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遵义市思源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耳机偷走少年听力

材料一:

耳机的危害

    塞着耳机听音乐,声音没有经过空气过滤掉部分杂音,在同等分贝的情况下,比外界传入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更大。而且,它是慢性伤害,二十年后,人们的听力可能会提前二十年衰老,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美国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六至十九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其中百分之十五有听力受损症状,而这与他们长期使用耳机有很大的关系。

    有关医学资料表明,佩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上限为90分钟,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

    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

    与普通耳塞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同样的音量下入耳式耳塞对耳膜产生的刺激更大,所以会损坏听力。从目前情况来看,耳塞已经被各种医疗组织、听力康复机构推上了风口浪尖。

材料二:

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耳机面临听力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世卫组织还对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12岁至35岁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音量大到不安全的程度。

在我国,有关机构曾做过一项抽样调查,对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耳机使用率为99.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已经出现了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超过了1000人,所占比例接近30%。

材料三:

爱耳日

    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的“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

    2016年3月3日,是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本次“爱耳日”将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材料四:

家长苦恼

    最近我对女儿美美听音乐的事儿挺苦恼的。她戴着耳机听音乐,摇头晃脑一听就是一两个小时,让她休息休息,她却说还没听够。更让我担忧的是音量开得很大,喊她都听不见,看书写作业听,吃饭听,睡觉也听,坐公交车上学还听,真担心她哪天听成个聋子!说她几句,她就说我小题大作,现在的孩子啊,真拿她没办法。

(1)、请结合文章说说题目中“偷”字用得是否合适,为什么?
(2)、结合材料内容,指出材料四中“我”担忧的理由。
(3)、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戴耳机骑车影响交通安全。 B、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C、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这一日期的确定,是因为“3·3”容易被记住。 D、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
举一反三
      他走近窗边,看皓月当顶,疏星闪烁,寒天清廖如洗。啊!这太空多么平和,宇宙多么宁静!可是地面上黑暗正浓,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烈风的淫威下。他想起了许多往事„„十多年前,在广州的小岛上那间小茅屋里,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听珠江上的风雨声;以后在北京,在那些不安的夜晚,寒风传来远处的枪声和犬吠;他又联想到电影片上那些大水灾中的场面,作浪兴波,吹裂肌肤的烈风„„就是这些暴烈的、凛冽的、冷酷的风,它带给人们多少灾难,多少痛苦!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他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名诗,眼前浮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诗人形象。哦,多少年月,多少世纪,你这暴虐的风,无情的风!你摧残了多少幼芽,又伤害了多少善良的心灵!

      凭借着这诗句,他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旋律。开始他觉得是那悲天悯人的老诗人在唱,渐渐地觉得母亲也在唱,唱着一种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激昂的调子。随着这曲调,风声好像也更加猛烈起来了,它拍打着门窗,撞击着墙壁,撕扯着电线,发出尖锐的吼叫和沉重的搏击声„„他把这些现实界的音响捕捉了下来,借如木的簧管和坚实的钢琴,把那些声音

      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让它们作为一个女高音(自己母亲的形象)的伴奏。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脚如麻未断绝。

      悲痛,悲痛,夹杂着隐忍的积忿。诗人所倾吐的岂止是个人的感怀!不,这是多少历史年代、多少苦难人民的心声!这是祖国的叹息,这是民族的呻吟!„„写下来,写下来,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那无涯的悲愤,那古往今来多少受难的人民的呼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第二十六次鼓励

李均

       17岁那年,他铸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错,因为兄弟义气,他把对方打成了重伤。他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还没等他把行李收拾好,警察便将他家的小院团团包围了。警车就停在村口的马路上,远远地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父亲。父亲蹲在村口的老树下,默默地抽着旱烟,仿佛身后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直到他被带上警车,他的父亲也没有回头看他一眼。直到这时,他才猛然意识到,在自己被抓的过程中,他惟一的亲人──他的父亲一直没有露面,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父亲格外平静的神态让他恍然大悟,一定是父亲举报了他!恼羞成怒的他突然发了疯般的跳下警车,冲着这个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的老人扑来,为什么,为什么,我恨你,我恨你!

       果然是父亲举报了他。

       父亲的举报符合从轻处罚的规定,让他少判了两年?但他毕竟是重罪,在监狱里,他待了整整10年。10年,他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一个稳健壮实的青年。1O年,他在监狱管教和政府的帮助下,获得新生。只是,从他被带上警车的那一刻起,他和父亲的关系便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他恨那个老头,尽管他自小便没了母亲,是这个老头一手把他带大,尽管这个老头曾经省吃俭用供他念书为他筹划未来。仇恨的种子一旦在心里埋下,便很难再结出甜蜜的果实。他觉得这个头发斑白的老头根本不配做自己的父亲!

       他不想回家,更不愿见那个老头。从监狱里出来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外面租了一个小房子。然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那个老头托人打听到了他的消息,想要见他一面,却被他冰冷地拒绝了:是他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和自己之间的血缘亲情早就在警车开动的那一刻恩断义绝!自己这辈子都不需要他!

       他开始和那些稚气未脱的大学毕业生一起,在招聘会上穿梭寻觅。只是,每次都令他失望不已,一个曾经劣迹斑斑的人要想被社会接受,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每一次被拒绝之后,他总会在随后的日子里接到对方打来的鼓励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的话语总是让他燃起重生的希望,然后,精神抖擞地投人到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第27次投出简历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待遇一般,但他已万分珍惜,格外卖力。

       7年后,周围的人早已记不清他早年落魄不堪的模样,只知道他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副总。在这7年里,他的身边发生了不少事,曾经和他一起打架的那几个同伙纷纷落网,加上这些年他们在外逃亡过程中犯下的案子,判的刑期比他曾经受到的惩罚还要重,这辈子几乎都没了翻盘的可能。他有些后怕,有些庆幸,脑海里竟然闪现出那个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老头儿的影子。

       闲暇时,他突然就想起了未出道时的艰辛。经历过生活的沧海桑田,他更加珍惜那些曾经给予他信心和温暖的人,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依旧令他永生难忘。

       于是,他找出那些珍藏的电话号码,一一打回去,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的处境。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对方总会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你呀,我记起来了,我是不是还专门打电话鼓励你呢?” “难道你就只鼓励过我吗?”他不解地问。 “当然了,那么多的求职者,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一回电话呀。”对方毫不隐讳道。 “那你为啥要鼓励我呢?”他纳闷地问道。 “你还不知道吗,当你投完简历离开我们公司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你父亲的老头儿便找到我,恳求我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给你回个电话,鼓励你几句,他说你是个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的人,怕你受不住一连串的打击发生意外。我看他说得那么诚恳,几乎就要给我跪下了,就答应了。”

       真相在时隔7年之后被弄清,那张撑开在他和父亲之间的巨网一点点地收缩变小,那颗被仇恨冰封的心四散瓦解……

       他连夜赶回了老家。在父亲的坟前,他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3年前,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他狠着心硬是没有回去看最后一眼。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可惜,却没有了机会。

【文学类文本阅读】

想我的母亲
梁实秋

我的母亲姓沈,杭州人。世居城内上羊市街。我在幼时曾侍母归宁,时外祖母尚在,年近八十。外祖父入学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功名,但是课子女读书甚严。我的母亲教导我们读书启蒙,尝说起她小时苦读的情形。她同我的两位舅父一起冬夜读书,冷得腿脚僵冻,取大竹篓一,实以败絮,三个人伸足其中以取暖。我当时听得惕然心惊,遂不敢荒嬉。我的母亲来我家时年甫十八九,以后操持家务尽瘁终身,不复有暇进修。

我同胞兄弟姐妹十一人,母亲的煦育之劳可想而知。我记得我母亲常于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几个较小的孩子们洗澡。我怕肥皂水流到眼里,我怕痒,总是躲躲闪闪,总是格格的笑个不住,母亲没有功夫和我们纠缠,随手一巴掌打在身上,边洗边打边笑。

北方的冬天冷,屋里虽然有火炉,睡时被褥还是凉似铁。尤其是钻进被窝之后,脖子后面透风,冷气顺着脊背吹了进来。我们几个孩子睡一个大炕,头朝外,一排四个被窝。母亲每晚看到我们钻进了被窝,叽叽喳喳的笑语不停,便过来把油灯吹熄,然后给我们一个个的把脖子后面的棉被塞紧,被窝立刻暖和起来,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我不知道母亲用的什么手法,只知道她塞棉被带给我无可言说的温暖舒适,我至今想起来还是快乐的,可是那个感受不可复得了。

我从小不喜欢喧闹。祖父母生日照例院里搭台唱傀儡戏或滦州影。一过八点我便掉头而去进屋睡觉。母亲得暇便取出一个大簸箩,里面装的是针线剪尺一类的缝纫器材,她要做一下缝缝连连的工作,这时候我总是一声不响的偎在她的身旁,她赶我走我也不走,有时候竟睡着了。母亲说我乖,也说我孤僻。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我母亲好像是没有时候睡觉。天亮就要起来,给我们梳小辫是一桩大事,一根一根地梳个没完。她自己要梳头,我记得她用一把抿子蘸着刨花水,把头发弄得锃光大亮。然后她要一听上房有动静便急忙前去当差。盖碗茶、燕窝、莲子、点心,都有人预备好了,但是需要她去双手捧着送到祖父母跟前,否则要儿媳妇做什么?

在公婆面前,儿媳妇永远是站着的,没有座位的。足足的站几个钟头下来,不是缠足的女人怕也受不了!

最苦的是,公婆年纪大,不过午夜不安歇,儿媳妇要跟着熬夜在一旁侍候。她困极了,有时候回到房里来不及脱衣服倒下便睡着了。虽然如此,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到了民元前几年,祖父母相继去世,我母亲才稍得清闲,然而主持家政教养儿女也够她劳苦的了。她抽暇隔几年返回杭州老家去度夏,有好几次都是由我随侍。

母亲爱她的家乡,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乡音不能完全改掉。我们常取笑她,例如北京的“京”,她说成“金”,她有时也跟我们学,总是学不好,她自己也觉得好笑。我有时学着说杭州话,她说难听死了,像是门口儿卖笋尖的小贩说的话。

我想一般人都会同意,凡是自己母亲做的菜永远都是最好吃的。我的母亲平常不下厨房,但是她高兴的时候,尤其是父亲亲自到市场买回鱼鲜或其他南货的时候,在父亲特烦之下,她也欣然操起刀俎。这时候我们就有福了。我十四岁离家到清华,每星期回家一天,母亲就特别疼爱我,几乎很少例外的要亲自给我炒一盘冬笋木耳韭菜黄肉丝,起锅时浇一勺花雕酒,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但是这一盘菜一定要母亲自己炒,别人炒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母亲喜欢在高兴的时候喝几盅酒。冬天午后围炉的时候,她常要我们打电话到长发叫五斤花雕,绿釉瓦罐,口上罩着一张毛边纸,温热了倒在茶杯里和我们共饮。下酒的是大落花生,若是有“抓空儿”的,买些干瘪的花生吃则更有味。我和两位姊姊陪母亲一顿吃完那一罐酒。后来我在四川独居无聊,一斤花生一罐茅台当晚饭,朋友们笑我吃“花酒”,其实是我母亲留下的作风。

我自从入了清华,以后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少了。抗战前后各有三年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晚年喜欢听评剧,最常去的地方是吉祥,因为离家近,打个电话给卖飞票的,总有好的座位。我很后悔,我没能分出时间陪她听戏,只是由我的姊姊弟弟们陪她消遣。我父亲曾对我说,我们的家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们几个孩子所以能成为人,全是靠了我母亲的辛劳维护。三十八年以后,音讯中断,直等到恢复联系,才知道母亲早已弃养,享寿九十岁。西俗,母亲节佩红康乃馨,如不确知母亲是否尚在则佩红白康乃馨各一。如今我只有佩白康乃馨的份了,养生送死,两俱有亏,惨痛惨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柿子树

周兰

①自我记事起,父亲便是村里有名的泥瓦匠,他带着几个徒弟,走村串乡,以砌灶台、垒院墙、盖房舍为生。每年农闲时节,父亲便领着“施工队”四处奔波。在他的随身行囊中,总是装着一些柿子饼和柿子叶。他说,这是为了安顿那些随他一同漂泊的柿子树。

②我家屋后有两棵柿子树,一棵伟岸,一棵娇小。每年秋风渐起,霜降时节,那一树火红的小灯笼便在阳光下闪烁,光影交错间,红彤彤的柿子与粗犷的枝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如大自然手中的调色盘,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丰盈与美好。母亲总是在这个时候忙碌起来,她的身影在树下一来一回地穿梭着,手持竹竿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柿子,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她用指尖轻轻地捏住那些软糯的柿子,细心地去掉蒂,随后用清水洗净,一一串好,挂在通风的屋内。那些金黄的果实像一串串音符,静静地等待着风儿的吹拂,如同在期待着一场悠扬的乐章。屋内飘散着柿子的清香,温馨而甜蜜。当柿饼表面出现白霜时,母亲便会欣喜地告诉我们:可以食用了。那一刻,整个家都被她的喜悦所染,我和哥哥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她身旁,期待着品尝这份来自秋天的馈赠。

③柿饼清甜可口,像带着阳光的余温,散发着岁月的芬芳。每咀嚼一口,那浓香的甜味在口腔中瞬间绽放,满足了我对甜蜜的渴望,成为儿时母亲在秋冬日为我和哥哥滋养身心的最佳零食。冬季农闲时节,父亲总是带上几斤柿饼和一把剪刀,走出家门,去往栽种在村庄各个角落的柿子树。每到一处,他都会在柿子树下驻足片刻,手持剪刀,认真地绕树剪枝。他说这是给柿子树理发,有助于来年更好地结果。剪完枝,父亲依旧会从口袋里掏出几块柿饼,放在树下的泥土中,轻声说道:“树也有感情,也需要关心和爱,这是给你们的零食,希望来年你们能长的更好。”那一刻,被修剪过的柿子树似乎捕捉到了父亲的心意,微微摇曳着枝条,回应着他的关怀。父亲与柿子树之间的默契,成为了冬日里一道暖心的风景线,它们与父亲之间,建立的不仅仅是时间沉淀下的深厚情感,更是自然与人文间最纯粹的联结。

④那些年,村里的柿子树并不稀罕。每家每户都有栽种,但我家屋后的那两棵柿子树最为粗壮、繁茂。每到秋天,满树的柿子像火焰般炽热耀眼。每当有人路过我家门前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抬头仰望那片绚烂的柿子树。那些火红红的柿子在他们的眼中既是果实,也是对生活的赞美和憧憬。而这两棵柿子树,自然而然也成了村中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⑤人们围坐在树下,谈论着各自的见闻,父亲与母亲则忙活的递茶倒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和乡邻们连结着情感的纽带。夕阳下,柿子树下,众人的身影在树荫下拉长,伴随着孩童们的嬉闹声,村庄的宁静与和谐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两棵柿子树仿佛也成了村庄的灵魂,一年又一年的见证了那些关于丰收,关于人情,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⑥然而有一年秋天,村里突然传来消息说要砍伐柿子树。据说村委要在这里修一条公路,而我家屋后的土地恰好被征用。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都感到震惊和愤怒。父亲立即召集了村里的长辈们商议对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如何保护这些承载了无数村民记忆和情感的柿子树。最终决定联名上书村领导,请求保留这些树。

⑦经过多番争取,村委终于点头,决定保留几棵有代表性和观赏价值的柿子树作为“路景工程”。而我家屋后那两棵粗壮的柿子树,幸运地留在了这个名单上。但条件是要修剪树枝,移栽到路边更宽阔的地方去。这恰好满足了父亲长久以来的心愿——他希望这些柿子树能继续繁茂生长,延续其生命的传奇。

⑧移栽那天,我早早起床,只见原本高大茂盛的两棵柿子树,已被修剪得光秃秃的,静静地躺在路边等待移栽。我内心一阵酸楚,但更多的是期待:想象着它们在新地方继续生长,结出更多甜美的果实……

⑨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工作,再回到家乡时,发现那两棵移栽后的柿子树依旧茁壮生长着。每年秋天,沉甸甸的果实依然会挂满整个枝头。尽管周遭的环境已变,它们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但在那个金黄璀璨的季节里,它们仍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画。

⑩如今每当想起那个秋天与母亲一起摘柿子、制作柿饼、与父亲一起剪枝移栽的经历,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段纯真而美好的时光……

⑪那些关于家的记忆、关于爱的故事都随着那两棵见证岁月流转的柿子树,深深镌刻在我灵魂的深处。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印记,更是心灵深处不可磨灭的烙印,让每一次回望都能感受到那份纯真、美好以及深深的爱。这份记忆,如同秋日暖阳下的柿饼,在时间的发酵中愈发香浓,历久弥新,成为记忆里一抹不可多得的甘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