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郑人买履》同步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马价十倍

    每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注释] ①比:连续,接连 ②贾:同“价”。

(1)、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郑人为盖》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材料二:东篱小院,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 , 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 , 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嗅,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

(选自宋•陆游《渭南文集》)

【注】①茀:指杂草丛生。②瓮:一种器具,此处引申为酒。③潴:积聚。④芙蕖:莲花。

材料三:

折桂令•叹世其二

马致远(元)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②孟光台:隐士之名。③倒大:非常大。

材料四:陶一日谓马曰:“君家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注释】①陶生,寄居于马家,善治菊。②马子才,顺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