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作说明。                           

(2)、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  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  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举一反三
为邀四方宾客共品浙江山川之美,学校拟做一份导游手册,请你根据下面的诗文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甲】

题台州隐静寺

唐·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乙】

淳熙十五年,南至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

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息,心目为之醒然。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

(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

【注释】①杯度:南朝宋高僧。②南至:冬至。③偃蹇(yǎnjiǎn):高耸。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