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春秋左传注》)

(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焉间:参与 B、肉食者鄙:卑鄙 C、弗敢也专:独享,专有 D、 , 公问其故克:战胜
(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于”与例句中的划线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战长勺

A、皆朝 B、彼其忠实心诚信士大夫也 C、每假借藏书之家 D、此所谓战胜朝廷
(3)、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听说齐国攻打鲁国主动请见庄公,反映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他独具远谋的气度和自信。 B、曹刿与庄公关于作战条件的对话反映出曹刿的军事思想:只要取信于民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C、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行为表现出他富有作战经验的一面:重实地考察的谨慎稳重。 D、曹刿在战后对敌我双方的分析,清晰地展现了他以弱敌强必须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思想。
(4)、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

【乙】

    楚人城州来。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 , 忘寝与食,非抚之也。”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有删改)

【注释】①州来:古地名,今安徽凤台。②寇仇:仇人,仇敌。③劳罢死转:疲劳至死而没有人收葬。死转,死而弃尸。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