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

文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选  择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③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④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⑤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
        ⑥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 , 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
        ⑦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⑨“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 :“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⑩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⑪泪再一次流下来 , 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⑫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身在“辐”中要知“辐”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辐”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如此,你□不用怕了。因为,怕也没用!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⑦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⑧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
        ⑨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⑩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⑪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作者阮华君,文章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子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子韫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子韫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放弃者绝不会赢

(美)罗莎琳·拉塞尔

    ①在我13岁那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爸爸告诉了我一句话,这句话至今仿佛依然响在耳边。

    ②那时的我又高又瘦,象个烟囟清扫棍,站在离家不远的康涅狄格州海边的一座跳台上。我们正举行一场假期跳水比赛,在朋友们鼓励中,我进入了决赛。

    ③另一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刚刚跳进水里,她不但跳水技术相当棒,而且已经17岁了,有着维纳斯般的标致身材。我羡慕地注意到,场上所有的掌声都是送给她的,这不禁让我恼火起来。当她从水里游上来时,迎接她的是观众们的口哨声和欢呼声,这不只是因为她跳得好。在她面前,我有些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配和她比赛。

    ④这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的泳衣上身的关键扣子突然崩开了!我没有请裁判给一点时间去换泳衣,而是以这个意外当借口放弃了比赛。我用手握着胸前的泳衣,双脚朝下从跳台上跳进了水里,当然也就立刻输掉了比赛。

    ⑤我爸爸正在一条小船上等着我,把我拉上船后,他没有安慰我什么,而是说:“罗莎琳,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放弃者绝不会赢,赢者绝不会放弃!”

    ⑥“放弃者绝不会赢”,此后,在我想证明自己不比身边的男孩子差时、在我从干草棚上跳下来摔断了腿时,我都低声对自己说着这句话,这句话伴随着我成长起来。

    ⑦多年后的一天,我走进了纽约一间小排练室,来这里学习舞蹈课,为在一个音乐喜剧里扮演角色做准备。舞蹈训练很难,我感觉自己永远也学不会似的。“这个音乐节奏快,恐怕你的腿太长,跟不上,”教练不耐烦地说。

    ⑧我气得满脸通红,拿起夹克就往外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跳水的那一天。我把夹克放了回去,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练习,练到我的双脚都麻木了,但我最终掌握了这个舞蹈动作。

    ⑨和很多简单的道理一样,在我遇到的麻烦越大的时候,就越是感到爸爸这句话的深刻。后来我去了好莱坞,事业刚见起色,就陷入了最可怕的低谷。那时我很长时间都是在扮演一个职业女性,但我觉得自己的未来是在喜剧角色中,可是没一个人想要给我机会走出困境。一天下午,我感觉再也受不了了,就去找导演。“我已经是第19次扮演这个角色了,演恶心了,”我抗议说。“我无法再从这个角色里学到任何东西,就连我每次上台用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但是导演根本没心思听我的话。

    ⑩后来我看到出现了一个扮演喜剧角色的机会,就一次又一次地央求着要演这个自己喜欢的角色,为了让我闭住嘴,导演终于给我安排了一次试镜。我按导演的要求,以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试演这个角色。试镜结束后我问他:“我可以演吗,只一次,以我的方式。”

    ⑪我曾经一连几个星期在更衣室的镜子前以“我的方式”练习过,虽然我不敢肯定自己有机会扮演这个角色。现在导演回答:“罗莎琳,你演得还真有些感觉。”于是,他让我在电影《女人们》中扮演西尔维娅,这个角色为我在事业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⑫爸爸的这句箴言在我的个人生活中也在一直支撑着我,我以前从不知道“病”是什么滋味,可在我的儿子兰斯出生后,疾病就成了我的常客。在我的健康每况愈下的时候,老想用酒精和催眠药来麻醉自己。“放弃有什么不好?”我问着自己,“我应该认命。”

    ⑬但是我再一次想起了爸爸的那句话,没有沉沦下去。经过了四年的休养,我又回到了正常的、积极的生活。

    ⑭后来,我出演过许多部电影,作为肯尼修女基金会的联合主席,我每周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去那里做工作。在忙碌中,我忘记了自身的烦恼。和那些我在医院里帮助过的患有小儿麻痹的孩子们相比,我自己的任何麻烦都显得微不足道。

    ⑮我始终在心里感谢着爸爸,13岁那年跳进海水时,是他把我拉了上来。没有爸爸那句箴言的指引,我不知有多少次会在生活这座海洋中茫然飘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氤氲豆角香

王一如

    ①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②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佝着背,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祷告。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与土地融为了一体。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A】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③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这便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

    ④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外婆早早地学会下所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的责任,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命运便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⑤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豆角好活,产量又高。几场春雨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正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地的生活都点亮了。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⑥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时,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这是一种尽管“天欲雪”,也能笑问“能饮一杯无”的心境。

    ⑦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还未收获时,便时不时到地里看看。每当这时,地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B】她有时翻翻几片叶,有时端详几朵花,有时松松脚下的土,有时勾起几片草屑。当她做完这一切时,便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佝着背,微笑着,“啧啧”地赞叹着:“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风一吹,豆角叶儿沙沙作响,伴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画。

    ⑧成熟的豆角,外婆把它们摘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另一部分晒干,囤起来。【C】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少顷,醉人的香便在厨房里漫开了。小时候耐不住,每每此时,我便跑到外婆身边,扯扯她的衣角,迫不及待地讨一口吃,身旁的母亲“噗”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額头:“这都等不及呀?”

    ⑨待豆角上桌,外婆永远是吃得最少的一个,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我夹起根小咬一口,泛着油花的香便在ロ腔中弥漫,那是源于土地,源于自然,源于爱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回味悠长。仿佛自己此刻正站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建意、随性、自由。这是我尝过的,最接近故乡的味道。

    ⑩我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而外婆,那个微佝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阳,融为一体。

(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22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白色鸟

何立伟

    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那片河滩就不会这么苍凉空旷,唯嘶嘶蝉鸣充实天空。

    然而长长河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野花的芳香。却是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

    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短袖。皮带上斜插一把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却喜欢咧开嘴巴。夏天的太阳,连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那剩下的一颗门牙。

    “呀,累。晒死人呐!”“就歇歇吧。城里人没得用。”

    在河堤旁,少年坐下来。把两只竹篮扔在了脚旁。紫色的马齿苋,有了大半篮。这马齿苋,乡下人拿来摊在门板晾晒干了,就炒通红通红的辣椒,爽口得很。

     “扯霸王草?”黝黑少年提议。“要得。要得!”

    “输了打手板心?”“打手板心就打手板心。”

    便一来一去扯霸王草。蝉声嘶嘶嘶嘶叫得紧。

    那白皙少年解下弹弓,捡了颗石子努力一射,河心就起了小小一朵洁白水花。

    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数故事,古老而新鲜。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津津地舔着天空舔着岸。

    “你看出来左边的岸和右边的岸,有哪样不同?”白皙的少年说。“左边有包谷地。右边没有。”

    “不是问这个呐。”

    “左边……有个排灌站。右边没有。”

    “不是问这个呐!”黝黑少年摇脑壳了。

    “唉呀你,看呐,左岸要平一些,右岸要高一些。还没看出来?”“吔,吔,真的咧!”

    “这里头有道理。你晓得啵?”“唦讲,晓得就讲唦。”

    “我表哥,他讲这是地球自己转动造成的!”啧,啧,你晓得好多道理。”

    白皙少年于是笑了。“

     “采了这样多马齿苋,回去外婆会高兴咧!”

    那白皙少年,于默想中便望到外婆高兴的样子了。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湾里。

    却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竟不晓得为什么。方才吃午饭时候,有人喊外婆,声音好大。待外婆回来,就带了这黝黑的少年——他的朋友,叫他们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采马齿苋,划水,随便。总之要痛快玩一下午。“听话,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一人给了一只大竹篮。其时头上太阳,正如烧红的一柄烙铁。白的少年好高兴,同时又讶异。因为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然而今日全变了。外婆你几多好!

    黝黑少年说:“划水好啵?”

    “好的。”眯了眼睛望对面绿色的岸,和远远淡青的山。

    河水清凉又温柔。轻轻托起一黑一白赤条条两个少年;轻轻忽开忽谢着一朵一朵漂亮水花。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后面则是芦苇林。汪汪的绿着,无涯的绿着,恰如少年的梦想。

    “哎呀!这地方,几多好看。”“城里来的才讲它好看。”

    赤条条的少年站在岸上。一个白皙,一个黝黑。头发湿漉漉的,情绪倒比天空还要晴朗。然而那白皙少年,陡然闷声一喊,就朝后面倒退数步,踉踉跄跄。

    ——水草里头有条蛇!

    “莫怕,”黝黑少年说。同时猫腰下去,极快地捉住蛇尾随手一扬,那蛇便如闪电,倏忽落在了河里头。白皙少年出了大半身汗,立即对他的朋友生出了景仰。

    刚刚的还要讲几句话,朋友忽然竖起食指止住了,耳语道:“莫做声,快看。”“——咦呀!”

    白皙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什么时候落下来的呢?

    四野好静。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的亮。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要捉住就好咧。养起它来天天看个饱。”黝黑少年悄声道。

    “不。”“你不喜欢?”“比你喜欢得多!”

    黝黑的一笑,也就哑默无语了。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赤条条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头觑。草好痒人,却不敢动,不敢稍稍对这画图有破坏。天蓝蓝地贴在光脊的背。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做什么敲锣?”

    “呵呀,”黝黑少年皮球似的弹起来,“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

    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天好空阔。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选自《小城无故事》,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