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涡阳县新兴中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用十年圆一个梦想,这样的浪漫主义背后从不缺乏励志。“我值得这个冠军,只是它来得有点晚。”站在世乒赛的舞台中央,泪水已在刘诗变的眼里打转。但对于不放弃的人,冠军永远不会晚。

冠军来得晚,但它终于来了

    就像是一出轰轰烈烈的大剧,终场时,大悲大喜都成了内心的戏码。

    拿到最后一分后,刘诗雯握紧拳头、高喊一声,随后便埋着头趴在了桌子上许久。没有夸张的庆祝,便旋即起身致谢裁判和对手,只是她眼眶中晶莹的泪光佐证着汹涌的情感。

    “赢完心情很激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赛后,夺冠那一瞬依旧是刘诗雯最复杂的感受,“几秒钟回过神来,感觉自己真正拿到冠军了,那一刻其实心情还是挺复杂的,瞬间有情绪的释放。”

    这一刻,刘诗雯等了太久。6次参加世乒赛,前5次全部杀入了4强,在2013年和2015年先后闯入决赛,却分别输给了两位大满贯冠军李晓霞和丁宁。

    这些年,这些只差一步,功亏一篑的场景不断在刘诗雯脑海浮现,她甚至也无法免俗一度将其视为宿命。

    还好命运从不放弃坚持的人。就像刘诗雯自己感慨的那样,“坚持到今天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虽然冠军来得晚一点,但它终于来了。”

    从横滨到布达佩斯,刘诗雯用10年的时间让梦想照进现实。

绝地反击的力量促她成熟

    越挫越勇的刘诗雯感动了众多球迷,“刘诗雯的成绩终于匹配上了她的实力。”这成了社交网络上点赞最多的论调。

    或许旁人无法感同身受刘诗雯起起伏伏的职业生涯,但看得到她从未被击倒的强大。

    过去,心理问题正是她一次次与这两项冠军失之交臂的主因。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是刘诗雯“心魔”的开始。在决赛中,在丁宁先失1分的情况下,出任第一单打的刘诗雯一人输掉2分,终结了女乒在团体世乒赛上的8连冠,也让她失去了伦敦奥运会的机会。

    而对刘诗雯影响最大的无疑是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她在丁宁脚部受伤的情况下,心态出现波动痛失好局。

    之后的一年中,即便登顶了世界第一的刘诗雯仍然在最后关头被挡在了里约奥运单打大门外。彼时女队主教练孔令辉的解释是:“李晓霞和丁宁的心态更稳定一点。”

    连番挫折让刘诗雯也曾自怨自艾,甚至因态度消极被罚。去年国乒进入调整阶段,她没有明确的主管教练,无论从训练、比赛还是心态上都逐渐丧失了以往的斗志。

    “我处于对前途很悲观的状态,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有冲击冠军的实力。”刘诗雯在赛后将职业生涯的转机,归功于去年下半年马琳和刘国梁的回归,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归来的是那个不放弃的她。

东京奥运会,冲击大满贯?

    除了刘诗雯不放弃,主管教练马琳的不抛弃也成就了这段励志大剧。

    主管教练从肖战变成奥运冠军马琳,其实一开始的效果并不好。尤其是输给早田希娜,以及直通赛表现不佳后,师徒二人都背负上了沉重的包袱。

    在许昕和刘诗雯拿下混双冠军后,马琳在混采区泣不成声,“她(刘诗雯)顶着很大压力,我也一度怀疑执教能力和方式方法是否正确。”

    其实,为了备战此次世乒赛,师徒二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刘诗雯说自己封闭训练时练到精疲力尽,“教练每天在球馆里陪着我泡八九个小时,练完单打练混双,天天转着圈地练。”

    如今,这两个分量不低的世乒赛冠军是对师徒二人汗水和泪水最完美的回报。

    当然,他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在拿到世乒赛冠军之后,刘诗雯离成就大满贯伟业就仅剩下一枚奥运金牌了。

    未来的侧重点究竟会放在女单还是混双上?刘诗雯说现在还并未过多考虑。

    “我都想选,但决定权不在我。当然,我对奥运会十分渴望,我也有信心去冲击这两个项目。”

    十年一梦破茧成蝶,小枣的大满贯或许不会太远。

【注】①小枣:刘诗雯的绰号。

(1)、通读全文,概括刘诗雯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文中画横线句子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3)、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刘诗雯在赛后将职业生涯的转机,归功于去年下半年马琳和刘国梁的回归,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归来的是那个不放弃的她。

(4)、说说文章标题“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有何妙处。
(5)、联系本则新闻,就“心态”与“成败”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后面小题。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①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
        ③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④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⑤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的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尝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如此的智慧。
         ⑥母亲去世快20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
         ⑦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⑧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那时母亲已仙去多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选自《风雪夜归正逢时:我是刘心武》,略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加油,小电梯

    大楼里新装了电梯。一部小小的电梯。

    小小的电梯,力气也是小小的。

    小电梯最喜欢的客人,是松鼠弟弟。他个子小,又住在二楼,小电梯送起来可轻松啦。

    小电梯最害怕人多的时候,人多,要去的楼层又高,他就更害怕了。

    放学和下班的时间,是小电梯最头疼的时候。

    兔子小姐背着背包进来了,绵羊阿姨挎着篮子进来了,乌龟爷爷拄着拐杖进来了,刺猬奶奶把刺缩了缩,小心翼翼地进来了……

     “不行不行,太重啦!”小电梯叫起来,“我运不动啦!”

    运不动的时候,就得有人出去,减轻小电梯的负担  。有时出去的是长颈鹿伯伯,有时出去的是狗熊叔叔,有时出去的是猪大婶……

    小电梯那么辛苦,大家都能理解他。

    要说最不是滋味的人,那大概就是大象先生吧。

    大象先生长得胖,每次他走进小电梯,别人就没法进去了。这还不算,他很快会听见小电梯说:“哎哟哟,大象先生,我实在运不动您!”

    运不动怎么办?大象先生只好走楼梯。

    唉,他偏偏住的还是最高的一层。

    小电梯觉得过意不去。他决定锻炼锻炼力气。

    又到了下班和放学的时间,小电梯迎来了好多客人。鳄鱼先生进来了,斑马先生进来了,浣(huàn)熊太太进来了……小电梯咬紧牙关。到了平常该叫“不行”的时候,他忍住了没有叫。他让自己慢慢地,稳稳地,朝着楼上迈步……

    小电梯习惯这样计算自己的进步:今天可以  多送一个松鼠弟弟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兔子小姐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斑马先生了……

    等到小电梯可以面不改色地运起满满当当的客人,用不快也不慢的速度爬到最高一层时,季节已经从夏天变成了冬天。

    做好了十足准备的小电梯,在这一天的傍晚等待着大象先生的光临。

    大象先生回来了,他正要去走楼梯,小电梯喊住了他:“大象先生,今天让我送您吧。”

     “真的可以吗?”  大象先生的鼻子卷成了一个问号。这么久以来,他都习惯了走楼梯。

     “可以的。快上来吧!”小电梯自信地催促着。

    大象先生走进了小电梯。奇怪,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小电梯嘀咕着。

    啊,明白了。大象先生瘦啦!他每天都要走十几层的楼梯。在小电梯锻炼的时候,他也在锻炼呢。现在的他结实又苗条,胖  胖的身材不见啦。

    小电梯带着大象先生升向顶楼。真快呀,真轻呀。小电梯有些遗憾地想:如果大象先生能够再胖一点,那才好呢。

    而大象先生呢,他也在想着:小电梯这么努力,我是不是应该吃胖一点,来回报他的心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阅读

月光院落

韩慧彬

我迷恋月光下的事物由来已久,即使含着虚伪,也比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来得真实。今夜,月华如水,银辉遍地,竹影碎摇,穿林带叶,就让我顺着月光洒落的方向,对月光院落展开一次深情的凝望。

院落的青石板路面上还散发着人间烟火的味道,但它只能在月光下以倔强的性格、静默的姿势守望。涂改院子的黑色剪影,一向是月光的权利。锯齿状的屋檐也表现得俯首帖耳,表情恭顺而生动。露宿院落的妻,当仁不让地成了月光院落的主人。劳累的鼾声夹杂着不知疲惫的蛙声,此起彼伏。恍然惊醒的她或许感到了深夜的凉意,想掀起薄被裹住身体再入梦乡,不料拉抻的却是屋檐下的一卷月光,不得不起身回屋,倒床安眠。

月光本来是比较慵懒的,它没有任何急于要完成的任务,醉卧沙场的明亮铠甲和横陈竖列的葡萄美酒,它定会一视同仁,所以它具有随遇而安的本性。

月光泻入江水,就不得不与大江为伍,成就“月涌大江流”的奇观。月光与院落相伴,则以修改院子、戏弄阴影为赏心乐事。劳作一天后的院子,是很愿意接受月光的清洗和抚慰的。衣服堆放在脚盆内,尚未晾晒,它们阴暗凹凸的轮廓,是按照月光的意愿涂抹的,它们的线条呈现出月球上环形山的形状,这种涂抹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让月光找寻到家的感觉。

院子里,妻种的兰花、刺玫、紫苏,还有一些野草闲花,在月色中显得愉悦安详。它们白天争奇斗艳的好胜心,在月光的统一调度安排下荡然无存。因为月光之色的公平仁慈,不以价值高低而对谁有所偏私厚爱,所以,一把久遭遗弃的小竹椅遍体发亮、熠熠生辉。它,为这午夜的辉煌而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它,也因此成为月光的皈依者,以受过伤害的名义,郑重地倚躺在院落一角,与心有善念的月光握手言和。

随着后半夜转凉,跌落地面的月光就开始咀嚼寂寞,同时开始艰难地搜寻墙角的一条虫,或者一只乱舞的飞蛾,希望借助它们的爬行或者飞行,重获驿动的生命。院落很静,一片月光就是所有的月光,抬头看到的是月影下的瓦楞草在风中摇摆着它的人生。还有就是长宽一致的一方月夜,像一口方井,让我仿佛看到白光之下一群打水的人和一路落下的水渍。井台边不小心洒下的井水,没有目标似的流淌.井台边发生的陈年旧事像一杯酒,不能尝,一尝就会醉,醉了就会心痛。

在父亲堆起的麦垛上望过月,在阳台上望过月,在旅途上望过月,月光下的人生透着湿漉漉的分量,又怎能轻易提得起,怎能轻易放得下?人生不能重新选择,月光少年的马蹄只是无羁岁月的一个印记,能重新选择的最多只有在一个美丽的月夜,让月光打湿睫毛、打湿发肤、打湿心灵。

安静,让院落如此美好。高层住宅的鳞次栉比、都市霓虹的意乱情迷,早已无法让明亮的月光照到城市人的窗前。在被明晃晃的城市的夜一次次刺痛心灵之后,才猛然发现:只有院落的月光,才能将善感的纸笺打湿;只有淡泊的秋天,才会在心头泛起涟漪。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秋的文章

刘成章

①秋风起了的时候。焕(yù)热的酷暑隐退,黄土高原的广阔天空清清爽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白云悠悠,就像刚刚悬挂出的一些婚纱。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但天空也不能太清寂了,于是便有什么东西在远天闪现,先是缥缥缈缈,不可捉摸;接着有了影子,有了起伏,有了节奏,一声一声地明朗起来滑晰起来——那是大雁的歌, 大雁高唱着要到南方去了。

②呵,高高的天空,大雁飞过,“一” 字“人”字飞过。“一” 是汉字,“人” 也是汉字,那是仓颉创造的字,那是我们辈辈先人用过的字,那是我们字典里总是印着的字,那是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会认会写的字。“一” 和“人”,那两个饱含沧桑的字,擦着蓝天,唱着高亢明快的歌,在轻纱似的白云里飞过。

③字形忽然变幻起来,那是书圣王義之在运笔,底气浮漾,力道道劲。笔锋上是大雁的翅羽换着风声,墨迹渗着大自然的风韵。

④王義之的笔下,是蓝天,是白云,是生命如歌似梦的演绎。

⑤大雁重新编队了,王義之放下笔墨,蓝天上的书法引我遐想。“一”是什么?“一”是地平线,“一”是大地,“一”是一切物事的初始,有“一”才会有五洲万象。“人”呢,有灵魂,有意志,你看他,总是张腿站立,目光炯炯,神情专注,世世代代为了生存为了幸福迎接挑战……

⑥面对这一切,闭着眼睛跌默想,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写在地上的,但地上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法了,还有怀素的,颜真卿的,黄庭坚的,于右任的……但书法上的字掉下来到处游移、它们混在一起,叠压在一起,千笔万画有如密林里树枝的交错,乱人眼目,无从赏鉴。

⑦咳,是乱了。

⑧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忙果欲落,闲枝想舞,玉米棒子没有牙刷也想刷刷它着实可观的牙,显摆显摆,一只红狐跳了两跳,枯黄的向日葵回忆着青春。有人在石头边给收割机加油,婆嫉爬上断墙不知在摘啥。还有些牵牛花刚刚钻出土来,它们误以为现在还是春天, 兴高采烈地努力生长,准备开上几个月的鲜艳花朵……芝麻地里蝴蝶喝露水,露水珠里有它的影子。好多庄稼都低垂着头颅,似乎在请罪。错矣!它们籽粒又多又饱满的低头姿态,是大丰收的表现……

⑨面貌乱了,色彩乱了,序列乱了。

⑩眼前的景象乱哄哄的,很有点光怪陆离!

⑪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立意高远,内容青翠;行文上,谷子一层,糜子一层,玉米一层,高梁一层,向日葵一层,而且谷子糜子玉米高梁向日葵内部还分着细微的层次,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真是有条不紊,眉目清楚,读起来非常舒服。可是现在,这文章就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⑫哎哟,的确很乱很乱了。

⑬太阳的热汗有时还在冒,风的赤膊却穿上了衫子,说凉了凉了都加点儿衣服吧。土里的洋芋如一窝汉字拱破地皮,怕大家说它们出来得太早了,慌里慌张, 前言不搭后语,而左近却无人。一个都没有,只飞过一些想偷吃的麻雀。 谷子糜子玉米向日葵们都熟成了金子。一亩大白菜依然我行我素,固执地不肯 脱下白绿搭配的长裙,声言春天还在身边。高梁地最是引人注目,几万面红旗飘飘,秋日照射下,竟像火般蔓延,火焰都快把地皮把稿纸烧着了。突然间,文章中糜子那节被割倒一片,一行一行飘香的字词都被放在地上,扎成了捆子。字词的茬子带着残留的丝丝干叶,缩在巨大的壑口里,白得刺眼。 谷子的段落也被一句一句地放倒了,形成了空缺、少行、断片,谷地变得壑壑牙牙,少东没西。路上,一个牵驴的姑娘边走边望,对这样的残缺那祥的破损露出了笑容,颇为欣赏。

那边厢,男童似的,女童似的,二亩黄豆喊叫着它们也熟了,真的熟了,南瓜也帮腔说很熟很熟异常熟,豆豆们就更加自信了,有的喊着喊着就从豆英里蹦出来了,不懂什么叫作沉稳,这些碎怂娃娃们!下沟里有人急急螳河,水声哗里哗啦的;羊在两块石头前吃草;山畔上的好枣子打下一摊,美死了甜死了那山畔上的一切。林带的背后老一声,少一声,蛐蛐五声牛两声,众声喧器纷杂……

⑮这是秋的文章吗?

⑯当然是,是黄土高原上的秋的文章。

⑰短短几天,成熟了的压稼地不再规整,而是色彩驳杂,结构松散,缺三少四,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横七竖八,乱得一塌翔涂。这情状就像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批评的那样:“黄钟与瓦釜并陈,春称与秋枯并出。杂乱无章,刺眯人目者,非文也。”

⑱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变化的季节,流转的季节,眼花缭乱的季节,秋的文章愈乱愈好!秋的文章总在删节着,斧削着,大剪大裁,成亩成亩地往下割刈,也在不断地追求着精美。

⑲秋的文章可上典籍。

⑳秋的文章总能让人喜欢,总能让人激动得落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