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松树金龟子》同步练习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②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示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做声。

③而松树金龟子的危害,照我看来 , 成为了灾。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①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②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由,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由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③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 , 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④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                        

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诺如病毒

       ①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④“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关注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

       ⑤“诺如病毒”感染病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⑥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⑦如发现诺如病毒病情,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阅读《冠状病毒》一文,完成下题。

    ①1937年,冠状病毒首先从鸡身上分离出来。1965年,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它的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②冠状病毒颗粒的直径约60-200nm,平均直径约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③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

    ④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 , 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呈流涕、不适等感冒症状。有报道称冠状病毒感染会出现发热、寒战、呕吐等症状。

⑤在美国密执安州的一次家庭检查中,证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各个年龄组,0-4岁占29.2%,40岁以上占22%,在15-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这与其它上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大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⑥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对其预防有特异性预防,即针对性预防措施(疫苗,疫苗的研制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较长,解决病毒繁殖问题是其难题)和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即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措施,如戴口罩、保暖、洗手、通风、勿过度疲劳及勿接触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⑦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阅读下面的短文和链接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质量的睡眠有利于清除大脑垃圾

    从“熬夜有害健康”到“熬夜会让人变傻”,这些说法几乎已成为一种常识,但是其中的奥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读。美国波士顿大学神经科学家劳拉·刘易斯团队发表于 2019年10月31日《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有可能进一步揭示其中的机理。

    刘易斯团队对13名志愿者进行研究,让他们带上脑电帽,在核磁共振机器里睡觉。脑电图会显示,一个人处在哪种睡眠状态;核磁共振会测量血氧水平,显示有多少血液退出大脑,又有多少脑脊液流进大脑。研究人员则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和记录。

    从人的大脑里血氧浓度的明显变化可以知道,人在睡眠时,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每当大脑中的血液大量流出,就给大脑腾出了一定空间,脑脊液则会趁虚进入大脑,对大脑进行冲洗和清洁,去除大脑中的毒素,其中就有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

    大脑中的血液与脑脊液的交替其实是由睡眠时的脑电波来控制的。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这体现在脑电波节律上,通常与睡眠的不同阶段相关。睡眠过程的节律是,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快速眼动睡眠会伴随高度活跃的脑电信号,在这个时候会出现梦境;慢波睡眠则只会伴随低活跃的慢脑电波,因此慢波睡眠也被称作深度睡眠,决定了人能获得好的睡眠质量。

    刘易斯等人发现,在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时,脑脊液经特定脑区过滤后周期性地进入大脑,并且环绕整个大脑流动。而且,在脑脊液进入大脑之前的数秒钟前,血液会迅速退出大脑,给大脑腾出更多的空间,并且还会伴随有节律的慢波脑电信号。血液退去和脑脊液进入大脑并在大脑中循环的现象是平均每20秒就会进行一次。

    这个研究至少说明了一些问题。一是人们要在熟睡时,或者说有质量的睡眠(深度睡眠)时,大脑中的血液才会退出,给脑脊液腾出空间,让其进入并清洗大脑。同时,脑脊液对大脑的清洗与脑电波有关,可能是由活跃度低的慢脑电波触发或主导的。此外,脑脊液清洗大脑后,会带走大脑中的一些毒素、垃圾和污染物,因而会让人在睡醒后大脑变得清新和充满能量,让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在刘易斯等人的研究发现之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家迈肯·内德加德的团队在2013年发表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早就提出,大脑有一套排污系统,人在睡觉时可通过该系统将清醒时产生的毒素蛋白排出去,这个排污系统就是脑脊液的循环,也称作脑淋巴系统。脑脊液平时充斥在大脑周围以及脊髓中,会利用脑部血管周围的一些小通道进入大脑组织。

    内德加德等人发现,睡眠中的小鼠大脑中的组织间隙比那些清醒时小鼠大脑中的组织间隙要大60%,这就让流经这些区域的脑脊液能有效清除大脑中的有毒代谢产物。为了弄清脑脊液清洗掉的废物是什么,研究人员采用了荧光标记物标记β-淀粉样蛋白。因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的主流学说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人的认知退化和痴呆。

    研究人员通过荧光标记物标记β-淀粉样蛋白观察到,小鼠在睡眠中,β-淀粉样蛋白流出脑子的速度比正常清醒时的速度快2倍。这也证明,在睡眠中,脑脊液进入大脑的确能清除大脑中的毒素和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不过,这一研究结果是在小鼠的大脑中观察到的。现在,刘易斯团队在人的大脑中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既是重复验证了这一结果,又证明了脑脊液在睡眠时清洗大脑不是从动物推论而来,而是在人身上得到直接证明,并且还证明,脑脊液清洗大脑的过程是与睡眠节律同步进行的。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旁证是,人的睡眠姿势也可能有效帮助脑脊液清除大脑中的废物。2015年,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本维尼斯特团队采用动态增强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大脑中的淋巴系统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大脑中的脑脊液在侧卧睡姿中表现得最为活跃,清除大脑中的废物也最有效。

    [选自《南斱周末》(2019年11月18日科学版,有删改)]

    (链接一)

    数据显示,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在青少年中,睡眠不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今年“世界睡眠日”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乢》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每天睡眠不足 8小时,青少年儿童普遍缺乏睡眠。而睡前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导致青少年睡眠质量差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重视。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4日09版)]

    (链接二)

    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调查显示,36.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肥胖症,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3.7%。此外,还有40.5%的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儿童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1.4%。从学习成绩看,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分别有45.4%、34.1%的孩子在班级排名中分别位于前5%和 6%~20%。而在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则有41.9%的排名在班级的75%以后。专家呼吁,睡眠不足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应关注孩子的“欠眠”问题,共同呵护青少年儿童的睡眠,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节选自《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