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一文先后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学习幸福
                                                                                                                 林清玄
        ①幸福是花儿能沐浴到阳光,幸福是一个人饥饿时拥有了一杯温暖的牛奶……幸福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但怎样才能做到幸福呢?
        ②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③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④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⑤第四,要有柔和心。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⑥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论拼搏

    李奕暄

    ①唯有奋勇拼搏,方能造就成功。

    ②常听起别人语重心长的话:“肤浅的人相信运气,而成功的第一秘诀是拼搏。”不难看出,拼搏是为之公认的成功的关键。

    ③若欲飞越大海,必先做那搏击长空的海燕,不畏狂风巨浪;若欲学有所成,必先伏于案首孜孜苦读,不惧千难万苦。

    ④拼搏是认定某一方向的执着前进。宋濂年幼家贫,却怀揣读书求知的信念,“手自笔录”“弗之怠”,天寒地冻,却为求师奔波行走于深山巨谷中。但正因为他这一份勤奋苦读,才最终成就一代学者。闻一多先生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抗争,欲以学术力挽狂澜,便日夜苦读,唯留下那被灯光漂白的四壁。但正因为他这一份努力执着的拼搏,才最终被人们所铭记。拼搏带领人们走往成功的方向,执着前进才不至于因道险路长而滞留原地。

    ⑤拼搏是对劣势不足的顽强抗争。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伐无道,诛暴秦”,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石破天惊。不惧秦军百万气势汹汹,各路被压迫者纷纷揭竿而起,为自己的自由与尊严拼搏。正是他们这一份不向强权低头的拼搏,才让这次起义传为佳话。音乐巨人贝多芬不幸患上耳疾,最终致聋,但他不屈于命运,而是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听不见,他便用牙咬着一根连在钢琴上的木棒,依靠这一方法创作乐曲,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绝大多数鼎鼎有名的作品,都出自他耳聋的时期。正是他这一份不向命运低头的拼搏,才让他的身躯如此高大伟岸。拼搏是成功不朽的丰碑,唯有不服输的精神才不至于因挫折困苦而自怨自艾。

    ⑥拼搏者,不轻言放弃,不甘心失败,才能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抵达成功的高地;拼搏者,挥洒汗水,付诸努力,才能排除万难,踩挫折于脚下,踏上胜利的彼岸。

    ⑦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我们只有抓住拼搏的机会,在拼搏中学会将更小的养分转化为更大的力量,才能在拼搏中造就属于自己光彩夺目的成功!

(选自散文网,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②从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寺的文天祥,到拒倭寇于海外的戚继光,打败殖艮名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从抗口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张思德,刘胡兰和“狼牙山五壮一”,到抗美拔朝的邱少云、黄继光:从社会十义建设时期的需锋、干计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孔繁森、袁降平,再到新时代的航天英雄群体、维和部队群体……无数英雄构筑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让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不倒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在有些人眼里,一心为公,舍生取义的烈十成了“傻”的代名词、“假”的同义语;还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保没有了,黄继光要堵的枪眼没有了,无私无畏、浴血牲牺这些品质还有用武之地吗?这样的论调,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烈士,既歪曲人众认知,又伤害公众情感,是不可取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家和人民永远尊荣、铭记英雄烈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为全社会注入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强劲正能量,中华民放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放之林。

    ④崇尚英雄才精忠报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高举英烈们传递过未的火把,实干创新,用自己的奋斗为新时代的中国增光添彩、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民族复兴才不再是一个梦。

(文/乐兵,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给心造个窗子

    ①去长沙陪护住院的老父,整天听着病房里的嘈杂声,闻着浓浓的药水味,加上陪护床面积太小,几乎每晚都睡不好,心情便有些灰蒙蒙的。一天上午,外地的姐夫来换班,我利用这闲下来的时光与新认识的朋友李永光游览了医院对岸一个名为“西湖文化园”的地方。这里有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岸边有替游泳的人遮风挡雨的金黄的稻草伞,有红艳得像玫瑰的腊梅,有造型别致的各式亭台,水中则有树木密布的岛屿与妩媚的睡莲,这一切都笼罩在迷蒙小雨中,真的诗意极了。我压抑已久的心不禁鲜活起来。生活多么好啊,虽然有时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总会在另一些地方遇见一些让人高兴的事情,就像现在这一片妩媚至极的景色。我庆幸自己走到了对岸,我知道这一次“行走”等于给自己的心造了一扇小小的快乐的窗子。

    ②一个熟人字写得不错,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瞧谁都不顺眼。某年,他偶尔在北京看了一个书法展,回来之后变得谦逊平和了,对圈子里的人也更多地是寻找人家的优点。这位朋友也给自己造了个窗子,窗子的名字叫视野。

    ③在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里,我最喜欢袁隆平先生,原因之一是袁先生与一般的学者不同,他懂得给自己的心造一个淡泊名利的窗子。袁先生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人到中年取得重大突破,于是什么样的荣誉都来了,有关部门想请他担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农科院是个很大的事业单位,正厅级的院长有着相当的权力,但袁隆平没有同意,他喜欢呆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里。后来,他的超级杂交稻突破千斤大关。

    ④一个人在一个生活圈子里呆久了,难免会变得呆滞、狂妄、庸俗、势利,给自己的心造一个窗子,让你的灵魂吹吹风、晒晒阳光、听听鸟鸣、望望流水,这绝对是一件于生命有益的事。不同的人需要造的窗子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忧郁的人,他的窗子是快乐;对于狂妄的人,他的窗子是谦逊;对于有资格享受大名的人,他的窗子是清醒;对于富人,他的窗子是慈悲……无论是什么样的窗子只要于我们的长远行走有益,它就值得我们认真呵护。

    ⑤造有形的窗子需要凿掉一些物质的砖石,造无形的心灵之窗则需要凿掉一些固执的砖石。固执与坚守不同。坚守是对良知、正义与其他有价值的东西的坚持,而固执则是对错误的思路、行为的死不悔改。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人、一个看重即时利益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给自己的灵魂造窗子的。

    ⑥在封闭的心面前,智慧也是造窗的材料。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个问题必须始终明明白白:一是你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二是你可以通过怎样的路径去获得这些东西。不知前者,你不会清楚自己的心灵需要窗子;不知后者,你也许永远只能梦中望窗。智慧不只是天赋的聪明,许多时候,它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敏感、对世事的变通。

    ⑦给心造个窗子,你的心最终才会成为人生的窗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门的交友原则

叶帮义

①《论语》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交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一是忠信,曾子提出“日三省吾身”,其中包括了“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这两条。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这都是交友时要遵循的原则。《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各自言志的一番话,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正是曾子“为人谋而要忠”之意。孔子说自己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正是子夏等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这说明曾子、子夏等人的交友之道直接受到了孔子的影响。

③一是真诚。《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的一番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耻于向朋友“匿怨”,实际上是说要对朋友真诚,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对朋友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说出来而不能隐瞒,这体现出一种真诚待友的精神。孔子非常讨厌“巧言令色”之佞人,主张“远佞人”,正是因为这种人缺少真诚之心,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在一般人看来,朋友再怎么好,也没有血缘关系,不及兄弟来得亲近,所以朋友在不少人心里的分量不及兄弟,要让他们真正待友不大可能,但《论语·颜渊》里一段话可以改变人们这种片面的认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①二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惶惶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吗?”读者产生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论语·宪问》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是孔子年轻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但为老不尊,孔子生气地“以杖叩其胫”。孔子与他交往多年,但并没有受他的影响。 因此,这段话更多是在提醒那些道德文章还不够的人,不要轻易结交那些“不如己者”,以免受其不良影响,这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人而言,不啻为交友的清醒剂。如果我们再看看《论语·季氏》里的一段话,就更能理解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用意: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⑤“无友不如己者”作为交友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特别是在你还未成为君子之前,最好不要结交“不如己者”;只有你自己具备坚毅的力量,不被别人同化,你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改造别人。

⑥孔门重视交友的原则,但也注意交友的分寸。他们强调交友要忠,但也认识到过于忠也不行。子贡有一次问交友之道,孔子回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对朋友要尽到忠告善道的义务,但如果对方不听,就不要再说了,以免自取其辱。《论语·宪问》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当然可以作为交友之道,但这样容易变成烂好人,显然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更能坚持原则。这些都是孔子交友坚持原则、不失底线的具体体现。

(选自《月读》2023 年第 3 期,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