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流飘荡    ②鸢飞    ③疏条交映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表现富春江的“异水”时采用了多种手法,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修辞手法上既有夸张,又有比喻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容水流湍急,运用两个比喻,且“奔”字是形容词作名词,表现出了水急浪猛的特点。 C、作者写山,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岀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D、“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从侧面烘托了山水的魅力,也含蓄地传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万子:王绥,字万子。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干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漕粟千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①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②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③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

阅读

【资料收集】

【资料一】

   蓝印花布的印染方式很适合手工作坊生产制作。它使用一种特制的防染浆,并用花板将花纹印在布料上,再用蓝色染料浸染,最后将防染浆刮掉,便透出了蓝白分明的花纹。

   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广泛的地域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蓝印花布都各有特色。蓝印花布同蜡染和扎染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

   蓝印花布纹样十分丰富,一般多以植物和动物的纹样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如喜上眉梢、五福捧寿、福在眼前、龙凤呈祥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蓝印花布的面料现在常常用来制作居室用品,如被面、床单、枕巾、门帘等。还可以用来做成服装和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用蓝印花布设计制作的服装往往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因为它具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之美。

   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
   1、棉布:选用民间手工方法纺线织成的“土布”。
   2、刻版:是用来漏印防染浆糊的花纹型纸。
   3、防染浆:蓝印花布的防染浆一般用豆粉和石灰混合调制而成。

   4、刮浆:将刻制好的花纹型纸覆盖在铺平的白棉布上,然后用刮刀将防染浆糊刮到纸版上,这样浆糊就通过纸版镂空的部分刮到布坯上,形成花型。

   5、晾干:刮印好花型的布坯在通风的阴凉处晾干后就可以染色了。

   6、染色:蓝印花布的染料是从一种叫“大青”的植物中提取浆汁而成的蓝色染料,通常又称为“靛青”或“靛蓝”。蓝印花布的染色用浸染法,一般要经过多次浸染,布坯才能染成沉稳的青蓝色。

   7、刮白:将浸染好的布料晾晒干后,刮去防染浆糊,花纹就随之显现。再经过漂洗、晾晒,一块蓝印花布就完成了。

(选自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资料二】

    《广志》曰: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靛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靛成矣。

(选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资料三】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
   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选自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释】①淀:同“靛”,一种蓝色的染料。

阅读下面古诗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黄鹤楼记

[唐]阎伯理

    州城西南 , 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 , 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⑧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释】①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②费祎:三国时蜀汉大将军。③巃嵸(lóng zōng):高耸的样子。④闼(tà):门。⑤井邑:城乡。⑥濑乡九柱:位于河南濑乡的老子祠,为古迹。⑦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的八咏楼。⑧仲宣:汉文学家王粲。所作《登楼赋》颇有名。

【乙】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____使含情对落晖。

【注释】①羽客:传说战国时燕昭王想学长生之术,大臣甘需给了一件羽毛做的衣服,后人遂称道士为羽客。

【丙】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①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