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破坏式治污是一种环境形象工程

    ①使用挖掘机或高压水枪疏浚底泥;一味滥用“生态挡墙”,采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固化河岸;将景观与生态混为一谈;控污截污管网难以充分发挥效率,将各种高耗能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到河畔……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体治污措施,被一些专家定义为“破坏式治污”。近日,媒体刊发文章,认为“破坏式治污”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加速衰退,正酿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②昔日臭气熏天、水体浑浊的河道,经过一番“整治”以后,河岸两侧甚至河底被用水泥硬化。在城市地区,人们对如此治污措施见怪不怪。这样的治污工程,看起来“效果显著”,河道两岸齐齐整整,工程验收时各种摆拍。但是,治污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让原本水体与环境隔绝开来。河道水体本来的自我净化功能,也因为跟环境、生物无法产生互动而逐步消失。长此以往,“生态挡墙”塑造了一汪死水,充其量就是一个毫无环境美感的大游泳池,与消除黑臭水体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③环境治理理应秉持久久为功的心态。很多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深挖根源,从源头上治理,堵住环境污染的漏泂。采取“破坏式治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掩耳盗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但不能排除污染源,还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二次破坏。而且,诸如河岸固化等措施一旦实施以后,几乎不能逆转,纠正的代价和成本难以想象。

    ④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被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各地对环境治理不可谓不重视,对治污效果不可谓不期待。然而,一些地方为了尽快出成绩,在开展环境治理方面过于急功近利,因此产生了新的矛盾。甚至,在有的地方,为了环保政绩的好看,出现了在环境治理上大拆大建的新的形象工程。表面上成绩显著,实际上让生态功能丧失殆尽。

    ⑤多年积累的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治理大气、水体、土壤等各类污染时,也应避免大跃进思维,真正造福千秋万代,对子孙后代负责。

    ⑥如果把握科学规律,开展符合生态需求的治理,未必需要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奥地利的穆尔河,曾是欧洲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经过拆除泥凝土护岸等措施,底栖动物恢复到2000多种,鱼类恢复到200多种,鸟类恢复到50多种。被外国专家批评“没有一条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河流”的上海,也在最近的规划中提出,护岸工程建设应减少对河岸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坚持自然植被、生态方式为主。

    ⑦科学治理环境的目标,不是将治理对象与生态环境隔离开来,不能人为地制造某些外表光鲜的“生态怪胎”。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归根结底是要恢复那个物种多样、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状态。如果河水里没有鱼,河岸边没有植被,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环境再“好看”、再“干净”,也不符合打造理想人居环境的需求,而只是虚有其表的自欺欺人。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王钟的)

(1)、文中第①段的作用是?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文中第⑥段使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阅读全文,我们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的特点。治理的措施有:①;②深挖根源,从源头治理,堵住环境污染的漏洞;③;④把握科学规律,开展符合生态需求的治理。
(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为(       )
A、破坏式治污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加速衰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B、环境治理应秉持久久为功的心态,破坏式治污见效快,不会给城市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C、环境治理上的大拆大建,成绩显著,让生态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D、创造美好的环境,就是要恢复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状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挫伤。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遗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

只扁担长啊。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您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每当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人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摸着父亲的额头,冲着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呢。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人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无论谁叫她,她也不应不动。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完,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选自2012.10《读者》作者尹定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
郝明义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
    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二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

    ①前些日子在某报见到一段文字:“资料表明,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水力钟的喷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兽首以水报时。这组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宫廷匠师制作。”后又发现各种报刊等宣传媒体虽文字稍有不同(有的还增加了动人故事情节),但都认同此说,大同小异而已。这种说法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工艺制造史,留下段精彩的佳话。其实这只是文学笔法,与历史事实是两回事。

    ②兽首人身的十二生肖辰像是华夏先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在北京地区就有证明。清朝康熙二十年就发现过唐代石刻兽首人身十二生肖辰像。清人吴长元撰《宸垣识略》记其事:“康熙辛酉(1681年),西安门内有中官治宅掘地,得卞氏墓誌,刻十二辰相,皆兽首人身,题曰:‘大唐故濮阳卞氏墓志,文曰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十五年(799年)岁次己卯七月……’”。这是刻在墓誌上的十二辰相,距今已有1200多年。

    ③至迟在13世纪中期,元朝已经将以水为动力的十二生肖辰像安置于宫廷,作为报时装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一,记元大都举行朝正大典的大明殿,“置灯漏贮水运机,小偶人当时刻捧牌而出”。元代著名诗人柯九思《宫词》诗记其事,并于诗后注明:“大明殿有灯漏,饰以真珠,内为机械,以小木偶人十二捧十二相属。每辰初到,偶人相代,开小门出灯外板上,直御床立,捧辰所属,以报时”。

    ④这精巧的机械,由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制造。郭守敬精于仪器和机械制造,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景符和窥仪等十余种观测天象的仪器,以及玲珑仪、灵台水浑等表演天象的仪器。元人齐履谦为记述其生平事迹而撰写的《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特别记述了他为元世祖忽必烈制造贡献这精巧报时装置的事:“公于世祖朝进七宝灯漏。今大明殿每朝会张设之。其中钟鼓皆应时自鸣”。

    ⑤从这些史料可以知道,兽首人身十二生肖像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集体创作,以水为驱动力的十二生肖时辰装置,是13世纪我国大科学家郭守敬发明创造,拥有“专利权”。不能随意将其送给18世纪来华供奉于清朝宫廷的两个欧洲传教士。虽然郎世宁在设计铜兽首时带入欧洲传统的喷水艺术,但其原创权仍然属于中国科学家。

(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数字阅读可以有深度吗?

邵鹏俐

①前不久,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办,数字阅读与5G相结合的尝试打造出鲜活的沉浸式体验,数字阅读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忧,数字阅读太碎片化、肤浅、缺乏深度了。然而,数字阅读难道真的不能有深度吗?

②我们当然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读纸质图书。翻动着书页,感受迎面扑来的书香气,正如作家苏童所说,“纸质阅读是生活的一种诗意”。作家王蒙也认为,网络时代的阅读固然有好处,但是用浏览替代阅读,用数量替代质量,人云亦云的风气会让大家不太爱动脑筋。的确,纸质阅读能避免各种广告消息的干扰,让人全身心投入,网络时代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家也确实喜欢跟风,缺乏独立思考。但是,这并不能全然否定数字阅读的价值。

③数字阅读同样可以有诗意,像现在的一些阅读器,不仅具有仿真的纸质效果,而且同样能不被人干扰。再者,如果选择看的文章质量高、有深度而且文字还精炼,一样可以引发读者的深思,假设一个人,看到一条信息后全盘接受,读到一篇文章后囫囵吞枣,即使面对的是纸质书,也不能够达到深度阅读。从这个角度看,其实阅读方式、阅读载体并不能决定人们能否深度阅读,只有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逻辑和批判意识自动化,才能坦然面对数字阅读。

④很多人责难数字阅读的碎片化,认为碎片化影响了深度阅读。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碎片化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清晰、简洁地表达观点?如何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吸引读者?如何避免文字空洞?处理好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在数字阅读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挑选优质的文章。短而优质的文章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在每天几分钟的积累下慢慢培养读者的思辨意识,这是数字阅读带给我们的福利。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碎片化对经典阅读不利。碎片化阅读怎么能把《红楼梦》读好呢?其实,即使每天只看到了几段文字,但是抬起头的那一刻,把这几个小片段回忆了一下,这些文字就留下了,而不是成为过眼云烟。开卷有益,积少成多,不管读什么,读完后去回忆去思考,才是有质量的阅读。

⑤可见,如果能够思考,数字化阅读同样可以有深度。深度阅读不在于读了多厚的书,多长的文章,而在于我们能否保持持续思考。数字阅读以便捷的方式正不断塑造着我们快速思考能力和辨识速度,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在写作时代和出版形式都发生复杂的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开发数字阅读的渠道,以之丰富和补充我们的阅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5月11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