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鼓之   唐齐王景达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B、公将驰  若往击 C、竭我盈   则见吾众寡矣 D、有伏焉   彼设栅自固,我也
(2)、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3)、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4)、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某居亲之丧 , 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 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某谓报国致君之功,正在乎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 , 杜奸雄,明国听也。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厚民力者,在乎复游散、去冗僭,以阜时之财也;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材也;备戎狄者,在乎育将材、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杜奸雄者在乎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绝乱之阶也;明国听者,在乎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于有道也。

(节选自范仲淹《上执政书》,有删改)

【注】①居亲之丧:指1026年范仲淹母亲去世。根据孝道传统,官员在职期间,如若父母去世,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丁忧期间,通常是不必问国事的。②庶乎:但愿,表示希望。③戎狄: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④夷:泛指周边的民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