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闲话章太炎》同步练习

你觉得章太炎性格和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趟过门前一条河

何荣芳

       ①门前本没有河,今年梅雨季节老天太任性,硬是把一条宽阔的街道变成了一条汪洋大河。

       ②老林下了大夜班,骑了电瓶车驶到厂门口就吓了一大跳。马路上的积水就像放了学的孩子,你追我赶地跳跃着奔远。他就知道住在老城区的娟子一定被困住了。

       ③娟子是他的前妻,既任性又没有主见。两年前因为老林把一笔存款当肉包子砸在股市了,她就整天地吵,吵着吵着就离了婚。

       ④老林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拎着衣摆,在齐大腿的水中摸索着。

       ⑤他收了伞,湿漉漉地站在6幢一单元的楼梯口,使劲地甩着伞上的雨珠。

       ⑥102室的门拉开一道缝,伸出娟子乱蓬蓬的脑袋。一看是老林,她就去推门,老林赶紧伸出一只脚挡住了要关的门。他看见娟子一脸的倦容,关切地问:“风湿又犯了?”

       ⑦娟子垂下眼睑,一副要哭的样子。

       ⑧“我来接你出去,还有几天雨哩,你住这里不方便。”

       ⑨娟子手上便不再使劲,门豁然开了。“进来吧。”娟子说。

       ⑩老林看着自己的脚,不进,他知道娟子有洁癖。“你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吧,你去你妹妹家也行,去旅馆也行。如果愿意去我那里,我就去厂里住几天宿舍。”

       ⑪娟子杵在那里不动,好像在生老天的气。老林软语哄道:“你就快点吧,我这里都在打哆嗦了呢。”娟子瞥一眼他紧贴在腿上的湿裤子,立即进卧室去了,不一会儿就背出一只鼓囊囊的包,头发也梳得光光溜溜。

       ⑫关了门,娟子就犹犹豫豫的:“带上陈嫂吧,她一个人怪可怜的。”

       ⑬老林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呵呵笑了两声,笑得很干巴。娟子担心老林还没有原谅陈嫂,陈嫂当初可没少往娟子的耳朵吹阴风,要不,娟子也不会吵得那么厉害。娟子偷偷瞟一眼老林,见他眼角眯起一叠细纹,就放心地去敲101的门。

      ⑭101的门开了,露出陈嫂一张核桃似的脸。看见老林,她想缩回已来不及,只好尴尬地冲老林笑笑:“来了?”

      ⑮“来看看。”

      ⑯“这雨下的……”陈嫂发愁地看着外面的雨帘。

      ⑰“听预报说,还有几天这样的大雨呢。你怎么还不搬呢?”

      ⑱“搬到哪里去?小狗日的翅膀硬了,飞了,哪里还管我的死活?”陈嫂嘴上抱怨着,脸上的沟壑里流淌着无奈。

      ⑲“我们一道吧,去他那里住几天再说。”娟子朝老林努努嘴。

      ⑳陈嫂眼睛亮了一下,立即又暗了,像萤火虫躲进了草丛里。

     “你和娟子到我那里住几天吧。没事。”老林朝陈嫂笑着,笑容干干净净。

     娟子和陈嫂跟在老林身后走进了雨帘里。走到街河边,老林在娟子面前弯下身子,把宽阔的脊背亮到她面前。娟子怔了怔,很温顺地趴了上去。一个警察立即走过去来,向陈嫂伸出一只壮实的胳膊。

    老林背着娟子过河慢慢地趟着水,好像背着一件瓷器。娟子趴在他背上,撑着伞。雨点砸在伞上,嘭嘭有声,行板如歌。雨点打在水面上,激起一朵一朵的水泡泡,水面上便浮了一层白莲花。

     后来,有“雨点”滑落到老林的颈脖里,暖暖的。

                                                                                                                                                             (选自2016年34期 《短篇小说》  有删改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好望角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⑪“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⑫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温暖的劈柴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可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岀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

    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小花以“感受亲情·孝亲敬老”为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父在,观其;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选自《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韋捻。’”

(选自《孝经》)

【材料三】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选自《晋书)

【材料四】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本:根本。②教:教化。③聿(yù):助词,用在句首,无实义。④修:修明,发扬。⑤厥:相当于“其”,他的,他们的。⑥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中伤。⑦该诗写于1746年,蒋士铨时年22岁,科举中举,因长期在外求取功名报效君王不常回家,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作此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