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七单元3课《堤契诺秋日》同步练习
【甲】观看湖口,我首选清浊亭——一座黄色穹顶的凉亭。此处对于观赏湖口的游人来说,真是一个绝佳之地。仰望,葱茏的树荫掩映红瓦粉墙,人便有寄居半空的错觉;俯视,下临千仞崖壁,看来往船只,不绝如缕;侧观,以石钟山为参照,绝壁森森,斧削刀劈,硬骨铮铮。【乙】远望石钟山,上削下宽的山体,配上浑圆的山体曲线和山脚整齐的吃水线,的确像一座巨钟倾覆在水面上。大江在身边旁若无人地流,两岸万物生生不息;【丙】鄱阳湖挟信、赣、修、抚、饶五水的蓄积将自己托付于长江,倾尽所有,还有什么样的馈赠能如此无私。再仔细看,江湖融合处已无明显界线,水色调和,从此不再泾渭分明。
(甲)学作诗词,各种写作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不过必须先要有诗料----你所掌握的词汇。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词库,词库是庞巨宽绰还是狭小逼仄,是偏于典雅还是流于俚俗 , 决定了作出来的诗词是渊雅典重,还是浅俗无聊。
(乙)中国诗歌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猪”字是不入诗词的。乾隆皇帝写了一句“夕阳芳草见游猪,”便成为文人的笑谈。(丙)(《木兰辞》里有“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句子,那是因为《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不是诗的主流。)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新词,以及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新词,也是不宜入诗的。像谭嗣同写过“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令盛于巴力门”,“喀私德”是英文caste的音译,也就是印度的种姓,“巴力门”则是英文parliament(议会)的音译。这两个词在清末都曾盛行一时,但这样写,未免不像诗了。故而初学者应经由大量的阅读,涵泳于经史,游弋乎子集,建起自己的词汇小库房,临到用时才不会捉襟见肘。
(甲)尼采的紧张、繁复、多致的意象,把世俗的道德和庸凡的态度涤荡无余。他交响诗般的叙述,露出精神的晨曦,照耀着昏暗的世界。尼采文本对于鲁迅而言是一种天启般的存在,中国儒学文献的温吞、自恋、缠绵之语都相形见绌。鲁迅在这里看到了绕开儒家资源、建立新的文学与生命哲学的可能性。(乙)徐梵澄看出了鲁迅借用尼采的本义:那么,也要将旧道德的标杆打破,将那些伪君子——尼采所斥的菲利士人——的假面具揭开,重新估定新的价值,也寄希望于行动性的实际革命者。”
这个看法是对的,对于期待文化变革的鲁迅而言,儒学之外的资源的引进,恰恰是自己这一代人的使命。(丙)中国人那时候的急务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求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正是鲁迅的梦想。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