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步训练

课外阅读。

      清晨,阳光照得大地亮堂堂的。

      鹿儿想到外面去玩,她打开了门,渡过了溪,向一片绿油油的田野走去。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唧唧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金灿灿的阳光。鹿儿高兴得跳起来了。

      鹿儿跳呀,蹦呀,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伸出双脚索性坐在草地上,她突然发现小小的围裙里装满了阳光。看到这可爱的阳光,鹿儿的心里油然升起一个美丽的想法:

    “啊,多好的阳光!我要把这作为礼物送人我的奶奶!”

    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念叨着:“多想见见阳光啊!”

    鹿儿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奶奶,奶奶,我从田野里给您带礼物来了。你瞧,是阳光!”

    鹿儿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围裙。可是,不知为啥,围裙里的阳光都没了。

  “包得严严实实,怎么都没了呢?跑哪儿去了呢?”

    鹿儿简直要哭出声了。

    奶奶看着鹿儿的表情,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高兴地安慰她:

  “我的好宝宝,不要难过,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

(1)、鹿儿心里生起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2)、她将礼物送给奶奶,奶奶收到了吗?

(3)、为什么奶奶说:“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警惕,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放松警惕。

课外阅读。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哦”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    )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   定了定神    以同样的速度   同样的力量   同样的位置   给主考官同样的一记耳光   说   就是这样的滋味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我们自己的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