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友好交流】

【各自探索】

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侵略扩张】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的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以史鉴今】

材料一 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来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

(1)、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2)、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正在开展什么运动?简要谈谈日本的这次运动对日本的影响。

(3)、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简要回答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中表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变密切相关?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烟台,在一老旧小区对面,对摊主们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一时间地摊经济迅速恢复,且看宋朝地摊经济与今天的地摊经济不同之处。

材料一:唐代长安和洛阳城内的坊只是居民住宅区,黃昏后锁闭坊门,禁止夜行,商业活动只能白天在市里进行。北宋开封和其他大城市的繁盛,逐渐突破了……的界限,相同行业的店铺多集中在邻近,工商与居民杂处,面街开店,随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库、酒楼、食店。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中庭两庑可容上万人,商旅交易,都集中在这里。还出现了迟至三更的繁盛夜市,到五更“鬼市”(早市)又开张营业。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邓广铭等

材料二:“……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是有多元价值的,传统的干净整洁固然是一方面,但城市本身第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街边摊、地摊等,如果在一个城市能够生存下去,对于服务的供给方来说,就是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对于需求方来说,它也提供了居民所需的生活——廉价、便利、丰富。以人为本的城市就应该考虑到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的需要。

——摘编自《南方周末》文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