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⑤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诉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④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⑤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⑥。”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⑦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局量:器量、度量。③啖:吃。④饔(yōnɡ)人:厨人。⑤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⑥廋(sōu):隐藏。⑦彻:通“撤”。

(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
①但不而已(       )           ②一日又其饭(        )              ③岁满公(        )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门 毕 复 行 正 门 亦 不 问。

(3)、下列语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少埃墨投羹中——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其子弟诉公曰——臣之客欲有求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C、半为饔人所廋——不能指一端(《口技》) D、主者彻屋新——怅恨久(《陈涉世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②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5)、文中的王太尉具有       的品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高粱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①。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极乐寺②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⑤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⑥乎?

(袁宗道《极乐寺记游》有删改)

【注释】①罗纹纸:质地轻软、带有椒眼状花纹的纸。②极乐寺:北京阜城门外。③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围。④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⑤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⑥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心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