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第1课《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述。

(2)、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共同看法,有什么意义,请简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记琴家管平湖先生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上,放置着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世界名曲唱片,在这张短短90分钟的神奇唱片里,就有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使中国古琴第一次响彻太空。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古琴演奏家。江苏苏州人,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其父管念慈是清代宫廷如意馆画院院长,既精于绘画,又擅长弹琴。管平湖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

    有一次,他听说福建武夷琴派名家悟澄和尚到苏州游玩时住在天平山一座寺庙里。管先生赶奔天平山访名师学艺。他渐行渐近,耳边隐隐传来清脆的琴声。顺着琴声的方向加快了步伐。不一会儿,他透过密林看见一座庙宇,琴声正是从庙里传出来的。管平湖紧走几步来到山门前,从紧闭着的门缝望去,只见一位老和尚正端坐在佛殿前的苍松下全神贯注地弹琴,那灵活稳健的指法,潇洒动人的旋律,使其钦佩不已。弹琴者便是悟澄和尚。在悟澄的指导下,琴艺渐趋成熟。不久,他告别悟澄离开苏州北上,途中又慕名到济南拜访了川派琴家秦鹤鸣,向秦鹤鸣学习了川派名曲《流水》。从此《流水》就成了管平湖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曲目。

    然而,管平湖在生活上却是多灾多难的。他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尤其是在抗战期间,囊空如洗,不得不白日教学,深夜作画,还担负着3个女儿上学的开支,经济状况十分窘迫。有时,为了卖一把扇面,从北城步行到南城荣宝斋。他也曾做过故宫博物院的油漆工。尽管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对古琴音乐艺术的探索,每天都坚持弹琴、打谱和教学,数十年如一日。

    生活的磨难让他的手也遭了罪,以致指甲生病,几乎不能正常弹琴。一个琴家没有正常的指甲,就好比画家缺少眼睛、舞蹈家失去双腿,这种痛苦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但管平湖并没有就此放弃弹琴。没有指甲,他就用手指的指肚代替,直到把柔软的指肚磨出接近指甲硬度的老茧。凭着非凡的毅力,经过千锤百炼,他的演奏反而形成了雄健潇洒、含蓄蕴藉的风格,就像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那样气势磅礴。

    古琴曲的记谱方法非常特殊:它不记录音高,只用一些“减字”记录左右手的动作。所以,古琴谱看起来特别像“天书”,让人费解。而能够破解这些“天书”(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作“打谱”),把这些“减字”变成声音,也就意味着能够在古人的音乐世界里遨游了。管平湖一生都在默默从事着破解“天书”的工作。他查阅了许多古书,常常为了一个指法彻夜不眠,反复推敲。通过他的艰苦努力,《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这些绝响已久的古琴曲,终于一点一点地在他手指下恢复了生命,重新回响在现代人的耳畔。

    古琴也经常会“生病”,尤其是年久失修的老琴,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操弹,不是音质出现问题就是漆皮脱落,或是声音发闷,令人烦心。要想改正,必须动手修理。而要修理如此珍惜的亲密伴侣,自然是亲自动手才能放心。为此,管平湖练得一手修琴的本领。经过他的悉心修理,一些破烂不堪的老琴陆陆续续焕发青春。他那妙手回春的本领声名远扬,经常有人慕名求助。

    管平湖先生的一生,是为民族音乐艺术奋斗的一生。他在古琴艺术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优秀音乐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深切怀念。

(选自《传记文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走向珠穆朗玛(节选)

                                                                                           学群

①在这个世界里活过一些时日,对于生命,对于时光便有了许多感受。想想这一生,想想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做点什么的需要,哪怕是短短的一下,从庸常中走出去。人不能仅仅靠面包活着。庸常的生活需要苍凉,需要辽阔,需要静寂,需要一点什么来引领你的目光。

②在一张地图上打量过,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我的目光停在中国的西南部,一块棕红色凸起来的地方。在这里,或许可以把我的目光寄往8000米高处,完成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超拔。

③沿着地图上那条弯来曲去的线,从成都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绒布寺。大地抖尽所有的繁华与喧闹,镇定自若地把它的本色摆在蓝天下,无论是黑是白,是红是灰,还是苍黄,都是那么从容,那么悠然自在地摆在那里,表现出一种宗教般的静穆。正是在这与天俱在的静穆里,一种大气的美油然而生。这般千年如斯的大美,比任何季节都要充盈厚实,都要来得震撼。一望之下,让人心怀虔诚。

④一路上。不时有朝拜的人。藏传佛教把它的经义写在大地,写在天空,人用他的身和心来诵读。没有汽车,没有帐篷,甚至没有食物和水,一步一个等身头。地在哪里黑下去,人就在哪里躺下去;天什么时候亮起来,人就在什么时候“走”起来。千里万里,就这样一路走下去。

⑤相比之下,在我们生活的那块地方,一个人的生命塞进了太多的东西。上帝死了,神没有了,人的精神也已经被撕裂。我们似乎不再相信什么,我们只相信物资,物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资!易逝的物资正在领受人们经久的膜拜。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发疯。太多的东西生出太多的事情。在拥有更多的物资,享受占有的快感的同时,那些物资也在瓜分我们。我们的生命,我们那点短暂而可怜的时光被分散到众多事物上去。我们哪里还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何曾有那么一块空间和时间来静静地面对!人生在沦为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物资,注重灵魂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远去的神话。

⑥在这里,当这些膜拜的藏人匍匐在地面时,他们的灵魂离天空是这样接近!面对他们,面对这里的天空,面对这辽阔的宁静,我发现,我们缺少可以用来面对的东西。

⑦约翰·缪尔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旷野。向前走,一路上经历了头痛、胸闷、失眠和呕吐。向前走,没有草绿,没有虫鸣,只有云和雪,只有这亘古如斯的宁静。向前走,生命跟着大地一起升华。向前走,这是一次灵魂的朝圣——珠穆朗玛,我立体的向往,站立在大地上的经义,通向天空的宗教

⑧一路都在向上。转过一个弯,山就在那里!

⑨早就想看看,我们这颗星球高高举起,举在所有人头顶,举向天空的空间是什么。现在,它就在面前:那些裸露的岩石。野草的脚步走不到这里,雄鹰的翅膀也飞不到这里,只有云朵才能在这里停留,只有冰雪才能在上面站立。阳光照在岩石上,那是这个高度上才有的赭红,和着冰雪一起闪耀——是阳光把山点燃,还是山把太阳擦亮!山的上面,天空张开巨大而深邃的蓝色,这是天堂才有的蓝。

⑩即使在这里,也有朝圣者的身影。

11阳光沿山体缓缓收归天上。大地,连同山坡的雪一起沉入夜色,整个世界都暗下去,只有峰顶还留在阳光里。大地把它最本质的美举在那里,阳光在上面作最后的停留。在白天,那是用来照耀整个世界的。现在整个世界的阳光都来到这里,如此艳美,如此灿烂——在这里过上一刻,就足够全世界活上一天,足够我们活上一生。

12这些年,我的灵魂一直蛰居在一具小小的肉体里,身体又裹在一件某个型号的服装里,衣服连着椅子桌子,连着好些东西。抖落了这一切之后,辽阔的青藏高原一下子把我拓展得很宽很宽,珠穆朗玛又把我举得这样高,这样高。

13 这是一座真正的山,一座要用一生一世来走的山,一座一生一世也走不完的山,一座一旦走过便决定你一生的山,一座你用生命走过,因此也就走你生命的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铮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摘编自中“国国学网”作者同题文章,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鲁鲁(节选)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栓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抵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1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急遮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嚎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透骨的寒冷和暖心的激情在这一刻交汇,碰撞出充满希望的火热。

哈尔滨的冷,与生俱来。作为我国最北边的省会城市,这里冬季漫长,动辄出现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因此哈尔滨有了响亮的名号———“冰城”。

冷是阻碍,对发展构成制约。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也因低温、冻土等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室外寒冷,东北人曾有宅在家里“猫冬”的习惯。冷也是资源,别具特色优势。每年12月,松花江上的冰冻了,太阳岛上的雪厚了,“冰豆腐”和“大雪垛”在能工巧匠手中“华美变身”,成为美丽的冰雪胜景,吸引着不远千里络绎而来的游客大军。

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哈尔滨,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这座地处北疆的东北城市,正在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在聚光灯下焕发无限生机。今日的哈尔滨,寒冷不变,热度却“只增不减”,背后是这座城市深挖冰雪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各种“有求必应”举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主动作为。

让哈尔滨在这个冬天“走红”的,还有中外文化在哈尔滨碰撞、交融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东北大花”主题与火车、汽车融合,将冻梨改刀、切块、摆盘,用勺子吃烤红薯,路边新增温暖驿站,东北大汉学会“夹子音”,哈尔滨的建筑、饮食、洗浴文化以及市民的热情好客,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土”与“洋”的对话与融合,使哈尔滨更添奇妙丰富的色彩。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映衬着白雪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很多国外游客驻足欣赏货架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一家铺着浓浓东北风的大花布的摊位上,摆着多款俄式“大列巴”。

哈尔滨,曾经是松花江边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百姓,带着开天辟地的豪迈,历尽千辛万苦“闯”到这里,成为重要的开发建设者。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埋头探索,焕发青春荣光。

“85 后”郑好是新时代“闯关东人”,2022 年,他从日本北海道大学毕业回国,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短短几个月,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围绕寒区冰雪路面开展研究。

寒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也是冰雪游的宝贵财富。抓住“文旅热”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新经济、新业态,让城市发展尽显青春与活力。

(摘编自新华社《“冰城”缘何成“热点”————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哈尔滨观察》)

材料二:

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游”火爆出圈,但好运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让冰天雪地也能变成金山银山;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持续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用“掏家底”的诚意,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努力接住了这轮流量。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丽山河的热爱里。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奇谲壮丽,文化瑰宝灿若星辰,可以全方位满足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好奇与探索。2024 年元旦假期,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的“南北互跨”长线游成为热点。网络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贡献了全国三成左右的冰雪游预订量。更要看到的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差距意味着潜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品质将激发更多需求,新型城镇化带动的内需潜力将以万亿计。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吃好穿美”,也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要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消费的潜能,还藏在对身心体验的追求里。花钱消费,图的是花得高兴玩得开心,甚至期待下次再来,这也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实现“开门红”,为新年消费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消费潜能向何处寻,不在别处,正是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所需之中。

(摘编自赵晗、张翀《从哈尔滨“出圈”看中国消费潜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