修饰改变一些你不喜欢的花卉性状而保留那些你喜欢的优良品质;而且只要技术成熟后,就可以大批量地工厂化生产。所以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一个人们梦寐以求的“花花世界”。

    ③为了改良花卉的颜色、香味、形状和保鲜期等多方面的性状,科学家们的思路是首先要了解这些性状的生理机制,进而找到并克隆出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基因,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后,再修饰并转入到需要改良品质的花卉中,从而定向创造出花卉新品种。……

    ④由于花卉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观赏价值,所以转基因花卉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广不会像转基因的粮食作物、果实植物等那么困难。估计近年内在一些发达国家转基因花卉可实现商业化。

    ⑤完全可以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只需打一个电话给花卉公司,描绘一下心中想要的花卉图像,工作人员就可以从转基因花卉库里找到你要的那种特别的花卉。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小店一间
        ①那间叫做和春的店拆迁了,或是倒闭了。那时候小杂货店都叫宏发、财源什么的,若不是这么奇特的两个字,我想我不会记得这么清晰。那些倔强地支棱在房顶上的草秆儿消失了,拼成“喜喜”字样的塑料管门帘也消失了——这条路扩建了。
        ②我们的小学校就在小店旁边。孩子们第二节一下课就急三火四地冲进小店,高举着角币冲柜台里喊:“大白梨汽水一瓶!”柜台里那位老人忙不迭地答应着,依次把汽水拎上来。“大白梨”是当时最便宜、量最大的汽水,咕嘟咕嘟灌下去半瓶,二氧化碳便如沸水一样涌上来,一路涤荡了胃与食道里的闷气。剩下半瓶喝不了,是可以放在小店柜台里存着的,等着放午学后再接着完成。柜台里的老人便从容地收拾着,有的放在窗台上,有的放在椅子下。“都可得记住自己那瓶!”老人耐心地笑着。孩子们仔细记清了自己汽水旁边的明显标志,急匆匆地跑回去了——店里能听到清晰的上课铃声。
         ③我和明,有一段时间总怀疑我们的“大白梨”被别人拿混了,每次都要磨蹭好一阵,待大家都跑回去了,才寻找更不为人知的位置。直到有一天老人看着犹豫的我们,笑着取下货架第三层的一瓶白酒,把我们的半瓶“大白梨”摆上去,说:“以后,这空儿就给你们留着,行不行,小丫头?”我那次第一次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眉眼,那是一张真正的长者的脸,有着长者之所以为长者的东西。
         ④后来,货架第三层最右边的位置果真一直空着,除了我和明买汽水的日子。
         ⑤这条街其实简单得可以。零星的岔路口间杂着零星的店铺。每当夕阳蹒跚而下的时候,我和明拖拽着自己斜长的影子回家,看见和春店的烟囱里袅袅地摇出褐黄色的烟,愉快极了。
         ⑥我和明也耍一些小手段。孩子的零花钱是有限的,我们最常用的一招是拿着两三毛钱,脸不红不白地问:“爷爷,这些钱能买什么呀?”老人宽厚地歪一下头:“能吃两颗香口胶,爷爷还让你们一人尝一块新进的糖。”我们因为尝新糖的权利而占尽了便宜。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实很多成人的规则对孩子都是宽容的,而当时我们天真地认为这种殊荣来自我们的成绩。那是个以为好孩子就应该受宠的年龄。
        ⑦后来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和明翻看了这座小城从前的年鉴。那里面有一张异常面熟的照片,照片下面是这方水土一直引以为荣的一家企业的简介,那家企业连孩子都耳熟能详。于是我和明在一次买“大白梨”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核对了老人的名字,之后对他肃然起敬。
        ⑧我那时觉得,应该有什么词来形容这位老人和他退休后的这家陋店,这种寻常人家的安宁之气稀释了他的人生密度。他与小店让我有了一些不是孩子所惯常有的、并非针对具体事物的关注。店与人都带有长者之气,沉静的和内敛的。我在高中时曾想写写,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店多么微妙地盘踞在我们的生活里,但我没词儿。我气它不是在江南烟雨酒旗风中,也不是在大荒沉沉飞雪白里,没有古雅和粗犷,就只剩下微妙的感觉,而微妙是写不出来的。我奇怪地想起“举重若轻”四个字,就再也写不出什么来了。
        ⑨我上高中之后就与小店疏远了,高中的方向和小学的迥然相异,而且高考要求人心无旁骛。等我和明再到那里时,店和人已是老态龙钟了。
        ⑩“要考大学了?”老人一阵惊奇,仿佛我们不应该长大似的,随即他笑道:“多快,一晃之间呢。”那时候正值高考前的温书假。
        ⑪其实,生命里很多东西,易于接受,也易于淡忘。等我再回来看时,熟悉的地点已盛载着陌生的风景。我便提取那些简单的画面,那夕阳下的炊烟,那第三层货架……那些宁静简单的日子便一一重来。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去打听老人是否还在世。老店不在了,老街不在了,再见老人反而支离了记忆,其实他们本是圆融一体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为何“压不住火”
胡楚青
①近日,《新周刊》杂志一篇“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的封面文章,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国人“烦躁情绪”的大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愤怒”确实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常态。
②在一项各国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时间调查中,德国人为60秒,英国人为45秒,美国人为40秒,中国人最低,只有15秒。有数据统计,60%的开车者,都会因为等红灯、加塞等事情产生愤怒情绪,其中10%的人,甚至可被确诊为“路怒症”。不止中国人,“压不住火”其实成了全球人的困扰。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需要接受“愤怒管理”的课程调养。到了购物旺季,国外商场甚至不得不动用愤怒管理专家来安抚那些暴脾气的客户。  
③愤怒,确实是普通人最不善于处理的一种情绪。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伯格市的愤怒化解研究所主任道尔·金特里博士曾统计过,每人每周会发怒两次,男人发怒的强度要大一些,女人每次发怒的时间要长一些。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教授的研究发现,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
④“向来以隐忍著称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压不住火。”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生存压力成为人们易怒的根源;第二,价值观的破碎,让人们觉得未来无法把握,而曾经教导人们“温良、忍让”的传统文化,也面临消亡;第三,自然环境的缺失,钢筋水泥的围绕,使人们越来越不安;第四,缺少朋友、缺乏沟通,让坏脾气只能通过谩骂得以宣泄。  
⑤愤怒的“怒”字,拆开来就是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说明在你生气时,心已经成为情绪的奴隶了。很多人在“气得要命”时,感觉就像是有拳头在捶打自己的胸口。事实上,当你感到愤怒时,你全身的肌肉,你的脖子后的汗毛,你的血压,你的血糖水平,你的心率,你的呼吸频率,你的肠道,甚至你手指头的温度……都会发生反应。人生气时,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分泌都会增加,严重影响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⑥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还具有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由此,爱尔马甚至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他认为,虽然生气和长跑同样会造成人的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但长跑是血压缓慢上升且心跳加快的过程,回落过程同样缓慢,生气则是瞬间上升,身体不好的人或老人,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心肌梗死,还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心情烦乱等。这些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因素如果相互影响,会带来恶性循环,诱发疾病。
⑦除影响健康外,怒火还会使人的判断力降到零点,并严重破坏人际关系。美国杜克大学博士莱德福德·威廉姆斯花费毕生精力写出了畅销书《愤怒杀手》。他表示,负面情绪可能伤害工作和家庭关系,从而导致丧失对别人的尊重和自尊心。当我们在愤怒的情况下,会自以为是对威胁立即做出反应,“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我们看起来无比愚蠢。”  

灯笼可以照明,灯笼法可以指导我们的写作。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写文章有三法,简称之:黑箱、灯笼和灯塔。

    ②“黑箱法”是科技术语。我们平时从事某项工作,不必知其所以然,只了解它的结果就够了。如开汽车不一定要知道汽车的全部构造及生产过程,品酒员不一定会酿酒。写文章也是这样,作者并不一定懂得多少文章作法,只是看得多了,心里又有话要说,发而为文。

    ③“灯笼法”是指手中有个灯笼照明,不完全摸黑走路。作者确实研究过语法、修辞、文体,懂得一些为文的技巧和规律,知道文章的风格类别。比如,读鲁迅“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便知道这是倒装,以加强语势。以后写文章就不只是照着样子写,而是有一个灯笼照路。

    ④“灯塔法”不只要求懂一点文章写作知识,而且要对文学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也都熟悉,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涉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这样就不是手握灯笼只照眼前,而是四野八荒了了在目,尽可纵横驰骋。文章要做到这种程度算是最高品位了。

    ⑤如果把“黑箱法”写出来的文章比作是一棵没有根,或根须很浅的树,用“灯笼法”写出的文章便是只有主根而侧根不多的树,而用“灯塔法”作出的文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这种巨木才经得起历史的风雨,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要扎下深深的生活的根须才能培植起自己文章的大树;要架起高高的知识的灯塔,才能使文章之舟冲出死寂的港湾,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水面上的蝴蝶

耿艳菊

①从一个高架桥上过,桥不长,一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但桥有些高,每次从这里经过,心里总不由得紧张害怕。昨天又经过,因说着一件快乐的事,没想到忽略了紧张害怕,无意中一望,发现桥旁边竟是一处风景很美的地方——古典的亭子,迤逦的河水,柔和的木质小桥,婆娑的杨柳,悠然漫步的行人。如此小桥流水的美景和这生硬的高架桥实在不搭,可不知为何却又觉得十分协调。

②有些懊悔我发现晚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自责的,以往都是时间和缘分的铺垫,所以现在才没错过美丽的风景。换个角度,一下子就开心了,幸好发现了这美景,以后再经过,因想到旁边就是悠然美丽的景致,恐惧的心情也会缓和一些。

③也是昨天,我走进一条胡同,很古旧的样子,寂静的灰墙青瓦,一家门前慵懒的猫咪打着瞌睡,苍古大树灰苍苍的枝上绽放着新盈盈的叶子。本没什么特别的,在我们这里,每一条老胡同都有这般的静宁和安详,可走在这条胡同里,无端地觉得很是亲切欣喜。

④想起来了,两年前,我曾来过这里,站在这条胡同里,排过两个小时的队,一点点,一步步在胡同里移动。那时,为了打发时间和无聊,还有焦躁,我就认认真具看着经过眼前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把它们留在记忆里的同时,它们大概也把我记在了心间吧?如此,我们是老友重逢了,自然格外欢喜亲切了。

⑤下班乘地铁,中途换乘时,要走一个长长的通道,当觉得怎么走啊走,一直走不到头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两根圆圆的大柱子,胖墩墩的,亮亮白白的。眼前就猛然一亮,郁闷路淡的情绪霍地消散了。大柱子前面几步远就是电梯,下去,就到了换乘的地方了。这固然是欢喜的一个因由,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两根圆柱子坚定地风雨不改地立在那儿,像是在迎候着我来一样,看到它们,心中就不由得涌起一种温暖。

⑥从它们身边过,我很想像遇见朋友一样,愉快地拍拍它们,道一声“你好”“谢谢”,却终究没这勇气。不过,我心里默默念着的。它们在我眼中,不是冷冰冰的柱子,而是人问有情有义的存在。

⑦听邻居讲,有一天,小区的孩子没赶上班车去学校,在小区大门口急得哭了。门口的一个保安骑上自己的电动车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我问是不是宁师傅,邻居说就是宁师傅。宁师傅个子不高,人黑黑的,憨厚实试,十分爱笑。小区里的人都很喜欢他。只要是他值班,他就会站在大门口对每一个出门或回家的人热情地打招呼。每每说起宁师傅,内心都觉得温暖安心。有时候心里正烦着一些事,一抬头看到他的笑脸,也便跟着笑了,暂时把烦事抛开了。

⑧宁师傅平平凡凡,兢兢业业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却让我们心生敬意。他和我们大家都是素昧平生,却让我们感受到人世的善良和美好。

⑨我极力想说的这些生活的些微淡影,是人生这棵大树上绽放出的花朵,也是人生长河上飞舞的蝴蝶。

⑩纳博科夫在一篇随笔中说: “我似乎是与契诃夫坐在同一条船里,我喜欢这样的并肩相伴。安东·巴甫洛维奇在垂钓,而我在欣赏水面上飞舞的圽堞。”生活的河流,波澜壮阔,也波涛汹涌,水下面有不堪,有暗礁,我们不可能都像契诃夫一样去垂钓故事,但总可以像纳博科夫那样去欣赏生活的水面上飞舞的蝴蝶。

⑪汪曾祺在一篇散文里说: “他们都顺天而知命,与世无争,不作非分之想。他们勤劳了一辈子,恬淡寡欲,心平气和。因此,他们都长寿。”也许,还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懂得欣赏生活的水面上飞舞的蝴蝶,无论是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处境。

(《西安晚报》2024.4.3)

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的结合,它凝练灵巧,富有情韵。阅读下面一组散文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悦》组章

林莉

晚霞与红蜻蜓

①你是否还记得一只红蜻蜓?

②它在路边的草丛、荆棘、石块之上停留,翅膀张开,像一个秘密飞行器。

③你是否和它一起捉迷藏?

④蹑手蹑脚走在它身后,捏起指尖,想要捉住它。但无论你脚步多轻巧,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扑向它,它却呼啦一下腾空而起,飞得远远的。

蜻蜓很古老,它从杨万里的诗里飞出来时,已有890岁了。它停歇在一枝荷的花苞上网叶形的翅膀,剔透,薄而明亮。玛瑙一样,琥珀一样

蜻蜓其实也很年轻。当它从记忆里飞出来,你会想起那些已经流逝的时光和人事。它们的翅膀划过微甜的空气,红光一闪。世界瞬间明媚起来。它们像信使,带来了好消息,充填着空虚和暗淡的光阴。(批注1:为什么这两段话读起来那么吸引人? 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⑦暮晚之时,落日又红又圆,烟霞绚烂,蜻蜓在其中飞舞。

⑧那时,你也许和谁在一起漫步,烧红的天空使你们惊讶又惊喜。你们对还未到来的相信并憧憬着。

⑨也许,你独自一人,当霞光落在你的肩上,你的内心安宁、低徊。

⑩你看见,蜻蜓飞进一团火焰中,在生命的信笺上,如一枚最有趣的闲章。

桂花开

①今年的桂花开得晚,持续的时间也短,开放与凋落仿佛也只是一瞬间。像是心里的某一个小念头,含着淡淡的香,不需他人察觉、分享。

②收得一小篮子的新鲜桂花,放到凉开水里清洗,拿来竹匾、纱布,将洗净的花撒开晾干,花干透后,一层花一层糖,层层匀好,叠压在青花瓷罐里。制作糖桂花的过程,心情愉悦。风吹动枝叶,什么事都不用去想,只醉心于这一时刻的专注,地面斑驳的暗影也在散发一种奇妙的香气。

③此时,活着是恰到好处的。

④那个雨天,在一幢百年老房子前,木门上的铁锁和墙壁间的青苔相映成趣。庭院中一棵古老的桂花树缀满金黄花朵,潮湿的青石板铺满细碎花朵,香气游走。

⑤那一地落花,是恰到好处的。

⑥那一寸欢喜和空寂,被花覆盖,被雨淋湿,也是恰到好处的。
(批注2:文中三次出现“是恰到好处的”,作者眼里的“恰到好处”分别指什么呢?)

归园田居

①山色绚丽,岭上多白云,黑鹰、啄木鸟、竹鸡、木莲、油桐花、杉、狐、白鹭、喜鹊,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

②鱼鳞瀑里住着一条龙,雨后彩虹里,还住着一条龙。

③一棵古松,遗世独立,一秒一秒把自己活成珍稀濒危物。树干上挂着一副蝉蜕,琥珀一样,深藏自灵魂的万籁俱寂。

④山中何所有? 山泉如故交,敦厚纯良。山色斑斓呵,碧、彤、黛、黧、缟……照亮晚归人。

⑤山风与星子对弈,风动心不动。稗子草、茅茅草、狗尾巴草,迎着秋风不停窸窸窣窣。

⑥落日与山峰对弈,圆月与黑夜对弈,龙尾砚里的笔墨和山中绝色对弈。

⑦山峰如莲瓣回环。其下桐溪河、丰坞河和清溪河潺潺而动。

⑧星辰消隐之时,山体独自发光,浅蓝、湛蓝,无涯无际⋯⋯

[批注3:此章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同名,《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作者致敬经典,所写之物、所传之情是否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呢?] (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