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疆晨报5月31日消息,5月30日,随着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18位村民整齐划一的动作,一排排海水稻秧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这片昔日的重度盐碱地一派江南水田风光。

    与此地同步,在黑龙江大庆、山东东营军马场、山东青岛城阳区和浙江温州等地,海水稻秧苗也正在覆盖不同类型的盐碱地,这些也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让荒滩变粮仓”的构想奠定现实基础。袁隆平参与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工程计划在3~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的咸水灌溉种植条件下,每亩产量达200~300公斤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3亿亩可以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高产海水稻,粮食增产前景十分广阔。

    (摘编自石丰森《袁隆平海水稻插秧新疆喀什 盐碱地上生机盎然》)

    材料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展望美国地缘政治的长期目标时就宣称:“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粮食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底线。从国内来看,中国农业尽管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粮食危机不时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动荡,在信息化背景下,粮食与石油、货币一样成了一国制约他国的战略武器,粮食安全的强国民生存之根、固国家经济之本、增国际竞争之力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粮食生产效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进城务工,“谁来种地”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谁来种地” 与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核心又是粮食生产效益,而现实中,从事粮食生产收入与从事非粮收入、非农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粮食生产效益越来越低。如果粮食生产效益偏低,粮食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就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摘编自朱有志、陈文胜《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应对新挑战》)

    材料三:

    去年在中国,海水稻曾收获超过620公斤的亩产量。据预测,在中国种植1亿亩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计算,就足以养活8000万人口。而全球有142.5亿亩盐碱地。

    小小的种子,何以让中国屡屡书写举世瞩目的奇迹?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迪拜沙漠,引入来自中国的“四维改良法”,要素物联网模组展示了神奇的“魔力”——地表装配智能喷洒灌溉系统,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部,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运送至回收池供循环使用……技术革新,让那些曾经的“不可能”一个个被抹去。中国水稻走向世界的故事,正是中国农业技术走向世界的故事。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一大批杰出中国科学家不仅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为增进人类福祉带来了巨大正能量。一个个志在创新的个体,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

(摘编自钟声《水稻“世界波”折射创新之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疆喀什盐碱地区海水稻种植试验成功,意味着我国可开发的盐碱地均可推广种植海水稻,这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B、粮食安全不仅是国计民生的发展需求,也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战略需求,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 C、要素物联网模组的“魔力”有定时定量精确喷洒水肥、将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部、回收多余水肥等,创造了沙漠变良田的迪拜奇迹。 D、人才驱动既意味着我国要拥有大量的杰出人才,也要求广大人才发扬志在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攻坚等优秀精神品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喀什地区为代表的多地域多类型盐碱地海水稻种植试验,为袁隆平的美好理想奠定了现实基础,为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新的可能。 B、粮食生产效益越来越低,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造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这警示我国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C、海水稻种植推广、“四维改良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生产量,但由于粮食生产效益没有提高,对我国粮食安全无法产生积极影响。 D、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并且为全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3)、当下,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過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綁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

    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

    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

    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超,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

(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年9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二:

    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 很大程度是商家推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一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

    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演费观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費。送礼的人抱着“好包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

    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着,“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里子”上讲完,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

    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几,成了利益榆送和交换。特别是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概,结私人之谊”,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

(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 元左右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

“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費: 如果是送给长辈,我就单独买个

    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 先买好月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

    “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包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4000 多件相关商品,在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200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新花样,清新楠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心仅的包装。

    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

    “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注重月饼本身的品质。

    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摘编自《节俭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实践因其强调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而具有明显的“生态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开辟排污权交易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环保产业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整体上,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似乎不能被过高估计。此外,以环境NGO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在促进环境宣传教育、推动公众参与、改进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依然有限。

    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这些规划纲要中除了明确提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目标及其工作安排外,还设置一些重要考核指标。实践证明,这些指标对于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较为有效的约束。

    此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发展的统筹协调,强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节选自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

【注】①非政府组织英文缩写。

材料二:

【注】“十三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渐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预测到2020年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有望达到2.25万亿元。

(选自陆澜清《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及环保细分市场前景分析》)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全对应,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战略安排。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环境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节选自人民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四:

    英国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度,到今天重现蓝天白云,成为空气治理成功的典型。半个世纪英国是如何改善空气质量的?

    以20世纪90年代为划断,之前,英国政府采取的是“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立法大都是在具体污染事件出现后,针对具体污染物才颁布相关法律;之后,英国认识到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的种种弊端,继而提出“整体式”空气污染治理。从政府层面,英国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观的战略指导,提出全国空气质量的目标,规划审查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的步骤,划分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辅以各种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帮助;一方面给出相对微观具体的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具体行动提供帮助。另一个重点在于地方政府,英国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大量的合作来开展对空气污染的整体治理,这种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邻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

(节选自蔡岚《空气污染整体治理:英国时间及借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

材料二: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材料三:

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

(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 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物和遗址等物质资源、革命传统和文化等精神资源,要准确把握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的丰富内容。

构建红色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并科学设计思政课红色实践教学大纲。学校主动对接博物 馆、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支持成立红色文化社团、举办校园红色研讨会,以重大纪念日和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话剧表演、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红色文体活动。

推进全国思政课教研系统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以数字化技术纵深挖掘、横向 关联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专题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拓宽网络教育宣传平台,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主流媒体的红色时政节目,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媒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和场景推送红色知识。

鼓励专任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邀请 革命老兵、英雄模范和红色基地讲解员等参与思政课合作教学。搭建研究队伍平台,组建研 究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课题组和教研室。通过集中培训、实地研学等方式,让思政课 教师首先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深厚,提升融入红色资源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小学阶段侧重红色历史文化启蒙,初中阶段侧重革命感性体验和历史知识学习相结合,高中阶段侧重红色实践体会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大学阶段侧重实现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研究生阶段侧重对红色资源的宣传阐释和研究探索。

(摘编自许玉久、赵彩萍《融入红色资源 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

材料二: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将有力促进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如何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青年学生播下理想信念的火种,“大思政课”亟待选择并践行新的“打开方式”。

“大思政课”的终极目标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 计,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一代新人。通过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助于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

“大思政课”就是要综合运用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宏阔视野,充分挖掘百年党史中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大事件、大题材、大素材,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赓续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今,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沂蒙精神……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总之,“大思政课”不仅要知识解疑还要思想解渴,不仅要学习认知更要有实践体悟,不仅要有理论透彻更要有信仰坚定,努力做到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有血有肉。

井冈山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史;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西迁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自力更生的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讲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坚定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大思政课”鲜活感人的素材,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大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展现“三尺讲台,时代山河”的恢弘气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一座丰饶的“思政富矿”,值得我们用心用力传承好、弘扬好。

(摘编自张昕《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度融入“大思政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节选)

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什么是天道?就是讨论天地的来源和自然的法则。还有人道,人道就是人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道理.朋友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那你为什么不提一下就是“天人合一”呢?我的看法是,“天人合一”只是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一种看法,一种很有价值的看法,但不能用“天人合.”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主题,因为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古代除了讲“天人合一”以外还有“天人相分”,天和人既相分又统一。这种观点也有很深刻的理论思维的意义,我不赞成用“天人合一”,在座的朋友们都很熟悉,西汉时期,董仲舒适应当时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说,我的老师侯外庐先生一直都认为这是神学的命题,它也是“天人合一”中一种观点,一种理论体系。不去区别“天人合一”这一理论里的不同情况,认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我觉得有些不妥当,也有些不全面,所以我的看法是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是传统文化的主题政治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等都和这个主题有关系,它的涵盖面很宽,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概括进来。

②紧接着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主题,而不是其他的主题。和古希腊比较起来,它就不是这样一个主题,它的主题很可能就是恩格斯所讲的存在和思维的关系主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的主题套用在中国文化上就有点套不进去了。要从各自民族的具体历史事实出发,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中国历史跨进文明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由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我们这条路的走法,它的特点和希腊的不一样,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我想稍微列举一两条。中国有很长的农耕的历史。现在考古学里有一个分支,叫作“农业考古”,农业考古告诉我们,距离今天7000年,在江南某些地区就有稻米了。农业考古不是凭想象的,要看地下发现的东西,要看有没有稻米、稻谷的种子。实际的东西,是历史的直接见证人。在今天的浙江省余姚,有一个河姆渡村,在河姆渡村的东北发现了一个遗址,1973年开始发掘,后来考古学家给了一个名字,就叫河姆渡文化。在考古学上是一种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实际上也属于仰韶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在河姆渡发现的遗址距离现在7000年左右,已经发现这里适合种植稻子。在座的同志估计都到这古城西安,到西安以后,有一个地方大家是必要看的,就是半坡遗址,距离今天西安城东面不是很远,半坡遗址整个的规模、当时我们的先民住的什么房子、用的什么陶器,大家看得一清二楚,距离今天6000年。遗址中发现了几斗谷子,我们北方人叫谷子,谷子磨过以后,把谷子的皮去掉,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小米。我们还可以看到,半坡遗址的很多土颜色发黑,为什么发黑呢?考古学家研究,当时种小米用烧荒的办法,烧荒以后土壤比较松软,便于种谷子。例子不止以上两个。考古学得出一个结论,距离今天6000年到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基本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原始农业靠天吃饭,因此要解决一个天和人的关系,要研究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天道和人道成为传统文化的主题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所决定的。

③《周易》这部古籍里这样说:君子必须懂得两门学问,一门学问是天文,了解时间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把农业生产搞好。与此相称的,还要了解人文。“人文”这个词并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首先出在《周易》这本书里。懂得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说懂得社会制度、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一个文明的人,就必须懂得人文,提得很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主张学天文,这和农业生产有关;学人文,人自身的道理、社会制度的道理,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尚书·尧典》里就有“文明”一词。文明指什么呢?文明就是指治国者的道德品质、才能就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叫作“文明”。文明是和野蛮对称的,文明多一分,野蛮就少一分,文明进一尺,野蛮就少一寸。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大的论争,论争“文野之分”,要把文明和野蛮区别开来,当时的先进人物都打着文明的旗号来反对野蛮。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君子贱野而羞瘠。”(《荀子·礼论》)什么是历史?我想给历史做这样一个界说,恐怕大家是赞同的。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文明的历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漫长历程。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人们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文明的经验和教训就叫作“文化”。人们在历史过程中要创造文明、建立文明、推进文明,在这个方面积累的经验我们就叫文化,这是正面的。但是文化里也有糟粕,也有教训,那种神秘主义,那种和时代不协调的东西,如迷信、愚昧等等,就是文化中的糟粕。所以文化离开文明这个总的目标就说不清楚了。总之,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这样去表述:讨论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张岂之新世界出版社《中国高层讲座》2006年7月第1版,有删改)

材料二:

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节选)

首先,(   )如果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为矛盾双方,那么,由发展引发的“人——天”矛盾实际上包含经济建设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建设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矛盾三类矛盾。仅从矛盾的复杂性上看,反映“人——天”矛盾的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就比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协调问题更难解决。其次,(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不是可能出现的瓶颈,而是已经出现的瓶颈,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情势如此严峻是因为,“发达国家两百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最后,(   )在“人——天”关系中,人是被决定的,在本质上是被支配的。比如,环境承载力是由自然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承载力,却无法对环境承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人类面对资源环境瓶颈,不能根本改变资源潜力,只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容量。如果说人类可以用创造更多劳动产品的方式化解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可以用创立新的收益分配制度的方式解决低收入阶层与富有阶层之间的矛盾,那么,(   )如果一定要用创造这个概念的话,那就是创造更能适应环境要求的生产技术、消费方式等,即适应性造。

(徐祥民《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新华文摘》2016年第17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