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任座直言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②击:魏文侯之子,即魏武侯。

(1)、解释字义
 ②  ③向者 ④ 

(2)、句子翻译:臣是以知之。

(3)、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

(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然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

郑燮,号板桥,清朝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 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文言文阅读

白蘋洲五亭记(节选)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

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绩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 , 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全集》,有改动)

【注释】①霅(zhà)溪:溪名,位于浙江湖州。②柳恽:人名。③鞠:皆,尽。④岫(xiù):山峰。⑤赍(jī):送。⑥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⑦牧舒:在舒州做州牧(官职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